赵祥
-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重穗型杂交水稻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以5个重穗型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重穗型杂交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情况,旨在为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绵恢725系列及乐恢188系列水稻品种库容量大,填库能力强,具有干物质积累总量多、输出量大、有效转化率高的特点;供试的重穗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Ⅱ优838,平均高8.64%;绵恢725系列及乐恢188系列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转运系统优于对照Ⅱ优838,具有更强大的产量库容和更强的生物产量等优势。
- 范存留胡运高杨国涛范永义葛中英赵祥韦叶娜敬银钦
- 关键词:杂交水稻重穗型产量性状高产育种
- 高直链淀粉水稻的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研究高直链淀粉型水稻品种菲优188花后各时间段内籽粒中不同类型淀粉含量和积累速度的变化,以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该品种花后不同时间段内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规律相似,均呈Logistic曲线方程式积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也相似,且均与淀粉合成酶呈极显著正相关性。
- 范永义唐虹张玲杨国涛赵祥韦叶娜敬银钦刘正胡运高
- 关键词: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 四川常用杂交水稻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2
- 2021年
- 明确杂交水稻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差异,构建四川常用杂交水稻弱光耐受能力评价体系,对加快我国耐弱光水稻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田间试验数据的分析,构建了以水稻产量弱光响应系数(Y)、水稻物质转运弱光响应系数(T)和水稻株型弱光响应系数(M)为关键指标的水稻弱光综合耐受指数(CI).结果表明:①弱光耐受型水稻的CI>10,显著高于弱光敏感型水稻,其Y<1.5,T>10,M>4,与弱光敏感型水稻差异显著.②弱光耐受型水稻的株型和物质转运对弱光逆境响应敏感,倒三叶叶面积显著增加,物质转运效率提高,有效缓解了弱光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进而弥补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不利影响.③CI、Y、T和M与弱光逆境下水稻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0.942、0.905和0.768,均达到显著水平.水稻弱光综合耐受指数(CI)及其二级指标农学意义能够较好地反映水稻产量、物质转运和株型等对弱光逆境的响应,可以用来评价水稻对弱光逆境的适应性.
- 王学春赵祥赵长坤杨国涛彭友林胡运高
- 关键词:杂交水稻农艺特性弱光胁迫遮光
- 几个籼型直立穗水稻突变体穗部性状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以籼稻品种蜀恢498(R498)及其通过EMS诱变产生的不同穗型籼稻突变体R816、R772、R449为试材,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大田试验,比较分析不同穗型水稻穗部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型R498为弯曲穗型,R816和R772为直立穗型,R449为半直立穗型;直立穗突变体的穗长变短,比野生型短约17%,半直立穗与弯曲穗型在穗长方面无显著差异;稻穗抗弯曲能力表现为直立穗型>半直立穗型>弯曲穗型,直立穗突变体穗轴直径、穗下第一节直径及大小维管束数等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弯曲穗品种,半直立穗型的抗弯曲力显著大于野生型;直立穗突变体紧凑的穗部形态、更粗的直径以及穗颈中含有更多的大小维管束,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有利于稻穗保持直立。
- 葛中英张杰刘正易军李亚男赵祥胡运高
- 关键词:水稻穗型
- 钾、硅肥处理对杂交水稻Ⅱ优838抗倒伏性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2
- 2015年
- 以Ⅱ优838为材料,研究不同施钾量和施硅量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结构特征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可以显著提高茎秆基部节间的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改善水稻抗倒伏性的最佳施钾质量浓度为125 kg/hm2,可以使抗折力和纤维素分别提高97.76%、27.93%,倒伏指数和节间长度分别降低55.68%、13.18%.施硅可以使茎秆的抗折力提高、基部节间缩短、茎秆增粗、充实度提高.其中,120 kg/hm2处理使茎秆抗折力显著增加,倒伏指数显著降低.施用钾肥和硅肥能够使茎秆维管束面积增大,有效改善茎秆维管束系统;施用一定浓度的钾肥和硅肥均可以提高水稻基部节间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施用钾肥主要是改善基部第3节的抗倒伏性,施用硅肥则是提高基部第2节的抗倒伏特性.
- 范存留杨国涛范永义易军韦叶娜敬银钦赵祥胡运高
- 关键词:杂交水稻钾肥硅肥抗倒伏
-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淀粉RVA谱对外源硒肥的响应被引量:2
- 2018年
- 以籼稻品种泰选1号和粳稻品种粳选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在较高海拔山区试验田(800 m以上)进行不同施用量硒处理试验,对收获后的稻米淀粉RVA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泰选1号的峰值黏度、冷浆黏度、回复值、崩解值以及峰值时间均高于粳选1号,而热浆黏度低于粳选1号,糊化温度并无明显差异。在硒肥施用量为3.00 g/hm2时,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浆黏度出现降低的情况,而6.00~15.00 g/hm2出现上升的趋势;而回复值、崩解值和峰值时间相对于对照出现了增加,但对于泰选1号的各项指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只对粳选1号的热浆粘度和回复值有显著影响。硒肥的使用与RVA谱的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534。
- 田敏赵祥韦叶娜杨国涛王学春赵长坤胡运高
- 关键词:水稻硒肥RVA谱淀粉
-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分布及稻谷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根系健康是水稻正常生长及高产的前提,为明确油菜秸秆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秸秆不还田作为对照,设置秸秆半量还田(1.5 t/hm^(2))、全量还田(3.0 t/hm^(2))、超量还田(4.5 t/hm^(2))3个还田量以及秸秆覆盖还田(FG)、秸秆翻埋还田(FM)两种还田方式,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秸秆处理对水稻根系分布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秸秆快速腐解期(移栽后第23天)根系总长度、总鲜重及白根长度、白根鲜重均随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但缓慢腐解期(移栽后第53天)覆盖处理总根系变化趋势与前期一致,翻埋处理根系长度和鲜重在FM2、FM3处理较大.覆盖还田促进移栽后期20-50 cm土壤中根系的生长,翻埋还田促进移栽后期各土壤深层根系的生长.覆盖和翻埋还田在返青期分蘖数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减少1个/株和1.67个/株,翻埋还田更不利于返青期分蘖保持,但翻埋处理在移栽后期更有利于分蘖数的增加.单株有效穗在超量还田处理下达到最大值12.11和12.65,但千粒重、结实率、穗着粒数和产量均在全量还田处理下达到最高水平.本研究表明油菜秸秆还田抑制水稻移栽前期根系生长,同时覆盖处理对移栽后期根系生长不利,翻埋处理明显促进移栽后期根系的生长;油菜秸秆还田处理能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秸秆全量还田效果最佳.(图6表4参38)
- 赵长坤王学春吴凡胡瑶王萌冉陈婷赵祥杨国涛陈永军胡运高
- 关键词:水稻油菜秸秆秸秆还田方式根系分布稻谷产量
- 重穗型水稻品种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为研究重穗型杂交水稻的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以冈优188、菲优188、蓉18优188、金优188、福伊188、川绿优188、成丰优188等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所有乐恢188系列重穗型水稻品种为试材,以Ⅱ优838作对照,研究重穗型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转运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乐恢188系列重穗型水稻品种之间在产量性状和物质积累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该系列组合穗大粒多,平均穗长25.33 cm,平均穗着粒数205.80粒,平均产量达10.39 t/hm^2,较对照高13.44%,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乐恢188系列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和抽穗后穗的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孕穗后各生育时期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对照高31.40%、14.11%、23.52%、14.79%,抽穗和成熟期穗干重分别较对照高38.31%和19.38%。相关性分析表明,该系列品种营养生长期的物质积累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影响乐恢188系列重穗型水稻品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灌浆期穗重,因此生产上在注重前期田管的同时,必须加强后期肥水管理,保证灌浆充足。
- 杨国涛赵祥韦叶娜王学春张杰彭友林胡运高
- 关键词:重穗型杂交水稻产量性状
- 剪叶对不同穗型水稻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探究剪叶处理对不同穗型水稻(Oryza sative L.)品种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以直立穗突变体R1338、R334和弯曲穗野生型R498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比较直立穗和弯曲穗经剪叶后对其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穂部性状的影响。不同穗型水稻,经不同剪叶处理后,从灌浆期至成熟期,所有试材各器官干重均下降,但直立穗各器官干重均高于弯曲穗;剪倒一叶后直立穗的输出率高于弯曲穗,分别比弯曲穗高7.45%、103.21%,剪倒二叶后弯曲穗输出率高于直立穗,分别比R1338、R334高57.04%、10.82%;剪叶后结实率和粒重都有一定幅度的降低,但与弯曲穗相比,直立穗降低幅度较小,从剪叶处理与对照(不剪叶)比较发现,剪倒一叶对弯曲穗粒重影响较大,而剪倒二叶对直立穗粒重变化影响较大。
- 张杰韦叶娜范永义范存留赵祥蒋芬敬银钦胡运高杨国涛彭友林
- 关键词:穗型剪叶处理
- 氮磷调控对杂交水稻旌优781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为系统研究氮磷肥对水稻抗倒伏特性和产量的综合影响,试验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田,采用裂区设计,比较研究不同用量氮、磷及其互作处理对水稻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肥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主要是使基部节间抗折力增加,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N2水平)效果最好,基部Ⅰ2和Ⅰ3节倒伏指数分别比高氮处理降低11%~33%和24%~28%;过量磷肥会使基部节间变长,壁厚降低,倒伏指数增加,植株易倒伏,且在中高磷水平下不施氮肥时也呈现高倒伏指数.结合产量数据表明,中氮中磷(N 150 kg/hm^2、P2O5120 kg/hm^2)条件下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显著降低水稻的倒伏风险.
- 陈婷胡瑶吴凡赵祥王萌冉赵长坤王学春杨国涛胡运高
- 关键词:氮磷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