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民
-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康德式书写”——评阎真长篇小说《活着之上》被引量:3
- 2016年
- 《活着之上》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浓厚的知识分子启蒙小说,通过描写聂致远等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活着诸相来展现一代人在理想与现实、良知与功利之间的精神犹豫和价值坚守。借助设置文化英雄群体形象,小说主要从回归活着本身的探本观照、知识分子身份书写与书写知识分子形象、二元对立的人物价值世界等层面剖析了活着之上有何及怎样活的当代康德之问。阎真创作在情节描写和语言表达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 刘泽民郭华
- 关键词:功利主义知识分子良知
- 孔子诗兴观的实践存在论解析
- 2016年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诗兴观的核心所在,三者首位相接,构成一个圆圈。"兴于诗"是起点,指人从日常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超越名利、生死、荣辱、寿夭、贫富等有限实用意义,进入澄明敞亮的状态,生命充盈,个性丰满;"立于礼"指人的行为在感性人生和当下现实中的"中节"表现,礼兴发于人与人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其源头是亲子之爱,礼的兴发性和爱亲源头性使它不停留在规范、法则、制度层面,而与诗、乐相通,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又无声无息;"成于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自由的境界,人进入本真状态后,应和天地阴阳之大节大礼,顺应君臣父子之人伦纲常,本真性灵与当下现实圆融统一,本质力量得到全面敞开。
- 彭玲刘泽民
- 关键词:实践存在论成于乐
- 试论《坛经》“悟”的审美特性被引量:3
- 2015年
- 顿悟见性,见性成佛,乃是《坛经》的思想精髓。《坛经》之"悟",强调个体生命不离现象世界、世俗生活、感性境遇,当下超越到本心、自性、佛的境界,因此可理解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悟。"悟"的审美特性大致表现在:重视审美主体的自觉,强调当下直观体验,主张对感性现实的超越,对本性真如的复归,注重审美发生的自然随意。
- 唐静刘泽民
- 关键词:《坛经》审美特性
- 陆象山为学的“有心”与“无意”
- 2019年
- 与以朱熹为代表的传统儒家为学风格相较,陆象山为学别具一格,是"有心"与"无意"的有机融合。象山"有心"为学中的"心"意涵"本心"和"批判心"两层涵义:从"本心"而言,象山为学的"有心"意指象山为学目标明确,为学以发明"本心";就"批判心"来说,象山为学的"有心"体现象山为学持守批判之心,具备勇于质疑的为学精神。陆象山为学的"无意"是他提倡的"优游读书"的具体体现:一是无意于"私",象山强调为学要摒弃私利私意的萦绕;二是无意于"言",象山提倡读书不能羁绊于言语,要从整体把握文章"血脉";三是无意于"速",象山主张为学不要用心过紧,宜优游自得。象山为学始终以发明本心为指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其为学的"有心"在体现象山儒学本质的同时,也是对不好疑古的儒家为学的有益补裨;同时他独辟蹊径,倡导优游读书,丰富和拓展了儒家为学工夫。
- 聂亮刘泽民
- 关键词:本心无意
- 仁者在述说——刘春来小说的审美解读
- 2008年
- 刘春来继承和发扬了周立波的艺术旨趣和创作传统,他以仁者的审美情怀,用小说的表达方式,叙述新时期以来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和农民的生存命运,为我们观照当代中国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及其日常生活、心路历程,提供了一幅幅具有审美深度的艺术画卷。
- 刘泽民戴灿
- 关键词:仁者小说审美述说
- “事父事君多识”的诗教旨归被引量:1
- 2016年
-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虽然字面意义简单,内容上却有深涵。"迩之事父"是指将《诗》中所蕴含的孝爱思想运用于现实人生实践中,旨在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状态;"以诗事君"的方式是"达政"与"专对",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太平;"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不只是指记住鸟兽草木的名称,而是由此体察出人与自然一体圆融的关系,生发出物我相关的仁义之心。无论是"事父"、"事君",还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天下归仁"的诗教目的。
- 彭玲刘泽民
- 消费主义时代文学场的外溢与变异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消费主义时代,文学场与经济场、新闻场、娱乐场的关系密切,在相互牵制与合作的过程中推动文学的发展和演变。首先,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文学场向经济场妥协,经济场的商业逻辑支配着文学场;其次,大众媒介的全方位介入推动了文学场与新闻场的合谋;再次,消费主义的盛行使文学场与娱乐场结成同盟,走向协作。在一个市场原则占据重要比例的经济环境中,互惠互利才是文学场与其他社会场域谋求合作的最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所在。但是,文学场在与其他社会场域实现市场共赢的同时,还是应该保持警惕,避免经济场、新闻场和娱乐场对文学场的覆盖和湮没。
- 彭玲刘泽民
- 关键词:消费主义时代文学场经济场娱乐场
- 对美学、文艺学领域实践思想的一系列范畴的再思考被引量:2
- 2009年
-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是新时期我国学界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范畴和观点,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董学文和陈诚对这些观点和范畴都做了全盘的否定。但这种否定,从总体看有些简单化和轻率,在学理上难以令人信服。
- 张瑜刘泽民
- 理想人性的建构——席勒美育思想主脉探究被引量:2
- 2004年
- 从人性着眼来考察美育的本质功能 ,是席勒美育理论的原初思考方式。在席勒心目中 ,拯救人性的裂伤 ,恢复人性的完美 ,将人性引向自由和谐状态 ,是美育的本真功能 ,也是美育对人的本体承诺。
- 刘泽民苏宁宁
- 关键词:席勒美育思想人性论教育方式
- “兴于诗”与“诗可以兴”辨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我国以“兴”论诗解诗的悠久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先秦以“兴”论诗,又以《论语》中的“兴于诗”(《泰伯》)和“诗可以兴”(《阳货》)二语最为明确。对“兴于诗”和“诗可以兴”的理解和阐释,古今学者多有分歧。综观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其一,认为“兴于诗”与“诗可以兴”表达的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两处的“兴”都与诗的审美特质相距甚远,而是以诗为背景及旨归,强调“诗三百”在修身、为政等方面的社会功用;其二,认为“兴于诗”与“诗可以兴”指向不同,涉及的问题亦有差异,“兴于诗”强调的是《诗》在修身过程中具有启发作用,其最终目标指向修身成仁;“诗可以兴”强调的是周代贵族学《诗》、用《诗》的目的所在,其最终目标指向“事父事君”。
- 彭玲刘泽民
- 关键词:诗可以兴论诗诗三百审美特质解诗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