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玮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抑郁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 探索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抑郁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幼儿园1 311名4~6岁幼儿的母亲进行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CBCL,4~16岁)和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调查后,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1311名幼儿中,抑郁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28% (43/1311),不同性别幼儿抑郁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60,p>0.05),不同年龄段幼儿抑郁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46,P<0.01),且随年龄增长,幼儿抑郁行为问题不断增多;②行为发展正常的幼儿,其父母的婚姻质量总分[(63.65±14.86)分]及其体现婚姻质量的性格相容[(6.03±1.49)分]、夫妻交流[(6.04±1.48)分]及家庭角色[(6.03±1.48)分]等10项指标均好于存在抑郁行为幼儿的父母,两组幼儿父母的婚姻质量总分(t=4.415,P<0.05)及其夫妻交流(t=4.891,P<0.05)、化解冲突(t=4.229,P<0.05)和业余活动(t=4.084,P<0.05)等10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父母婚姻质量与不同年龄段幼儿抑郁行为偏异发生率均呈负相关(r=-0.070-0.352),父母婚姻质量越好,幼儿抑郁行为发生率越低,且父母婚姻质量对低龄幼儿的影响更为显著;④体现婚姻质量的指标中,夫妻交流(B=-0.318,P<0.01)和子女与婚姻(B=-0.275,P<0.01)两个指标对幼儿抑郁行为问题有预测作用.结论 改善父母婚姻质量,造就优良的家庭精神环境,对减少儿童抑郁问题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 刘国艳陈玮玮陈圆圆
- 关键词:幼儿抑郁行为
- 4~6岁儿童行为发展与母亲人格特征的关系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4-6岁儿童行为现状,探讨母亲人口学因素及人格特质与儿童行为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幼儿园1329名4-6岁儿童及其母亲为被试,使用Achenbach(4-16岁)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量表(成人版)分别对4-6岁儿童行为及其母亲人格特征进行评定。结果:本样本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5%,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不同(χ2=9.69,P〈0.01),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9.4%)高于女童(4.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儿童行为发展过程中,母亲受教育程度(OR=0.21,P〈0.05)是保护因素,而其人格维度中情绪稳定性是危险因素(OR=1.13,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行为发展可能与母亲受教育程度及人格有一定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情绪稳定的人格特征可能是儿童行为健康发展的保护因素。
- 李晶刘慧陈玮玮刘国艳
- 父母婚姻质量与4~7岁儿童行为发展的关系调查及相关教育建议
- 2015年
- 研究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深圳市各类幼儿园随机抽取了606名4~7岁儿童及其母亲,用《4~12岁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分别对两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多动、体诉及性问题方面具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儿童在抑郁、攻击性及多动等8个方面具显著性差异.(2)行为发展正常的儿童,其父母在婚姻质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子女与婚姻等10项体现婚姻质量的指标方面均好于行为发展偏异儿童的父母.(3)父母的婚姻质量,尤其是在性格相容性、经济安排及业余活动安排和计划性等方面越好,儿童行为发展越健康.据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 刘国艳陈玮玮陈圆圆熊贤君
- 关键词:父母婚姻质量儿童教育建议
- 幼儿家长对家园合作教育的认知与行为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南山区1642名幼儿家长,运用自编《家园合作认知态度及参与行为》问卷,了解幼儿家长对家园合作教育的认知态度和参与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1.家长对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知调查显示,89.59%的家长已认识到参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20.71%的家长认为子女的教育主要靠教师,12.91%的家长认为不应过多参与幼儿园教育;2.虽多数家长参与家园合作,但仅有19.12%的家长表示可为幼儿园提供服务,10.35%的家长会给幼儿园管理与教学提供建议;3.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认知与其参与行为有关,虽然部分家长已认识到家园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但较少有参与行为。据此,研究者为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 刘国艳陈圆圆陈玮玮
-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家园合作知信行理论
- 教育公平视角下不同家庭背景幼儿教育机会获得研究——基于深圳市的实证调查数据被引量:11
- 2016年
- 教育机会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前提,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不同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对个体早期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深圳市为例,以3456名幼儿家长的问卷数据探究不同家庭背景幼儿教育机会获得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家庭背景的幼儿获得学前教育资源的机会有差异,拥有深圳户籍、父母受教育程度及收入较高且为公职人员的幼儿,较非深圳户籍、父母收入低、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自由职业者的幼儿,具有较为明显的获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机会。因此,在当前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注重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应关注幼儿教育机会的均等。
- 刘国艳陈圆圆陈玮玮
- 关键词:家庭背景教育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