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睿照

作品数:35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蒙古栎
  • 5篇扦插
  • 4篇氮沉降
  • 4篇落叶松
  • 4篇落叶松人工
  • 3篇育苗
  • 3篇森林生态
  • 3篇森林生态系统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扦插繁育
  • 3篇人工林
  • 3篇落叶松人工林
  • 3篇混交
  • 3篇公益林
  • 3篇次生
  • 3篇次生林
  • 2篇杨树
  • 2篇生长季
  • 2篇生根剂

机构

  • 33篇辽宁省林业科...
  • 6篇辽宁省经济林...
  • 2篇辽宁农业职业...

作者

  • 35篇王睿照
  • 24篇张慧东
  • 23篇颜廷武
  • 22篇毛沂新
  • 21篇魏文俊
  • 11篇尤文忠
  • 8篇云丽丽
  • 5篇冯健
  • 5篇董莉莉
  • 4篇郭锦山
  • 4篇潘文利
  • 2篇于世河
  • 2篇王骞春
  • 2篇赵刚
  • 1篇黄夏
  • 1篇高英旭
  • 1篇高宇
  • 1篇刘红民
  • 1篇王建军
  • 1篇卜鹏图

传媒

  • 17篇辽宁林业科技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辽宁农业职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9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6
  • 1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退化特征及数量分类被引量:3
2020年
退化的天然林生态系统恢复与再建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森林退化是指导退化天然林生态恢复和质量精准提升的基础。以区域地带性顶级群落为参照,分析了辽东山区典型天然次生林的群落和土壤养分特征,并利用森林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指标对区域天然林进行了数量分类。结果表明:与区域顶级群落原始阔叶红松林相比,次生林在林分生产力、群落树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已发生明显的变化,次生林的林分蓄积量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林分中大径级林木蓄积量占比不到原始阔叶红松林的50%;次生林珍贵树种数量显著降低,原始阔叶红松林中红松、水曲柳、黄檗、胡桃楸等珍贵树种比例是次生林珍贵树种的14倍;次生林乔木层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原始阔叶红松林混交林,中度和重度干扰后形成的次生林乔木层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原始阔叶红松林(P<0.05);次生林0-20 cm土壤的全氮和速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不同地区次生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速磷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以区域地带性顶级群落为参照,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划分为轻度退化的次生阔叶混交林、中度退化的次生杂木林和重度退化的封育柞蚕林3种次生林类型,并提出区域次生林退化特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生态恢复和分类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张慧东王睿照毛沂新颜廷武魏文俊尤文忠
关键词:次生林
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结构特征被引量:26
2019年
维持森林结构多样性通常被认为是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为对象,运用相邻木空间关系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探究顶极群落内部主要优势乔木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以此顶极群落为借鉴,为低质量次生林改造和人工纯林结构优化经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林分的径级分布呈倒'J'形,林下更新良好,同时保持一定比例的大径木存在;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7,整体呈随机分布状态,混交度平均值为0.82,混交度强;平均大小比数为0.506,反映出林分整体处于中庸状态.林分中不同优势度在极强混交维度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反映出处于中下层绝对劣势的小径级被压木和主林层的绝对优势木在不同垂直空间上的优化分布与利用.林分中各优势树种的分布也随机镶嵌于总体的随机格局之中.
毛沂新张慧东王睿照颜廷武魏文俊尤文忠
关键词:原始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混交度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理及光合特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2
2018年
为探讨长白落叶松生理及光合特性对氮沉降的响应规律,比较了不同氮沉降水平下长白落叶松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片养分含量及光合色素含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最大净光合速率随氮沉降水平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40 kg·hm^(-2)·a^(-1)中氮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继续增加施氮量则出现下降趋势;叶片氮含量随氮沉降水平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叶片磷含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氮沉降增加能够显著增加长白落叶松叶片氮含量,对长白落叶松的光合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阈值效应。
董莉莉张慧东魏文俊王睿照毛沂新颜廷武
关键词:氮沉降光合能力长白落叶松
辽北地区杨树新无性系的生长与抗寒性被引量:1
2005年
杨树速生品种在辽北地区栽培往往出现冻害而影响生长,通过对辽北实验基地选育出的无性系生长和抗寒性的研究以及与当地主栽品种的比较,结果表明无性系的生长与抗寒性在无性系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中选出4个较速生抗寒的无性系9207(Populus Liaohenica×xiaozhuanica’anzha’)、9205(Populus Liaohenica×P.euramericanacv.’N3930’)、9318(P.Liaoningensis×sp)、9317(P.Liaoningensis×sp)其高生长和抗寒性都高于亲本,有望取代当地主栽品种成为辽北地区新的速生杨树品种。
李亚江王睿照李国范刘淑琴
关键词:杨树无性系抗寒性
模拟氮沉降对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讨长期氮沉降增加对温带森林的影响,以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7个氮添加水平,进行为期5年的人工模拟氮沉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添加抑制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胸径生长,添加铵态氮肥和添加硝态氮肥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并不相同,添加铵态氮肥加剧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年生长速率的降低,添加硝态氮肥对年生长速率有一定促进作用。高铵态氮肥和高硝态氮肥均能够提高土壤表层和落叶松针叶中的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研究结果为揭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温带森林生长和碳氮循环建模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王睿照毛沂新张慧东颜廷武魏文俊朱健黄夏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氮沉降
一种蒙古栎扦插用生根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蒙古栎扦插用生根剂及其应用,涉及扦插繁育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生根剂包括ABT生根粉、水、体积浓度为95%酒精和滑石粉;所述ABT生根粉:水:体积浓度为95%酒精:滑石粉的比例为1g:(30~100)mL:...
颜廷武冯健毛沂新王骞春王睿照由福军魏文俊张慧东于世河郭锦山尤文忠
文献传递
间伐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阔混交林冠层结构及林下植被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揭示不同间伐强度对冠层结构、林下光环境及林下植被生长和更新的影响,以红松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Winscanopy 2010a冠层分析仪对中度、强度间伐及对照林分的冠层结构及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更新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间伐后林分的冠层结构及光环境特征,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冠层结构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显著改变了红松针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改善了林下光环境,与对照相比,中度(38%)、强度(48%)间伐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对照的65.11%和71.7%,开阔度分别比对照增加205%和249%,林下总辐射分别为对照的2倍和5倍。冠层结构对林下光环境的影响较大,林冠开阔度与林下直射光、散射光和林下总辐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面积指数与林下散射光、林下总辐射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负相关;间伐有利于林下阔叶树种更新,中、强度间伐林下幼苗的个体密度、基径、树高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表现为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强的趋势;林下光环境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影响较大,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总辐射呈显著负相关(p<0.05),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冠层开阔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间伐改善了红松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光环境,有利于林下阔叶树种的更新,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董莉莉张慧东毛沂新魏文俊王睿照颜廷武尤文忠
关键词:冠层结构林下植被红松针阔混交林
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与大气、土壤以及生物本身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碳循环、养分循环和水循环等物质循环作为森林生态系统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最重要的载体,其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态过程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相互联系、紧密耦合,贯穿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任何一个物质循环过程的改变,无疑会影响整个SPAC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SPAC中的大气和土壤氮沉降量明显增加,这必将对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产生显著的影响。该文综述了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养分循环和水循环3个关键生态过程的影响及反馈,为认识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提供参考。
王睿照
关键词:氮沉降森林生态系统
城市绿地对颗粒物及重金属元素的净化作用
2021年
研究城市绿地树木对空气颗粒物的消减作用及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可为探索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通过在沈阳市代表不同污染源区域设置斑块状绿地(英雄公园和北陵公园代表交通污染源,沈阳化工大学代表工业污染源,南湖公园代表商业和生活污染源,棋盘山森林公园代表相对清洁区)研究其对PM_(2.5)等颗粒物的消减效率规律,并选择典型树种油松研究叶片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TSP、PM_(10)、PM_(2.5)和PM_(1)4种粒径颗粒物浓度总体上由高到低依次为英雄公园、北陵公园、沈阳化工大学、南湖公园和棋盘山森林公园。不同污染源区域绿地景观内距林缘不同位置处空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与林分结构的"顶盖效应"以及空气污染状况关系密切。绿地景观对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的消减效率的规律表现为棋盘山森林公园和南湖公园最高,英雄公园和北陵公园次之,沈阳化工大学最低。各污染源区域油松针叶的Cr、Hg、As、Pb、Cu和Cd含量均是多年生叶高于一年生叶;Zn和Ni含量则除南湖公园为多年生叶高于一年生叶外,其余均为多年生叶与一年生叶相差不大。As、Cu、Hg和Pb含量一年生叶和多年生叶间的差异显著;Cd、Cr、Ni和Zn含量则差异不显著。各区域间油松针叶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除了Cr元素之外,土壤和叶片Cr、Ni、Cu、Zn、Cd、Hg、As、Pb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斑块状绿地对空气颗粒物的消减作用较明显,随着污染源的强度增加有所减弱,同时受到林分结构的影响;树木叶片对重金属具有显著的累积效应,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正相关。
魏文俊张慧东颜廷武毛沂新王睿照
关键词:城市绿地颗粒物重金属元素净化作用
退化柞蚕场人工促进柞树-红松混交林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退化柞蚕场栽植红松成为辽东山区一种被林农广泛接受的生态恢复模式;但是,目前对这种恢复模式的适用范围、具体技术和实施效果还不甚了解。通过对辽东山区典型退化柞蚕场营建的柞树-红松混交林林分生长规律、红松结实规律的调查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域退化柞蚕场营建柞树-红松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确定了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柞树-红松混交林的最适造林密度。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张慧东尤文忠毛沂新颜廷武魏文俊王睿照赵刚
关键词:混交林柞树生态恢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