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华 作品数:94 被引量:152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伴开口受限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治疗方法评估 姜华 郑洁 李亚男 李鸿波 胡敏 刘洪臣右侧偏侧咀嚼对颞下颌关节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右侧偏侧咀嚼对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CBCT对经过严格筛选的52例右侧偏侧咀嚼患者行正中位颞下颌关节成像后,分别获取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位和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重建影像并进行定量测量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右侧偏侧咀嚼患者习惯侧和非习惯侧在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位60°和90°的关节间隙之间差异显著(P<0.05),习惯侧和非习惯侧在矢状位和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120°、150°关节间隙和髁颈宽度之间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测量值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侧偏侧咀嚼对颞下颌关节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姜华 王照五 刘洪臣 胡敏 曹均凯 石校伟关键词:锥形束CT 颞下颌关节 偏侧咀嚼 老年口腔卫生保健专业体系建立 2024年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大众的共识,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水平,也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文明修养的一项重要标志。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尤为重要,不仅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与生命质量,而且是检验人一生全身健康的重要指标。近30年来,刘洪臣等先后提出和努力实践推动独特的口腔卫生保健专业体系的建立,包括建立口腔卫生师国家职业、建立口腔卫生保健专业的教育培养体系、建立全国口腔卫生保健网络、提出口腔医学发展和就业的新方向与体系,为国家培养口腔卫生保健的专业人才,以提高全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水准,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确定老年口腔卫生保健的特点和保健模式,明确指出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对老年人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尤为重要,提出了老年人口腔健康的10项标准,提出建立老年人的“一刷、二通、三冲”口腔卫生保健新模式,破除不正确的传统口腔健康观念,在全社会加强了老年人口腔卫生健康及常见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推动了完整正确的老年口腔健康观念的建立。199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率先探索建立了老年口腔病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推动了全国各级口腔医疗机构建立老年口腔病专科,目标是从口腔专科医院、三甲综合医院口腔科到乡镇、社区口腔医疗站建立老年口腔卫生保健体系,推广口腔全科医师及口腔全科助理医师的家庭口腔卫生保健一站式口腔医疗服务模式,使口腔卫生保健服务覆盖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实现全社会人人都享有全面的口腔卫生保健。老年口腔卫生保健专业体系的建立,全方位推动了我国老年口腔保健事业的发展。 刘洪臣 汪林 姜华 张戎 时权 肖瑞 邢鹤琳关键词:老年口腔医学 口腔健康 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保健 咬合创伤对口颌系统的生物学影响-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3年 从动物实验研究角度总结咬合创伤对口颌系统的生物学影响。目前,关于咬合创伤和口颌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通过使用Medline数据库,查阅1965~2012年间300余篇摘要和70余篇论著及其引文,也参照了现行教材,未包括咬合创伤对种植体或修复体的影响,最终纳入70篇文献,包括咬合创伤对牙髓组织、牙周组织、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五大类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咬合创伤可对口颌系统产生各种有害的生物学影响,能产生疼痛物质的改变,这可能与外周及中枢神经元敏化有关。然而,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分歧,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来验证分析。 刘洪臣 姜华 王燕一 郭少雄关键词:咬合创伤 口颌系统 生物学 牙髓 牙周膜 颞下颌关节 咬合与脑功能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综述了咬合对全身健康尤其是脑功能的影响.从1999 ~ 2011年英文在线文献和图书馆的相关文献中,选择可用的19篇文献分为咀嚼和舌运动,紧咬牙和磨牙症,咬合板和咬合干扰,修复重建,疼痛和刺激等5类.总结了咀嚼口香糖、叩齿和紧咬牙运动等口颌面区运动与大脑感觉和运动皮层激活的相关性.感觉运动皮层的激活也会受到咬合干扰装置、咬合板和种植修复体的影响.大脑激活区的改变可能依赖于口颌面区运动的强度.因此,咀嚼和其它运动刺激能激活大脑皮层,从而可能有助于防止脑功能的退化,然而,这些发现必须由更多研究所证实. Ohkubo C(综述) Morokuma M(综述) Yoneyama Y(综述) Matsuda R(综述) Lee JS(综述) 姜华关键词:咬合 脑功能 咀嚼 一种口腔手术时使用的组织牵开装置 一种口腔手术时使用的组织牵开装置,其包括一个可变形紧缩的弹性牵开环及置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结构前端为紧缩的弹性牵开环置入部,弹性牵开环紧缩设置在置入部内;置入部的横截面积小于弹性牵开环伸开后的面积;置入部后方设置... 汪林 姜华 郭斌 罗强 吴昊文献传递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伴偏侧咀嚼单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MRI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MRI评估稳定型咬合板治疗伴偏侧咀嚼单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就诊,经过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单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4例,根据其是否存在偏侧咀嚼习惯,将其分为伴偏侧咀嚼组(17例)和无偏侧咀嚼组(17例),分析患者最大开口度、疼痛指数、关节盘长度、盘分界角、关节盘位置以及翼外肌特点。采用SPSS25.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前,伴偏侧咀嚼(chewing side preference,CSP)组患者同侧关节盘-髁突角度(61.13±10.54°)大于无CSP组(51.12±17.27°);伴CSP组同侧、对侧关节盘-髁突角度差值(52.52±10.91°)大于无CSP组差值(41.26±17.78°);伴CSP组同侧、对侧翼外肌下头面积差值(-0.43±3.66mm2)小于无CSP组同侧、对侧翼外肌下头面积差值(0.288±4.57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及最大开口度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及最大开口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盘-髁突角度、关节盘长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后翼外肌上、下头长度、厚度和面积的平均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O(OR=0.743)与偏侧咀嚼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MRI能无创诊断ADDWoR,伴CSP的单侧ADDWoR患者患侧关节移位更加显著,且单侧ADDWoR患者MMO与CSP存在相关性,通过稳定型咬合板治疗能显著改善ADDWoR患者开口度及疼痛症状,缓解关节盘受压及关节盘移位程度。 徐鑫宇 黄东宗 王岩 刘刚 胡一帆 胡敏 刘洪臣 姜华关键词:偏侧咀嚼 单颗种植义齿咬合大脑激活区域初步研究 2018年 目的:观察单颗种植义齿咬合时大脑的激活特点,并与自然牙咬合时大脑的激活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健康种植义齿志愿者5例,确定种植义齿的邻牙为对照牙,浸润麻醉种植义齿及对照牙的对颌牙。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采用静息-咬牙的block设计方法,采集每位受试者种植义齿及对照牙咬合时的功能性磁共振图像。分析种植义齿咬合时大脑的激活特点。根据文献报道,确定了初级感觉运动区、辅助运动区、脑岛、丘脑、前额叶和小脑等咀嚼相关区域为兴趣区域,研究被试在使用不同的牙咬合的情况下这六个区的信号变化情况。结果:种植义齿咬合时大脑激活区域与自然牙类似,激活了左额上回,双侧小脑、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丘脑、脑岛、辅助运动区,但激活强度低、范围小。在六个兴趣区域,种植义齿的激活强度均小于自然牙。结论:种植义齿部分的建立了感觉运动反馈调节。在大脑咀嚼相关区域,种植义齿的激活范围和激活强度均小于自然牙。 封纯真 顾斌 胡楠 李金锋 姜华 刘洪臣关键词:种植义齿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偏侧咀嚼患者紧咬牙运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偏侧咀嚼对紧咬牙运动时大脑皮层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左、右侧偏侧咀嚼患者各7例,采用时段设计方法,采集偏侧咀嚼患者紧咬牙运动时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数据,以SPM2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偏侧咀嚼患者在紧咬牙运动时,均显示了初级躯体运动感觉皮层(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SI/MI)、岛叶、前额叶皮层、顶叶皮层和颞叶皮层的激活。在P<0.001,激活区cluster≥3个体素的参数条件下,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存在以下不同:(1)右侧偏侧咀嚼患者左侧SI/MI比右侧激活更强烈,而左侧偏侧咀嚼患者右侧SI/MI比左侧激活更强;(2)左侧偏侧咀嚼患者显示了辅助运动区的激活,而右侧偏侧咀嚼患者未见该区的激活;(3)两组偏侧咀嚼患者均有左侧额下回和左侧顶下小叶的激活,且右侧偏侧咀嚼患者该区激活更强烈。结论:(1)偏侧咀嚼习惯影响了大脑皮层的激活。(2)SI/MI对偏侧咀嚼患者紧咬牙运动的调控可能具有对侧半球优势。 姜华 刘洪臣 刘刚 金真 李科 曾亚伟关键词:大脑皮层 Sclerostin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1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发病率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治疗骨质疏松症最理想的方法是促进成骨(直接增加骨量),而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大多采用抑制破骨细胞这种间接的方法。SOST/Sclerostin的发现为研究开发促进成骨的药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就Sclerostin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姚琦 黄鹏 姜华关键词: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