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娈
-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6年生吉贝人工林结实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2015年
- 通过对元江干热河谷——红河州个旧市保和乡6年生吉贝人工林结实特征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探讨地形与初值密度对吉贝生长、结实和果实性状特征的影响,以及土壤和叶片养分与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1)6年生吉贝初果期树高和冠幅分别在3.5-6.5 m和2.5-6.0 m之间,胸径8.74-17.01 cm在之间;结实株平均结实量为17.09个,平均单果纤维产量11.03 g;(2)山沟内的吉贝树高、胸径和冠幅显著(P〈0.05)高于台地,植株结实量和单株最大结实量优于台地,并且结实量在山沟样方(4 m×4 m)中最高;地形对果实纵径、果重以及纤维产量变化的影响显著;(3)密度影响分枝数和轮生枝台数的产生,树高、胸径和冠幅与分枝数呈负相关关系;随初植密度增加,结实量没有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但是高密度定植时果实横径差异极显著,不利于纤维产量的增加。从地形与密度因子来看,山沟4 m×4 m、台地4 m×3 m定植时有利生长和结实,结实率分别为72.58%和22.45%;(4)结实植株土壤速效氮和叶片氮含量高于未结实植株,氮供应与结实存在一定关系,氮缺乏可能导致吉贝不能结实,并且结实对土壤中K的消耗比较明显,结实与未结实株土壤全K含量差值为4.834 9 g/kg,对P的消耗则相对较弱,其差值较小;(5)果实横径的增加有利纤维产量的增长,当果实长度超过20 cm则有减少的趋势,种子数量与纤维产量成反比关系。对单株而言果实平均纵径超过15.7 cm、平均单果重超过45.43 g的植株有利于提高纤维产量。单果纤维产量的影响因子中土壤全P〉速效P〉速效N〉胸径〉侧枝台数〉树高,并对单果纤维产量的增加具有正效应。
- 杨建军马焕成赵高卷平盼葛娈黄冬王彦淇
- 关键词:地形土壤养分元江干热河谷
- 干热河谷两种植物的旱生结构特征与其分布规律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6年
- 以干热河谷稀树灌丛植被类型的优势种木棉(高大乔木)和坡柳(灌木)为材料,采取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木棉和坡柳的根、茎、叶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这2种干热河谷植物的旱生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木棉和坡柳的根均表现出高度的木质化,其中坡柳根的维管柱直径/根直径和木质部面积/根横切面积分别为85.16%、38.16%,而木棉则为76.51%、20.56%;木棉茎为肉质化茎,坡柳茎则表现出高度木质化;坡柳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分别为木棉的2.23倍、1.97倍。在选取的旱生结构的各指标中,除髓面积/茎面积和叶片厚度以外,坡柳的根、茎、叶的其他旱生特征指标均比木棉高,因此坡柳比木棉具有更典型的抗旱结构,分布范围更广。
- 葛娈黄冬马焕成王彦淇丁岩
- 关键词:木棉抗旱能力
- 元江干热河谷木棉蒴果形成和纤维发育过程被引量:5
- 2014年
- 采取石蜡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元江干热河谷木棉蒴果形成和纤维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木棉蒴果形成过程分为4个阶段:花后0~5 d为形成期(FS),5~35 d为质量增加期(MGS),35~50 d为缓慢生长或脱水期(DS),50 d以后为成熟爆裂期(BS).与木棉蒴果形成过程相对应的纤维发育过程为:果皮内壁细胞分化(花后0~2 d)、膨大(花后2~5 d)、突起(花后5~10 d)、纤维伸长(花后10~40 d)、纤维脱离内壁及脱水成熟(花后40~50 d).在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长度和投影宽度均呈幂函数曲线增长,花后第20天日均增长率达到最大.纤维鲜质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30 d日均鲜质量增长率达到最高,而纤维干质量呈逐渐增长趋势,且花后20~25 d纤维干质量日均增长率达到最高.花后第30天,木棉种子和纤维质量继续增加,而果皮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果皮开始脱水老化.木棉纤维在蒴果壳体内壁的附着力小,较棉花等种子纤维更容易分离.花后5~35 d是蒴果生长和纤维发育最关键的时期,需做好水肥管理;而花后50 d后果实开始爆裂,需做好采收准备.
- 赵高卷葛娈马焕成杨建军黄冬平盼
- 关键词:木棉纤维发育干热河谷
- 云南热区坡柳对立地因子的生长响应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探讨不同立地因子对热区坡柳(Dodonaea viscosa L.)生长特征的影响,确定影响坡柳生长主导因子,在对坡柳在云南热区的资源分布进行初步踏查的基础上,选择14个地区开展了坡柳株高、地径、冠幅及生物量的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地区坡柳生长差异显著,其中大姚地区生物量最高,达到14.14 t·hm-2;低海拔区坡柳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及生物量均大于高海拔地区,分别为18.28 mm、179.16 cm和8.94 t·hm-2,但海拔高度对坡柳生物量及生长特征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坡柳总生物量、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均随坡位变化自下而上逐渐减少,下坡位生物量最大,达到10.01 t·hm-2,且上坡位生物量、平均地径及平均株高显著低于中坡位、下坡位(P<0.05);坡向对坡柳生长影响不明显,但是阴坡地段坡柳的生长指标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和总生物量都要优于阳坡地段。因此,可以认为影响坡柳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是坡位,坡柳最适宜的立地条件为低海拔,下坡位和阴坡。
- 黄冬葛娈马焕成赵高卷杨建军
- 牛角瓜种子萌发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阐明牛角瓜种子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15%、20%、25%和30%)的PEG-6000溶液对牛角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观察胁迫解除后种子的萌发恢复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增强,牛角瓜种子的日相对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抗旱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5%、10%)PEG胁迫可以促进牛角瓜种子胚根生长,而高浓度则具有抑制作用;25%、30%PEG浓度时牛角瓜种子未见萌发,胁迫解除后,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恢复萌发,且25%PEG浓度处理下,种子仍具有较高萌发能力。
- 黄冬葛娈马焕成王彦淇丁岩
- 关键词:种子萌发干旱胁迫
- 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的天然更新被引量:20
- 2016年
- 在以干热为显著特点的干热河谷,木棉成年树生长、开花良好。但其实生苗天然更新不良,其发生过程和影响因子至今尚不明确。通过对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种子扩散特点、萌发策略和影响因素研究,在分析木棉实生天然更新困难影响因子的同时,对更新幼苗的发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株木棉成年母树平均生产果实(358±46)个,单果和单株种子数分别为(274±45)粒和(98092±2540)粒,木棉种质资源丰富。种子的扩散范围广,而田间种子损失量大(损失比例为霉变54.0%、动物取食18.2%和搬运12.0%)。自然条件下种子活力在落种后10—35 d,种子含水量为2.1%—5.9%时为最佳,落种45 d后活力显著下降。干旱条件下木棉落种萌发成苗过程是天然更新的关键环节,其间水分因子起直接作用,连续数日20%—40%的土壤含水率能促进幼苗更新。适度覆土(1—2 cm)可起到改善落种的水分环境的作用,从而促进萌发。旱季降雨少,干旱持续时间长是阻碍更新幼苗向幼树转化的瓶颈。可见,地表种子存留量低、土壤含水量低、种子自然活力保存时间短、自然和人为干扰等环节限制了木棉种群成功的实生天然更新。
- 赵高卷徐兴良马焕成黄冬杨建军舒媛媛葛娈平盼
- 关键词:木棉干热河谷种子萌发环境因子
- 干热河谷牛角瓜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解剖观察干热河谷地区牛角瓜根、茎及叶的结构,为干热河谷地区合理利用抗旱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常规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解剖观察牛角瓜根、茎和叶结构,分析其适应干旱的机理。【结果】牛角瓜为典型耐旱性植物,其根解剖结构表现高度木质化,木质部面积占根面积的(18.16±10.77)%;茎表现高度肉质化,髓面积占茎面积的(34.21±2.79)%;叶片厚度580.01±6.14μm,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23.33±1.77)%。【结论】牛角瓜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在干热河谷地区可作为植被恢复极端困难地段的先锋树种进行推广种植。
- 唐军荣葛娈马焕成刘惠民郑元罗明灿
- 关键词:干热河谷
- 云南干热河谷不同居群坡柳叶片的旱生结构比较被引量:11
- 2015年
- 坡柳是云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具有极高的抗干热和耐贫瘠的特点,不同河谷水热条件的差异是否对其抗旱能力和旱生结构产生影响值得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技术,运用隶属函数法,对金沙江河谷、元江河谷和澜沧江河谷坡柳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表明:3个河谷坡柳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存在差异,下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指标表现为元江河谷抗旱能力最强,体现了温度对坡柳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指标表现为金沙江河谷抗旱能力最强,体现了干旱程度对坡柳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合解剖结构,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各居群坡柳的旱生能力强弱依次为:金沙江河谷>元江河谷>澜沧江河谷,这与三个河谷的干燥度基本一致。分析发现干热河谷坡柳的旱生结构与西北地区典型旱生植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 葛娈黄冬马焕成赵高卷杨建军
- 关键词:叶片解剖结构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