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生
-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as抗原和突变型p5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1997年
-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4例肝癌组织中Fas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6例肝癌组织中Fas阳性,20例癌旁组织阳性;20例肝癌组织p53阳性,6例癌旁组织阳性。p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明显关系(P<0.05),而Fas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提示两者与肝癌发生有关,但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途径不同。癌周组织中Fas异常高表达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 郭琳琅曹长安朱新生
- 关键词:肝癌免疫组化
- 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建立及溃疡胃窦粘膜的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建立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并对溃疡胃窦的粘膜组织结构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方法 3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冰乙酸0.01mL组、冰乙酸0.05mL组、冰乙酸0.01mL组,生理盐水0.01mL组、生理盐水0.05mL组、生理盐水0.01mL组,和正常对照组。以1mL注射器在各处理组大鼠胃窦前壁注入相应剂量的冰乙酸或生理盐水。对各组大鼠进行大体观察,对发生典型胃溃疡组大鼠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胃窦组织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冰乙酸0.05mL组大鼠胃窦前壁粘膜面发生溃疡,冰乙酸0.01mL组鼠胃未见明显溃疡,冰乙酸0.01mL组大鼠胃窦前壁穿孔,生理盐水0.01mL组、生理盐水0.05mL组、生理盐水0.10mL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胃窦均无溃疡。光镜观察见冰乙酸0.05mL组大鼠胃窦溃疡部位粘膜腺体正常结构消失,溃疡边缘粘膜腺体间质充血水肿和结缔组织增,电镜观察见冰乙酸0.05mL组大鼠溃疡边缘胃窦粘膜粘液细胞、壁细胞、主细胞存在超微结构改变,并见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等细胞。结论大体、光镜和电镜三水平的观察表明,以大鼠胃窦前壁注入0.05mL冰乙酸所建立的胃溃疡模型最为典型。
- 孙凤蓬宋于刚朱新生汤事能杜江邱庆林赵彤
- 关键词:胃溃疡冰乙酸显微镜检查
- 原位PCR防脱片方法的选择及应用被引量:5
- 1998年
- 原位PCR防脱片方法的选择及应用肖莎朱新生郭琳琅原位PCR是PCR与原位杂交两种方法的结合,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附在载玻片上组织切片内的靶基因原位扩增、原位检测、原位观察。这对于探明靶基因与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十分重要。然而原位PCR步骤多,时间长,其间...
- 肖莎朱新生郭琳琅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原位PCR脱片
- 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制作及溃疡自愈过程中胃窦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32
- 2001年
- 目的建立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并观察溃疡胃窦自愈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70只受试大鼠按每组7只随机分为10组,具体为第4天4个观察组(分别是0.01 m1、0.05 ml、0.10 m1冰乙酸组和0.05 ml生理盐水组)和第7、10、14、21、28天各1个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依设计进行相应的处置,对实验大鼠进行外观表现观察、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注入0.01 ml冰乙酸的大鼠无明显溃疡,注入0.05 m1冰乙酸者出现典型胃窦溃疡,注入0.10 ml冰乙酸组发生胃穿孔.不同时间组大鼠的外观、胃窦大体和光镜观察呈现相应的溃疡表现和溃疡逐渐愈合的表现.结论大鼠胃窦前壁注入0.05 ml冰乙酸可制作典型的胃溃疡,溃疡胃窦粘膜于7~10 d后逐渐再生,14~28 d后逐步愈合.
- 孙凤蓬宋于刚朱新生汤事能杜江邱庆林梁巧明赵彤
- 关键词:胃窦组织学
- 半套式原位 PCR 技术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bc1-2/JH 融合基因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1997年
- 本文在实验中建立了半套式原位PCR技术,采用一对半引物,两次PCR扩增,经外引物扩增的片段又经内引物扩增,既增加了反应的特异性,又增加了敏感性,并能得到丰富的特异性靶序列。对于组织切片中低拷贝基因的检测更赋有意义。
- 肖莎朱新生郭琳琅
- 关键词:原位PCR淋巴瘤融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