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鸣宇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数学
  • 2篇课程
  • 2篇高等数学
  • 1篇大学基础
  • 1篇大学基础课程
  • 1篇代谢
  • 1篇定积分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植物
  • 1篇植物体
  • 1篇植物体内
  • 1篇生物胁迫
  • 1篇施用
  • 1篇石膏
  • 1篇薯块
  • 1篇思政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化

机构

  • 5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重庆三峡学院

作者

  • 5篇曹鸣宇
  • 3篇张丽
  • 1篇郭英
  • 1篇闫善文
  • 1篇范慧玲
  • 1篇袭杨
  • 1篇田宏
  • 1篇袁玉萍
  • 1篇范雪飞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大庆社会科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科技资讯
  • 1篇丝路视野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考研的角度谈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
2015年
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类、经济类考研的必考科目,对考研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提升考研学生的数学成绩为目的,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提出对高等数学教育的一些改革措施。
范雪飞曹鸣宇郭英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考研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案例——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被引量:10
2021年
寻找每个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元素是改变传统数学课的闪光点,其可以给枯燥的理论课堂带来生机,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该文以高等数学中的定积分的概念为例,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问题导入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将知识点和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范慧玲曹鸣宇袁玉萍张丽
关键词:高等数学定积分教学反思
基于网络化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点看法
2018年
随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飞速发展,我校开展了大量的传统与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结合的教学改革工作。在大学基础课教学中我们尝试将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开展在线微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在线互动讨论等,以期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强化教学力度,切实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闫善文张丽袭杨田宏曹鸣宇
关键词:网络化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施用磷石膏对马铃薯块茎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探究施用磷石膏对马铃薯块茎中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找出最佳磷石膏施用量,可最大限度提高马铃薯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磷石膏施用量(0、75、225和450 kg·hm^-2)对马铃薯开花盛期叶绿素含量、株高、产量及块茎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磷石膏后,各处理均有效降低了两个品种马铃薯块茎中MDA含量,提高块茎中SOD和POD活性,其中L1-K1和L1-K18处理中SOD活性达到最高,L2-K1和L2-K18处理POD活性达到最高。(2)对于两个品种,随着磷石膏施用量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株高也逐渐增高,同时也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其中L3-K1和L2-K18处理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播种前,在土壤中施用磷石膏可提高马铃薯块茎中保护酶活性,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产量。
曹鸣宇赵晶晶张丽
关键词:磷石膏马铃薯保护酶叶绿素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丙酮醛代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由于植物固着生长,其无法通过移动来逃避逆境,故非生物胁迫(如极端温度、盐胁迫、干旱或光胁迫等)会伴随着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严重胁迫植物的分布、生长、品质和产量,甚至生存。植物只能通过改变自身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反应来适应环境,或者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影响周边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改变微环境,使环境向着更适合自己生长的方向发展。丙酮醛(methylglyoxal,MG)又称之为甲基乙二醛,作为植物体内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可由多条途径产生,其最主要的来源是糖酵解途径,如糖酵解中间体二羟丙酮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去除磷酸基。而植物体内MG的分解主要靠乙二醛酶系统,包括乙二醛酶Ⅰ、乙二醛酶Ⅱ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MG经乙二醛酶降解后形成D-乳酸。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体内的MG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当植物遭受非生物胁迫时,其含量会迅速升高;植物体内的MG含量过高会破坏植物细胞的增殖和生存,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新陈代谢过程,最终导致生物大分子蛋白质、DNA、RNA、脂质和生物膜的破坏。因此,MG现在被认为是植物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潜在生化标志物,并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丙酮醛合成及降解机制予以综述。
赵晶晶周浓曹鸣宇
关键词:非生物胁迫丙酮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