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刚
- 作品数:7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本文利用1996-2006年期间的统计数据,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初级产品生产上,俄罗斯处于比较优势,中国处于比较劣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中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俄罗斯处于比较劣势;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上,虽然两国都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中国明显比俄罗斯更具后发优势;中俄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贸易联系,且产业内贸易多于产业间贸易,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俄之间存在着互补性贸易,但在不同的行业或产品中存在较大差异,两国初级产品存在的互补关系最为明显。
- 宋志刚韩丽丽魏浩
- 关键词: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
- 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本文运用李实的中国转轨经济中劳动力流动模型,指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制度原因是加工贸易中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方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加工出口主体的分化。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造成中国加工出口主体的分化,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著。
- 宋志刚王怀民
- 关键词:中国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
- 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调整
- 2005年
- 本文从贸易政策与汇率政策选择两个角度探讨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政策选择的一般规律,并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波动与出口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取向存在着由封闭走向开放、汇率制度由固定走向灵活调整的趋势。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但对某些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的影响并不明显,其影响程度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开放度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并无固定的模式,一切要视自身的发展状况而定。
- 宋志刚丁一兵
- 关键词:汇率制度贸易政策
- 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是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的关键所在被引量:9
- 2017年
- 当前中国经济是否进入"新周期",引发了众多争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启动中国经济"新周期"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的关键钥匙,更是推动中国经济"新周期"形成的核心途径。具体表现是:创新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优化和塑造中国经济新结构的核心因素,影响中国潜在增长率结构性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是影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程度和经济新动能释放空间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中国今后投资和消费平衡增长路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既决定了中国今后投资结构的转换格局和投资效率的改善空间,也决定了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依靠投资驱动增长模式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既是中国当前实施振兴制造业举措的关键所在,化解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局的要害所在,也是引导金融体系资金进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解决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困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在推进中国情景下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把握及处理好创新和经济、政府和市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国有和民营以及国内和国外这"五大"关系。
- 张杰宋志刚
- 中美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框架:以轮胎特保案为例被引量:4
- 2010年
- 以2009年中美两国之间发生的中国输美轮胎遭遇美国特别保障措施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利益集团在中美两国贸易摩擦中的作用及影响机制。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势必给国内各利益集团带来不同的影响,利益集团有通过影响本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激励。我们从各种纷纭复杂的因素中提炼出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构建两国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框架。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有政治、经济及法律三种解决途径。
- 宋志刚
- 关键词:特别保障措施中美贸易摩擦利益集团博弈分析
- 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波动与出口:一个经验分析被引量:16
- 2005年
- 现有的中外文献已经对发达国家间的汇率波动与贸易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多相关分析,但就汇率波动与贸易之间的关系没有取得一致性的结论。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波动与出口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论是: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但对某些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的影响并不明显,其影响程度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开放度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 宋志刚丁一兵
- 关键词: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波动出口
- 当前中国制造业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形成机制与解决思路被引量:25
- 2018年
- 加快与世界竞争新格局对标的营商环境建设,是现阶段振兴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任务。通过对中国多地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情况的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发现,当前中国制造业营商环境中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行业中存在较高的隐性行政体制壁垒,导致民营企业很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方向实现转型升级;不少地方政府尚未有意识和压力构建真正解决导致制造业相对较高的税费负担水平的长期制度性体系;政府对企业产品质量以及假冒伪劣产品市场监管机制的长期不到位,以及政府"最低价中标"的采购制度,对市场公平竞争机制造成了较为突出的扭曲效应;政商关系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造成明显的阻碍效应;银行体系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诸多内在矛盾愈加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其中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以及具体的政策建议。
- 张杰宋志刚
-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