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辉
- 作品数:18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辰山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自然杂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被引量:7
- 2017年
- 物种之间的杂交事件在自然界中时常发生,虽然大部分自然杂交会成为进化的盲端而被淘汰,但仍有一部分自然杂交在物种形成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自然杂交认识的深入,人们对其是否具有保护价值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综述了自然杂交在物种进化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为并不是所有杂交都存在着物种逆转的危险,一些杂交事件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物种的环境适应性。同时,我们结合近年来自然杂交的研究案例,提出自然杂交的保护原则:对父母本没有威胁,同时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自然杂交应该予以保护。希望该建议为国家制定物种保护法律法规和编制红色名录提供参考。
- 商辉严岳鸿
- 关键词:自然杂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
- 自然杂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物种之间的杂交事件在自然界中时常发生,虽然大部分自然杂交会成为进化的盲端而被淘汰,但仍有一部分自然杂交在物种形成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自然杂交认识的深入,人们对其是否具有保护价值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从遗传多样性...
- 商辉严岳鸿
- 关键词:自然杂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
- 孟连铁线蕨和梅山铁线蕨杂种鉴定
- 云南产孟连铁线蕨(Adiantum menglianense)与台湾产梅山铁线蕨(Adiantum meishanianum F.S.Hsu ex Y.C.Liu & W.L.Chiou)形态特征极其相近.最新的...
- 王莹商辉顾钰峰严岳鸿
- 关键词:分子系统学杂种鉴定亲缘关系
- 广西蕨类植物新记录(Ⅲ)被引量:4
- 2017年
- 报道广西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2种:紫云山复叶耳蕨Arachniodes ziyunshanensis、德化鳞毛蕨Dryopteris dehuaensis、细叶鳞毛蕨D.woodsiisora、荔波鳞毛蕨D.liboensis、吉首鳞毛蕨D.jishouensis、光轴肿足蕨Hypodematium hirsutum、异叶书带蕨Haplopteris heterophylla、大叶角蕨Cornopteris major、翠绿针毛蕨Macrothelypteris viridifrons、石门毛蕨Cyclosorus shimenensis、心叶薄唇蕨Leptochilus cantoniensis和粗状姬蕨Hypolepis robusta。
- 韦宏金周喜乐商辉严岳鸿
- 关键词:蕨类植物地理分布
- 昆虫幼虫对凤尾蕨属植物孢子囊群的拟态被引量:1
- 2014年
- 蕨类植物和昆虫共同进化了三亿多年,但是两者的协同进化一直很少得到关注。对湖南省桑植县的凤尾蕨属植物上的昆虫幼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2棵4种凤尾蕨属植株上有夜蛾科幼虫89条,叶蜂科幼虫21条。叶蜂科幼虫通过形态和体色拟态凤尾蕨属植物的孢子囊群盖,取食凤尾蕨属植物的叶片;而夜蛾科幼虫隐藏在凤尾蕨属植物成熟的囊群盖中取食孢子,幼时乳白色,成熟时转变为淡黄色,有些会出现褐色斑点,同样与凤尾蕨属的孢子囊群盖具有拟态现象。进一步的调查还在凤尾蕨植物上发现猎食性的跳蛛,同时在其体表发现携带的孢子。首次在凤尾蕨属植物上发现拟态昆虫幼虫、特别是寄生性昆虫及其天敌跳蛛的发现,对研究蕨类植物、昆虫幼虫及其天敌之间存在的食物链关系和协同进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 商辉严岳鸿
- 关键词:夜蛾科叶蜂科协同进化
- 齿缘刺猎蝽成虫触角和跗节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齿缘刺猎蝽(Sclomina erinacea Stal)成虫触角及前足跗节上的感受器,结果表明:齿缘刺猎蝽触角5节,由柄节、梗节和3个鞭节构成,梗节最短;雌、雄虫前足跗节均为3节。触角上共有3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各有两种类型,刺形感器有3种类型。雌、雄个体间触角感器类型及分布未见明显差异。前足跗节上仅存在刺形感器,该感器在雄虫前足跗节上的分布较雌虫密集。
- 黄科瑞宋傲群周琼商辉严岳鸿
- 关键词: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
- 姬蕨通过齿缘刺猎蝽传播孢子的新模式
-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蕨类植物缺少类似花粉和种子传播的协同进化者而是通过风等非生物因素进行的长距离传播而散布世界各地的。但是,我们经过两年的调查发现很多蕨类和昆虫实际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 商辉周喜乐王春霞周琼严岳鸿
- 基于孢子形态和分子证据探讨鳞盖蕨属(碗蕨科)系统分类被引量:2
- 2018年
- 孢粉学是解决植物分类中疑难类群物种微形态分化的重要方法,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结合这两门学科的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疑难类群的分类学问题.鳞盖蕨属(Microlepia)是一个分类困难的疑难类群,采用孢粉学与分子系统学一一对应的方法,以及居群取样方式,选取280份样本,联合4个叶绿体片段(rbcL、trnL-F、psbA-trnH和rps4),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该属的系统发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凭证标本中100份材料的孢子进行观察和分析.综合分子系统学和孢粉学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1)在形态学研究中广泛被接受的15个物种得到了单系支持,并厘清了分类困难的复合群;(2)发现边缘鳞盖蕨(M.marginata)可能存在隐性种;(3)建议恢复过去归并处理为异名的瑶山鳞盖蕨(M.yaoshanica)、罗浮鳞盖蕨(M.Iofoushanensis)、四川鳞盖蕨(M.szechuanica)以及滇西鳞盖蕨(M.subspeluncae);(4)提出鳞盖蕨属可能存在杂交现象;(5)提出鳞盖蕨属完整的属下分类建议.
- 罗俊杰王莹商辉周喜乐韦宏金黄素楠顾钰峰金冬梅金冬梅严岳鸿
- 关键词:杂交孢粉学分子系统学蕨类植物
- 齿缘刺猎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行为
- 2016年
- 齿缘刺猎蝽(Sclomina erinacea)属半翅目(Hemiptera)猎蝽科(Reduviidae),是国内广泛分布的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能捕食鳞翅目昆虫、蚜虫、果蝇等多种害虫,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种天敌,我们调查和研究了齿缘刺猎蝽的生活史和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在实验室条件下饲养观察了齿缘刺猎蝽的捕食和交配行为。生活史和形态学观察表明,齿缘刺猎蝽在湖南地区1年发生1代,每代需经历卵、1~4龄若虫以及成虫,以成虫越冬。成虫灰褐色,卵淡黄色,初孵若虫浅褐色,二龄若虫淡绿色,若虫的体色随着龄期的增加逐渐加深,四龄若虫可见明显翅芽,各龄若虫和成虫体表均分布有很多棘或刺,但体色有明显的差异。捕食黄粉虫蛹的行为学观察发现,齿缘刺猎蝽的捕食过程分为搜寻猎物、接近、试探、固定猎物、进食、清洁、休憩;齿缘刺猎蝽通过舞动触角感知气味以及可能通过跗节猎物移动时产生振动来搜寻猎物,平均6.51d取食一次,取食时间最短50min,最长31h50min,平均取食时间长达10.2h,取食过后,猎蝽会用前足端部清洁触角、喙、中足端部。齿缘刺猎蝽交尾前雌雄虫首先需要相互识别、求偶、交尾,交尾时间长,有时3~6d。猎蝽能多次交配,雄蝽趴在雌蝽背上、与雌蝽呈V字形交尾,或者一字形交尾,交尾未表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且有时两次交尾之间间隔长达15d。
- 黄科瑞马水莲周琼商辉严岳鸿
- 关键词:生活史
- 广东蕨类植物新记录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报道广东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9种和1变种:双沟卷柏、楔基莲座蕨、广南蹄盖蕨、大叶双盖蕨、疏裂双盖蕨、单叉对囊蕨、南亚鳞毛蕨、陈氏耳蕨、华北耳蕨、红秆凤尾蕨、紫杆凤了蕨、无毛凤了蕨、金粉背蕨、阔叶鳞盖蕨、林下凸轴蕨、翠绿针毛蕨、滇越金星蕨、羽叶新月蕨、小叶茯蕨和星鳞瓦韦。本文对这些类群的生境和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其地理分布区进行了补充。引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 韦宏金周喜乐金冬梅王莹朱晓凤商辉赵国华严岳鸿
- 关键词:蕨类植物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