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辐照对桔小实蝇幼虫黑化反应与血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将黑化反应和血细胞总数(THC)计数两种检测方法用于桔小实蝇幼虫辐照处理后活性检测研究中。黑化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幼虫经辐照,在-18℃,15 min处死后,室温条件下30 min内黑化程度不明显,但是用作对照的1龄幼虫从1.5 h开始、2龄幼虫从2 h开始、3龄幼虫从2.5 h开始虫体显著变黑,而经辐照的虫体变黑的时间比对照样至少延迟.0.5 h,且辐照剂量越大,黑化反应出现的时间越晚。表明辐照会抑制幼虫黑化,黑化反应可用于快速检测实蝇幼虫是否经过辐照。血细胞总数计数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处理的桔小实蝇幼虫血细胞总数显著减少,且同一辐照剂量下,龄期越高,血细胞总数越多。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可定性判定桔小实蝇幼虫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 徐浪王蒙张伟峰刘新娇李秋枫詹国平余道坚
- 关键词:辐照桔小实蝇
-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桔小实蝇种群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推测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中国的扩散路径和新发生地区的入侵来源。【方法】本研究测序获得来自中国、泰国、日本、老挝、孟加拉国和美国等地31个种群的192头桔小实蝇个体的COI序列(1 496 bp,占COI基因全长97.3%),并以软件Dna SP 5.0,MEGA 6.0和Arlequin 3.5等完成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以及单倍型分析。【结果】所测31个桔小实蝇种群总体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核苷酸多样性(0.00663)和高水平的单倍型多样性(0.98069)。以F-统计法度量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结果显示中国桔小实蝇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弱,中国种群与泰国、日本、老挝、孟加拉国、美国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同,中国种群与美国种群及日本种群的遗传分化最大。而Mantel检验发现,中国、泰国、日本、老挝、孟加拉国和美国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空间距离有关(R=0.670,P<0.0001),中国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不是地理隔离所造成的(R=0.038,P=0.534)。中国种群与泰国、日本、老挝、孟加拉国和美国种群间不存在共享单倍型。根据种群系统发育树,可将中国原发生地区种群划分为西南、东南两大分支。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结果均表明桔小实蝇曾存在大规模的扩张。【结论】桔小实蝇以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为源头向中国内陆扩散,其中广东、福建、广西和贵州种群为中国内陆种群较为有影响力的源头。根据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单倍型分析,推测新发生地区桔小实蝇的来源,例如安徽合肥桔小实蝇种群主要来源于福建长乐、广东珠海和上海。
- 王蒙徐浪张润杰章桂明余道坚
- 关键词:桔小实蝇COI基因种群遗传分化种群扩张
- 新石器时代及夏商时期陶缸的初步研究
- 在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缸。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其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为了理清陶缸的类型、形状变化规律,弄清其来源,阐明各个时期陶缸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本文搜集了大量目前...
- 王蒙
-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