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CCP抗体AKA及R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致残性免疫性疾病。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修订的RA分类标准认定通过临床表现、X线及血清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进行诊断。但实践中,早期RA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性常不典型,且RF的特异性较差。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对RA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抗角蛋白抗体(AKA)也能辅助诊断RA。本文拟探讨抗CCP抗体、AKA及RF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RA诊断中的意义。
- 张妍柯丹李丽张丽霞赵学刚梁波
- 关键词:抗CCP抗体类风湿关节炎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曾误诊的痛风性关节炎4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4例中1例因关节对称肿痛及类风湿因子阳性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1例双膝关节肿痛,因关节X线检查提示退行性改变误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因炎性下腰部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常见查体阳性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1例因右足跟疼痛符合足底部筋膜炎特点误诊为足底部筋膜炎。误诊时间3个月~5年。后经追问病史,4例长期存在高尿酸血症且原治疗方案无效,遂进行双能CT检查,均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予相应治疗,症状皆明显缓解。随访6个月,病情平稳。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容易误诊。临床上对合并高尿酸血症关节炎患者要考虑到痛风性关节炎可能,对高度怀疑该病患者可采用无创双能CT检查进行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 梁波刘晓敏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误诊骨关节炎
- 120例足/踝部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双能CT检查结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应用双能CT(DECT)研究足/踝部非显性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尿酸盐沉积的阳性率及解剖学分布。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在门诊明确诊断为足/踝部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且体格检查未发现痛风石形成(非显性痛风石)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CT对双足/踝进行扫描,由放射学专家阅片并记录扫描部位是否存在尿酸盐沉积及其解剖学分布。结果 DECT发现非显性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尿酸盐沉积的阳性率为90%。尿酸盐沉积于158个受累部位,沉积于243个非受累部位。尿酸盐除可沉积于关节局部外,还可沉积于各种软组织。按照尿酸盐沉积的解剖部位的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第一跖趾关节(34%)、内踝(14%)、外踝(11%)、第一趾间关节(8%)、跟腱(8%)、内踝侧肌腱/韧带(8%)、足底部肌腱/韧带(6%)、外踝侧肌腱/韧带(6%)、跗趾关节受累(4%)、其他部位(1%)。结论 DECT可发现足/踝部非显性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尿酸盐沉积,为下一步研究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提供了初步依据。应用DECT,发现尿酸盐在足/踝部沉积有一定的解剖学分布特点,这些特点可能与机体的生物力学及其他局部因素有关,其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梁波刘晓敏张郡袁冠平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双能CT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