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军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6篇主动脉
  • 4篇腔内
  • 4篇主动脉瘤
  • 3篇修复术
  • 3篇血管
  • 3篇腔内修复
  • 3篇腔内修复术
  • 3篇腹主动脉
  • 3篇腹主动脉瘤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血管成形
  • 2篇溶栓
  • 2篇瘤颈
  • 2篇静脉
  • 2篇基因
  • 2篇闭塞性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单基因突变

机构

  • 11篇青岛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1篇刘军军
  • 4篇王豪夫
  • 4篇郭明金
  • 3篇张恒
  • 3篇赵宗刚
  • 3篇李君
  • 2篇王曰伟
  • 2篇辛海
  • 2篇李永欣
  • 1篇周建
  • 1篇李玮
  • 1篇景在平
  • 1篇李振江
  • 1篇冯睿
  • 1篇李君
  • 1篇郑月宏
  • 1篇陈彬
  • 1篇刘军军
  • 1篇刘兵
  • 1篇闫丽红

传媒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自膨式金属支架混合置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生物相容性及保肢率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支架置入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ⅡC/D型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病变较长,需要多个支架串联置入才能完全覆盖病变血管。目的:评价不同种类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混合置入治疗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纳入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39例(40条患肢),其中男34例,女5例,年龄44-87岁,每条患肢均为1枚LifeS tent金属裸支架与其他不同种金属裸支架串联置入硬化闭塞段动脉,随访39个月,评价支架置入成功率,以及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保肢率、一期与二期血管通畅率。结果与结论:40条患肢成功放置93枚支架,其中27条患肢放置了2枚支架,13条患肢放置了3枚支架;置入Life Stent支架40枚、Luminexx支架45枚、Smart支架1枚、Aurora支架2枚、Pulsar18支架2枚、Invatec支架3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2%。支架置入后12个月保肢率为95%,置入后24个月血管一期通畅率与二期通畅率分别为(42.0±0.1)%,(59.0±3.7)%,未发生因支架置入导致的血管严重损伤及组织病变。表明自彭式LifeS tent金属裸支架与其他不同种自彭式金属裸支架混合置入治疗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与保肢率,近中期临床疗效较满意。
陈彬刘军军赵宗刚李君李永欣辛海刘兵王豪夫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
主动脉疾病与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2年
目前,对主动脉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的了解仍有待深入,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与遗传及基因突变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近的研究提示,基因在胸主动脉瘤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达20%的胸主动脉瘤患者发现存在遗传及家族聚集倾向[1]。孟德尔家系显示,胸主动脉瘤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个单基因突变对发病有很大影响[2]。由于在遗传方面不断有新发现,主动脉夹层成为一个在Aorta杂志每年都要更新的医学名词[3]。探索主动脉疾病与基因之间的密切联系方兴未艾,未来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和预防主动脉疾病将可能会成为新的亮点。
许鼎冯家烜鲍贤豪赵玉玺曾兆祥高敏鑫徐子依张恒刘军军周建冯睿郭明金景在平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胸主动脉瘤单基因突变医学名词孟德尔
主动脉夹层假腔远端动脉瘤样扩张与临床和基因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假腔远端动脉瘤样扩张(DAEAD)与临床和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动脉夹层近端破裂口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样本中的基因表达谱和影像等临床资料.根据随访转归情况分为DAEAD组(n=12)和非DAEAD组(n=5).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结果和致病基因分析,并与数据库中健康人群的健康对照组等位基因进行比对.结果 DAEAD组腹腔干平面、左肾动脉平面和右肾动脉平面的假腔长径和短径长于非DAEAD组,肾下最大平面的假腔短径长于非DAE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分析显示,DAEAD组患者致病变异率为58.3%(7/12),非DAEAD组中没有发现致病变异.同时DAEAD组患者发现3个意义未知的变异体(VUS);进一步将VUS风险变量分析扩展到与主动脉瘤和夹层相关重要途径中,结果显示,DAEAD组和非DAEAD组的细胞外基质途径的VUS变异多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主动脉疾病的致病基因与DAEAD的发生密切相关,故对于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密切随访.
许鼎鲍贤豪张恒刘鹏马鹏程徐子依陆烨刘军军郭明金冯睿景在平冯家烜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基因
可控释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可控释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总结使用新系统技术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156例,其中予以可控释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9例。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人口学、围术期影像解剖学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9例患者术中总计开窗11条动脉,开槽2条动脉,开窗对位失败1例转烟囱支架3条动脉,开窗手术技术成功率为8/9,EVAR术成功率为9/9。平均手术时间(228.9±56.7)min(180~360 min),平均对比剂用量(207.8±81.5)m L(120~410 m L),术中平均出血量(166.7±109.0)m L(50~300 m L)。平均随访(13.1±5.0)个月(8~24个月),患者均生存,开窗支架均通畅,无肾功能不全、内漏发生,无支架移位。结论可控释放支架移植物台上开窗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远期疗效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观察。
刘军军刘军军冯睿周建李振江李振江吴剑烈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原发性逆撕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目的原发性逆撕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RTAD)的特征是原发裂口位于无名动脉以远,夹层的假腔逆行撕裂累及升主动脉。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危险性高,RTAD仍是大动脉外科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对于这种特殊类型夹层的治疗方式,目前尚无共识。文章分析了相关文献,主要针对RTAD的流行病学、解剖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指导。
张恒刘军军肖顺郭明金
关键词:升主动脉
血管腔内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年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行血管腔内治疗的70例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及溶栓结束后1 d的临床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右心功能[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LV)、肺动脉压力(PAS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记录溶栓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7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溶栓结束后1 d,70例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治疗前,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RV/LV、PASP、BNP、cTnI均低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过程中出现轻度出血3例,中度出血1例,未发生严重出血,无死亡事件发生。随访期间未出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无血栓复发患者。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刘欢欢闫丽红曲泓宇李永欣刘军军闫军伟李玮郭明金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腔内治疗置管溶栓
腹主动脉瘤挑战瘤颈的的腔内处理策略
2023年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病率高、危害大,一旦破裂可导致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腹主动脉瘤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开放式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open aortic repair,OR)是金标准,但是其创伤巨大,技术难度相对高,对高龄、有合并疾病的病人是一个巨大挑战。
郭明金刘军军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肾下腹主动脉瘤近端瘤颈形态与ⅠA型内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近端瘤颈的形态对ⅠA型内漏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7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对收治的111例非破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腹部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利用Osorix软件将所获得的CTA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术后第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复查,分析腹主动脉瘤近端瘤颈形态的相关指标与ⅠA型内漏发生的关系。结果本组有14例发生ⅠA型内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肾动脉段瘤颈的直径变化率、近瘤体段瘤颈的变化率、近端瘤颈长度、附壁血栓及钙化与ⅠA型内漏的发生无关(P>0.05),而近端瘤颈夹角和瘤体最大直径与ⅠA型内漏的发生有关(P=0.04,P=0.04);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仅近端瘤颈夹角与ⅠA型内漏有关(P=0.002)。采用不同公司的支架对ⅠA型内漏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研究结果初步得出,形态复杂的近端瘤颈是影响ⅠA型内漏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中近端瘤颈夹角是独立影响因素,腔内修复术是否适用于治疗非破裂肾下腹主动脉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近端瘤颈的形态。
荆冲王豪夫刘军军李君王曰伟赵宗刚李永新祝金童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内漏
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逆行开通的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逆行开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2016年在我院治疗的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其中接受膝下动脉逆行腔内介入(REI)治疗者33例(REI组),常规经股动脉开通治疗者97例(TFA组),比较两组的技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血管通畅率、保肢率。结果REI组与TFA组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78.8%和90.2%。REI组与TFA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和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9.8个月(1~30月),REI组和TFA组的一期通畅率术后1年时分别为48.4%和54.2%,术后2年时分别为29.4%和50.6%;REI组和TFA组的辅助一期通畅率术后1年时分别为63.1%和73.3%,术后2年时分别为36.3%和58.4%。TFA组一期通畅率和辅助一期通畅率相对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EI组术后1、2年时的保肢率分别为93.0%和87.5%,TFA组分别为100.0%和95.4%,两组保肢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膝下动脉REI与常规经股动脉开通治疗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随访期间血管通畅率相当,且远端穿刺部位并发症很少发生,因此REI可作为常规经股动脉入路开通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手段。
王保群刘军军辛海官笑梅李君王豪夫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血管成形术膝下动脉
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3
2015年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病,血栓后综合征(post thrombosis syndrome,PTS)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能快速溶解血栓,
王曰伟郑月宏李君赵宗刚刘军军王豪夫
关键词:接触性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导管血栓后综合征溶解血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