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萌
- 作品数:22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木犀草素对巨噬细胞炎症极化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细菌分泌的内毒素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脂多糖和IFN-γ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M1型极化;白细胞介素(IL)-4刺激细胞诱导其向M2型极化。木犀草素处理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表面CD86的表达。qPCR分别检测M1型标志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β、IL-6和M2型标志分子精氨酸酶(Arg)1、CD206、CD163等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Westernblotting检测蛋白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ser727)和p-STAT6(tyr641)的变化。结果活化的M1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细胞呈梭形、树突状,胞核明显,表明M1细胞被极化。5、10、20μmol/L木犀草素作用于M1细胞后,M1型炎症因子iNOS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95.45±1.64、92.73±16.96、29.52±3.07)与M1组(98.91±10.65)相比明显下调(P<0.05),IL-1b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03.14±2.58、78.38±8.65、41.59±6.80)与M1组(110.69±4.12)相比明显下调(P<0.05),IL-6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77.51±19.28、106.14±5.63、27.15±1.26)与M1组(394.10±33.47)相比明显下调(P<0.05或P<0.01);而与M2型相关的抗炎因子Arg1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3.22±1.44、4.99±0.99、7.63±2.33)与M1组(1.61±0.50)相比明显上调(P<0.05),CD206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21±0.44、1.70±0.53、4.23±1.71)与M1组相比(0.68±0.19)明显上调(P<0.05),CD163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62±0.39、1.38±0.40、2.06±0.12)与M1组(0.41±0.14)相比明显上调(P<0.05);信号转导蛋白p-STAT3的表达明显下调;而p-STAT6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下调p-STAT3及上调p-STAT6来调节RAW264.7细胞的M1/M2极化,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 王书侠姚孝明葛亮吉宁蒋叶曹萌
- 关键词:极化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小鼠巨噬细胞木犀草素
- 未折叠蛋白反应对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 2015年
- 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是内质网应激时胰岛β细胞启动一系列与蛋白质分泌相关的适应性反应,以恢复细胞内环境的稳态。但是,持久或剧烈的内质网应激,内质网稳态不能恢复,UPR信号由促进生存转为促进凋亡。由于胰岛β细胞的大量凋亡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故通过干预UPR治疗2型糖尿病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朱丹曹萌刘超蔡可英
- 关键词:未折叠蛋白反应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生发促进凋亡细胞内环境
- 胰岛素原稳态与胰岛β细胞功能被引量:1
- 2015年
- 胰岛β细胞内质网中有大量新合成的胰岛素及胰岛素前体即胰岛素原,胰岛素原经过正确的处理转换为天然折叠单体形式即有活性的胰岛素原,后者经过剪切去除C肽而形成胰岛素,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未折叠或者错误折叠的胰岛素原则仍以非天然折叠多肽的形式存在于内质网中.任何原因导致的胰岛素原折叠率的改变均会导致胰岛素原稳态失衡,导致内质网应激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改变.
- 朱丹蔡可英曹萌刘超
- 关键词:胰岛素原胰岛Β细胞糖尿病
- 自噬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自噬作为一种真核生物细胞中溶酶体降解胞质成分的重要代谢过程,广泛参与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在2型糖尿病中,自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维持胰岛β细胞正常的结构、功能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进一步探究自噬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可能会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新的靶点。
- 陈煜曹萌刘超
- 关键词:自噬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
-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B对胰岛细胞中胰岛素表达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B(PPIB)对大鼠胰岛β细胞中胰岛素合成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环孢素A 0、0.1、0.5、1、2.5、5、7.5、10、12.5和15μmol/L处理INS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INS1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INS1细胞中PPIB和胰岛素表达水平。结果环孢素A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NS1细胞活力,降低PPIB和胰岛素含量(P<0.05或P<0.01)。结论环孢素A可能通过下调PPIB表达抑制胰岛细胞中的胰岛素合成。
- 朱丹韦晓曹萌茅晓东朱辉浮迎迎刘超蔡可英
- 关键词:胰岛素胰岛Β细胞
- miR-26a-5p影响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26a-5p(miR-26a-5p)对腹水来源的高转移人肝癌细胞系SK-HEP-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比较人正常肝细胞LO2及不同人肝癌细胞系(HepG2、BEL-7402、SMMC-7721、MHCC97H和SK-HEP-1)中miR-26a-5p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选择低表达水平的SK-HEP-1细胞转染miR-26a-5p模拟物,采用q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6a-5p、IL-6 mRNA的表达水平和IL-6的分泌情况。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26a-5p对SK-HEP-1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6a-5p与IL-63'-非编码区(UTR)的靶向结合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miR-26a-5p对SK-HEP-1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磷酸化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qRT-PCR法检测miR-26a-5p对EMT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LO2相比,人肝癌细胞中miR-26a-5p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中SKHEP-1中相对表达量差异最为显著。miR-26a-5p模拟物转染SK-HEP-1细胞后,miR-26a-5p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IL-6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26a-5p与IL-63'-UTR存在序列特异性靶向结合关系。与空白对照组和模拟物对照组相比,miR-26a-5p模拟物明显抑制SK-HEP-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同时显著降低IL-6下游信号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E-钙黏蛋白相对表达量和降低波形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模拟物对照组相比,miR-26a-5p模拟物显著改变EMT相关基因表达。结论miR-26a-5p通过靶向抑制IL-6 mRNA,下调STAT3磷酸化,调控肝癌EMT标志物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逆转肝癌细胞SK-HEP-1迁移和侵袭。
- 范巍巍曹萌魏清筠
- 关键词:肝癌IL-6迁移
- UPLC-Q-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穴位贴敷药物成分及其干预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3
- 2022年
- 运用U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穴位贴敷(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AST)干预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的作用机制。TCMSP数据库中检索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生姜的化学成分作为自建库,采用UPLC-Q-TOF-MS解析AST中的活性成分,在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中筛选靶点;在GeneCards中收集BA靶点,运用Venny 2.1.0平台,对活性成分靶点与BA靶点取交集获得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和DAVID中进行PPI、GO和KEGG分析;建立屋尘螨(house dust mite,HDM)诱导的哮喘小鼠,通过肺功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等研究AST对哮喘小鼠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UPLC-Q-TOF-MS得到54个活性成分,交集得到162个潜在靶点,选取前53个作为关键靶点。PPI分析、GO和KEGG分析发现,AST可能通过清风藤碱、芥子酸、二氢辣椒素、6-姜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SRC、PIK3CA等靶点,调节PI3K-AKT、ErbB、趋化因子、sphingolipid等信号通路以干预BA病理机制。AST能改善哮喘小鼠肺功能,下调肺组织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增强PETN蛋白表达以及降低肺组织中Ⅱ型固有免疫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水平。综上可得,AST可能主要通过下调PI3K-AKT通路,抑制ILC2s,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等。
- 胡骏胡骏张聪张聪葛凯文狄宽曹萌王和生曹萌刘兰英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穴位贴敷支气管哮喘
- 隔日限食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隔日限食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标准饮食组(STD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和高脂饮食+限食组(HFDCR组,采取隔日限食法)。限食干预4个月后,检测小鼠FBG、TC、TG、糖耐量及血清胰岛素水平;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胰岛形态和结构;Hoechst染色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标记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结果HFD组小鼠体重、FBG、TC、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均高于STD组和HFDCR组(P<0.05)。HFDCR组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STD组(P<0.05)。STD组和HFDCR组小鼠胰岛细胞密度高于HFD组,且胰岛形态和结构完整性也优于HFD组。HFDCR组胰岛细胞细胞凋亡率低于HFD组(P<0.05),而自噬标记蛋白LC3的表达水平高于HFD组(P<0.05)。结论限食治疗能够保护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该作用可能与限食诱导的β细胞自噬水平上调相关。
- 韦晓茅晓东曹萌陈国芳李兴佳杨婉薇郑全喜杨昱刘丹庞中华刘超
- 关键词:肥胖Β细胞功能自噬
- 木犀草素对BMDM极性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的极性及其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木犀草素调控BMDM的极性而抑制炎症的机理。方法以C57BL/6小鼠取材的BMDM为研究对象,10 ng/ml脂多糖(LPS)和20 ng/ml干扰素(IFN)-γ刺激BMDM发生M1极化,20 ng/ml IL-4刺激其M2极化;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LPS+IFN-γ刺激(M1)组;IL-4刺激(M2)组;木犀草素(2.5/5μmol/L)处理组分别为M1+2.5L和M1+5L;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DM的形态;FCM检测BMDM的纯度和膜表面分子CD11c和CD206的水平;qPCR和ELISA分别检测M1型和M2型炎性因子mRNA和蛋白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p-STAT1和p-STAT6蛋白通路的表达。结果分离的小鼠骨髓干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BMDM,LPS+IFN-γ诱导BMDM极化为M1型,IL-4诱导其极化为M2型;木犀草素作用后:M1极化的BMDM所表达的M1型致炎因子下调、M2型抗炎因子上调;M1细胞膜表面M1型标志分子CD11c的表达下调、M2型标志分子CD206的表达上调;炎症信号通路蛋白p-STAT1的水平下降,而p-STAT6的水平上升。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调节p-STAT改变BMDM的极性从而调节炎症介质的表达。
- 施建丰施建丰王书侠曹萌姚孝明陈云
- 关键词:木犀草素极化炎性因子
- 中药木犀草素对巨噬细胞炎症极化的影响
- 王书侠姚孝明张家明曹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