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栓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 2篇成像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重建
  • 1篇血管重建术
  • 1篇血栓切除术
  • 1篇血栓溶解
  • 1篇血栓溶解疗法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毅
  • 2篇滕皋军
  • 1篇方芳
  • 1篇姚玉宇
  • 1篇臧凤超
  • 1篇王圆圆
  • 1篇郭静
  • 1篇文松
  • 1篇顾月清
  • 1篇李沛城
  • 1篇文颂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再通治疗被引量:1
2010年
动脉再通治疗可快速恢复血流并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新的血管再通方法已应用于临床.文章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张毅滕皋军
关键词:卒中脑血管重建术血栓溶解疗法纤维蛋白溶解药血栓切除术
近红外荧光分子标记的ox-LDL靶向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成像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合成近红外荧光分子标记的ox-LDL分子探针,进行体外细胞与体内活体成像,探讨其对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体外培养Raw 264.7细胞株,用不同剂量探针孵育后进行近红外荧光扫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8周龄Apo E-/-小鼠建立颈总动脉内膜拉伤模型,MR及近红外仪扫描小鼠颈部。结果:巨噬细胞可吞噬近红外荧光标记的ox-LDL探针,MTT法证实大、小剂量探针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同。Apo E-/-小鼠颈总动脉内膜拉伤后2周,MR扫描可见患侧内膜增厚、管腔狭窄;近红外荧光扫描可见1~2 h后信号在患侧颈部浓聚,24 h后信号明显衰减。结论:用近红外荧光分子标记ox-LDL探针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内膜拉伤2周后可致Apo E-/-小鼠患侧颈总动脉内膜增生。
王圆圆姚玉宇张毅文颂郭静顾月清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小鼠
小鼠血栓栓塞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建立
2010年
目的 应用7.0 T MR评价可用于分子影像与溶栓治疗研究的急性血栓栓塞脑卒中模型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方法 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栓塞组(n=14)和假手术组(n=10).制备富含纤维蛋白适宜长度的栓子并在显微镜下测量直径.栓塞组经右侧颈外动脉插管至颈内动脉开口处,注入栓子.对照组只注入含有牛血白蛋白的PBS缓冲液.在栓塞后1、3、24 h,应用7.0 T MR分别行MRA、DWI、PWI(ASL技术)和T2WI扫描.24 h后行TTC染色.观察MCA闭塞率、rCBF变化及病灶体积.结果 血栓直径(162±14)μm.栓塞后MRA 1、3、24 h,MCA闭塞率分别为约78.6%、71.4%、57.1%.所有MCA闭塞模型病灶侧皮层rCBF低于对侧.rCBF下降百分比分别为1 h为26%±10%、3 h为26%±15%,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间比较rCB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梗塞体积百分比T2WI、TTC分别为30%±4%、30%±16%.对照组未出现MCA闭塞及异常MR信号、TTC染色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小鼠急性血栓栓塞脑卒中模型,使用的改良模型构建方案稳定可行.7.0T MR可以对该模型进行多参数评价.
张毅李沛城文松方芳臧凤超滕皋军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血栓栓塞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