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腹腔
  • 11篇腹腔镜
  • 7篇手术
  • 7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5篇肠癌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疗效
  • 3篇胆囊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免疫
  • 3篇甲状腺
  • 2篇单孔
  • 2篇单孔腹腔镜
  • 2篇胆囊炎
  • 2篇修补术
  • 2篇引流

机构

  • 19篇佳木斯市中心...
  • 7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作者

  • 19篇王强
  • 8篇赵长海
  • 7篇焦成斌
  • 6篇任秀敏
  • 4篇杨晓丹
  • 1篇张建国
  • 1篇刘伟新
  • 1篇安树才
  • 1篇闫雷
  • 1篇唐德生
  • 1篇张春杰
  • 1篇李绪玲
  • 1篇罗维

传媒

  • 5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医学信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2010 国...

年份

  • 6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1
  • 1篇199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TEP术治疗,对照组采用TAPP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与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相当,相较TAPP,TEP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少。
赵长海任秀敏杨晓丹王强焦成斌
关键词:腹股沟疝成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将术后30d之内发生吻合口瘘的21例设为观察组,将未发生吻合口瘘的39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情况,血清清蛋白与血磷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BMI、T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清清蛋白、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清蛋白降低、血磷降低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清蛋白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8.523mg/L,血磷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最佳诊断界限值为0.625mmol/L,二者联合判断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AUC为0.915,且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吻合口瘘的预测特异度与敏感度高于单一指标。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清蛋白水平、血磷水平越低,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越高,属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应用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于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
晁祥嵩王强陈秉魁
关键词:血清清蛋白血磷结直肠癌吻合口瘘
双套管引流在51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1992年
腹腔引流是外科手术基本方法之一,笔者认为,腹部手术后,选择性地放置双套管的引流,疗效显著,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89~1990年间,临床应用51例。消化道穿孔32例、肝外伤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例。男46例、女5例。年龄21岁~65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
安树才李绪玲张春杰罗维王强
关键词:腹部手术双套管引流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HLC)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予TSHLC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后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和hs-CRP水平及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HLC手术治疗胆囊炎患者,可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常规腹腔镜手术效果。
孙春阳李纪男王强
关键词:胆囊炎
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靶向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靶向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结直肠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依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常规化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常规化疗+靶向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胃肠道功能康复情况,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4^(+)、CD3^(+)、CD4^(+)/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CD4^(+)、CD3^(+)、CD4^(+)/CD8^(+)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应用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靶向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病情,而且不对胃肠道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晁祥嵩王强陈秉魁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靶向治疗胃肠功能免疫功能
腹腔镜下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对胃不利部位胃肠间质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对胃不利部位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胃不利部位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住院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肠间质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4/58),低于对照组的20.69%(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波形蛋白(VIM)、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趋化因子1(CXCL1)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术前,CD8^(+)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EORTC QLQ-C30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对胃不利部位胃肠间质瘤患者手术效果良好,能够降低手术创伤性,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术后康复,且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术后生存质量,可临床推荐。
晁祥嵩王强陈秉魁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免疫功能
微波消融术与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术与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8/60),低于对照组的30.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
孙春阳李纪男王强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结节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微波消融术促甲状腺激素并发症
不同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其PTGD后不同时间段行LC治疗的时间间隔分为三组,A组26例:4周内,B组22例:4~8周,C组20例:8周以上。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等具体情况。结果:A组与B、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总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与C组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38.46%)>C组(35.00%)>B组(4.55%)( 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PTGD后间隔4~8周行LC治疗较好,可有效减少术中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长海杨晓丹王强焦成斌任秀敏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
不同入路方式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方式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3例。其中对照组通过中间入路方式进行手术,试验组通过头侧入路方式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右半结肠癌活力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转移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总手术时间、中央淋巴结清扫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更短,术中失血量明显更少(P<0.05)。术后7 d,两组右半结肠癌活力指标、肿瘤标志物较术前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略低于对照组的15.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中应用头侧入路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右半结肠癌活力指标,降低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
晁祥嵩王强陈秉魁
关键词:入路腹腔镜
外伤性脾破裂1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和治疗。方法:对2001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127例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29例;手术治疗98例,其中脾修补术65例(其中加行脾动脉结扎4例),脾部...
张建国陈秉魁闫雷王强唐德生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外科手术保脾治疗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