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洪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佳木斯郊区猴石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风力资源属于清洁能源,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2011这5 a,黑龙江新建风电场工程多达40余座,装机总容量超过2 000 MW。尽管风力资源为绿色资源,但由于风电场多分布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难免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以佳木斯郊区猴石风电场为例,简要分析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希望为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 葛文锋欧阳力单洪伟
- 关键词:风力发电生态环境水土保持
- 东北黑土区土壤退化表现及产生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自然因素影响及人为不合理生产活动的破坏,土壤退化问题日趋严重。文章分析了东北黑土区土壤退化表现及产生因素。
- 单洪伟葛文锋荣建东
- 关键词:黑土区
- 北方林区铁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
- 2014年
-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国人环保意识的增强,林区铁路环保景观与水土保持设计必将受到社会的重视,文章以"伊春至翠峦铁路改线工程"为例,阐述了铁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防治对策,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进行防护,从而有效地改善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 单洪伟
- 关键词:铁路水土流失
- 梯拱形增渗内渠构件
- 梯拱形增渗内渠构件,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建埋于地表下的内渠的构件。它解决了坡耕地修地埂、坡式梯田和种植灌木防冲带,占用耕地面积大的缺陷。用于建造地表下的内渠。它由左立板、右立板和拱形的扣罩板组成,扣罩板的两个下端部分别连...
- 尹家峰陈生永许靖华孙雪文刘建新鞠敏睿单洪伟李文超李文影刘昊华
- 文献传递
- 黑龙江省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被引量:2
- 2014年
- 以"鹤岗市小鹤立河项目区生态清洁型水土保持工程"为例,阐述了黑龙江省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取得的巨大成效,为同类型水土流失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 单洪伟严尔梅欧阳力
- 风水复合侵蚀区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编制探讨——以大庆油田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基础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已成为检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的重要依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则是确定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路线、方法的重要指导资料,监测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监测成果的质量。风水复合侵蚀是指风力、水力对同一侵蚀对象(区域)的共同作用和交替作用,即在水蚀的基础上发生风蚀或在风蚀的基础上发生水蚀。风水复合侵蚀类型区开发建设项目监测方法较为复杂,难度也较大。为此,以大庆油田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为例,简要分析风水复合侵蚀类型区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内容、方法,以期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葛文锋单洪伟刘刚
-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
- 黑龙江山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8
- 2010年
- 结合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对黑龙江省山区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措施布设进行了分析、探讨。风电场工程建设周期短、扰动强度差异显著、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植被恢复难度大,具有点线面侵蚀并存、风蚀与水蚀共存的水土流失特点;运输道路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是防治和监测的重点部位。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风电机组区、运输道路区、输电线路区、升压站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并有针对性地布设了水土保持措施。
- 史彦林贾洪纪张利单洪伟严尔梅鞠伟周宁
- 关键词:水土流失风电场
- 白桦次生林4个林龄0~30cm土层水源涵养功能比较被引量:8
- 2014年
- 以小兴安岭地区白桦次生林4个林龄为研究对象,对其凋落物持水量、土壤贮水性能、土壤特性等进行研究.试验表明:4个林龄凋落物的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是70 a为最低,40 a为最大;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在各林龄间变化呈波动性,30 a白桦次生林0~30 cm土层非毛管孔隙最小,不利于水分下渗,40 a白桦次生林0~ 30 cm土层非毛管孔隙最大,有利于降水的下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大小排序为40 a(3 276.820 t·hm-2)<30 a(3 434.626 t·hm-2)<50 a(3 525.015 t·hm-2)<70 a(3 629.445 t·hm-2).
- 单洪伟李文影
- 关键词:土壤孔隙度土壤渗透性水源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