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露茜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致病性测定
  • 3篇进境
  • 3篇分子检测
  • 2篇检疫
  • 2篇检疫鉴定
  • 1篇原木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RT...
  • 1篇苹果
  • 1篇苹果果实
  • 1篇普通花叶病
  • 1篇普通花叶病毒
  • 1篇侵染
  • 1篇猕猴桃
  • 1篇灵敏度
  • 1篇敏度
  • 1篇花叶
  • 1篇花叶病
  • 1篇花叶病毒
  • 1篇黄化

机构

  • 6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6篇杨翠云
  • 6篇张露茜
  • 5篇于翠
  • 3篇胡培龙
  • 3篇焦彬彬
  • 2篇于子翔
  • 2篇易建平
  • 1篇宋绍祎
  • 1篇杨轶
  • 1篇宋青
  • 1篇戚龙君
  • 1篇叶军
  • 1篇刘战民
  • 1篇夏雪影
  • 1篇李薇
  • 1篇刘静远
  • 1篇徐飞
  • 1篇张颖

传媒

  • 4篇植物检疫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豆黄化普通花叶病毒的检测及鉴定
2015年
随着国际邮寄业务的迅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随邮寄物入侵我国的风险与日剧增。2012年在韩国旅客携带的大豆种子中首次检出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属新种大豆黄化普通花叶病毒(Soybean yellow common mosaic virus,SYCMV)后,近日在隔离种植的日本邮寄大豆种子中,通过多种方法再次检出该病毒。本文将详细分析DAS-ELISA,RT-PCR及序列测定分析的过程,以期为种子病毒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张露茜胡培龙宋青于子翔易建平杨翠云于翠
进境苹果果实中苹果牛眼果腐病菌的检疫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对来自美国的苹果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结果在果实中分离到1株疑似苹果牛眼果腐病菌的菌株Nk-2968。对其进行了病原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k-2968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经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及β-tubulin引物(Bt-T2m-Up/Bt-LVL-Lo)分别扩增和测序,菌株Nk-2968与Gen Bank中登录号AF281462.1、HG793110.1和HG793112.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病菌接种苹果8 d后开始发病。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Nk-2968鉴定为苹果牛眼果腐病菌(Neofabraea kienholzii)。这是我国口岸首次在进境的苹果果实上截获该危险性有害生物。
张露茜胡培龙李薇于子翔焦彬彬易建平于翠杨翠云
关键词:分子检测致病性测定
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在原木上的侵染及热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从欧洲进境水曲柳原木上分离获得了检疫性病原真菌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stevensii Shoemaker),分别测定了烘箱热处理和炭化烘房热处理对该病菌存活的影响。结果发现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可以侵染至原木的木质部组织,原木中心处理温度达到60℃并持续6 h可杀灭原木中携带的病菌。研究结果对进境原木携带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及其它重要病菌的检疫处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杨翠云张露茜叶军戚龙君杨轶张颖
关键词:原木侵染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3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以带有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CMV)的玉米叶片为材料,研究建立了MCMV的普通RT-PCR、TaqMan实时荧光RT—PCR和SYBRGreenI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比较了3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TaqMan实时荧光RT-PCR的检测灵敏度最高.最低检出量可达1.61fg,SYBRGreenI实时荧光RT—PCR略逊之,普通RT—PCR的检测灵敏度则相对较低.与前两者相差10-100倍。
张露茜刘战民夏雪影胡培龙于翠杨翠云
关键词:RT-PCRSYBR灵敏度
进境水曲柳原木中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的检疫鉴定被引量:9
2015年
分别对来自比利时和荷兰的水曲柳原木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结果在原木的树皮中各分离到1株疑似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的菌株Bs-1268和Bs-8212。对其进行了病原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菌株Bs-1268和Bs-8212在PDA和OA培养基上均能产生一定量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通常为球形;经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和测序,菌株Bs-1268和Bs-8212与Gen Bank中登录号KF766158.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病菌分别接种苹果和梨6 d后发病。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Bs-1268和Bs-8212鉴定为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stevensii Shoemaker)。
张露茜宋绍祎焦彬彬于子翔于翠杨翠云
关键词:分子检测致病性测定
进境新西兰猕猴桃中猕猴桃果腐病菌的检测与鉴定被引量:2
2017年
对来自新西兰的猕猴桃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在果实中分离到2株疑似猕猴桃果腐病菌的菌株Na-3419和Na-4756。对其进行了病原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a-3419和Na-4756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经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和测序,菌株Na-3419与Gen Bank中登录号EU482221.1和EU482220.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菌株Na-4756与Gen Bank中登录号AY359230.1、AY359226.1和KR859079.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病菌接种猕猴桃3 d后开始发病。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Na-3419和Na-4756鉴定为猕猴桃果腐病菌(Neofabraea actinidiae)。这是上海口岸首次在进境的猕猴桃果实上截获该有害生物。
张露茜刘静远徐飞焦彬彬于翠杨翠云
关键词:分子检测致病性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