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朝鲁门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川崎
  • 4篇川崎病
  • 3篇疗效
  • 3篇蒙医
  • 3篇发病
  • 3篇发病机制
  • 2篇动脉
  • 2篇医理
  • 2篇中医
  • 2篇中医理论
  • 2篇小儿
  • 2篇疗效评价
  • 2篇蒙医灸疗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蛋白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物

机构

  • 10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0篇朝鲁门
  • 2篇任少敏
  • 2篇王继春
  • 1篇杨光路
  • 1篇杨轶男
  • 1篇鲁海文
  • 1篇李鹏
  • 1篇刘潇婷
  • 1篇张春霞
  • 1篇赵芸

传媒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二届国际灸...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崎病的动物模型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川崎病已逐渐代替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该病的发病诱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建立川崎病的动物模型可为找到川崎病的发病诱因及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重要实验基础。自川崎病发现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各种诱导剂,如白色念珠菌,干酪乳杆菌,牛血清,马血清等在动物中来诱导产生川崎病动物模型,其中小鼠为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动物模型,用这些模型进一步研究川崎病的发病诱因及其发病机制,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将对现有川崎病动物模型及其相关的评价与应用作一综述。
刘潇婷朝鲁门
关键词:川崎病动物模型冠状动脉
蒙医灸疗
灸疗法概括,认为灸疗法是在人体体表的特定穴位给以温热刺激,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峻疗法。本文对灸疗法常用材料及器具、灸疗法分类进行了简要概述,重点对灸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施灸程度详细阐述。
朝鲁门
关键词:中医理论灸疗法疗效评价
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的临床和机制文献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全面梳理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的临床和机制研究文献,为震脑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以"震脑术""整脑术"及"正脑术"为检索词,在知网、维普、万方系统检索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文献,探讨和分析其内容及特点。结果:共检索出文献6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52篇;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疗效卓著,其核心原理为"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作用机制为震脑术可调节脑组织内神经递质含量、免疫功能及脑组织力学关系。结论: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有确切的疗效,作用机制已初步明确,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的价值。
陈路遥佟海英朝鲁门
关键词:蒙医震脑术脑震荡
丙种球蛋白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小儿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危重评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小儿重症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及危重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小儿患者37例,随机划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给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实验组19例予持续血液净化及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及危重评分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61.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较低,PCI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可有效升高小儿重症脓毒症患者的PCIS评分,临床疗效好,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相关。
张春霞王继春朝鲁门任少敏赵芸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持续血液净化降钙素原
“模拟诊疗”和床旁教学相结合模式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在儿科见习教学中实施"模拟诊疗"和床旁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提高医学生儿科学临床操作能力、科学辩证思维及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综合性医学人才。
李鹏任少敏杨光路朝鲁门王继春
关键词:模拟诊疗床旁儿科见习
黏附分子与川崎病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黏附分子(AM)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作用的一类分子总称,通过配体-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参与细胞间识别、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伸展与运动,是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全身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主要累及冠状动脉,是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AM与KD发病机制的关系对了解KD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KD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朝鲁门陈柏谕
关键词:黏附分子川崎病发病机制
蒙医灸疗
法概括,认为灸疗法是在人体体表的特定穴位给以温热刺激,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峻疗法。本文对灸疗法常用材料及器具、灸疗法分类进行了简要概述,重点对灸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施灸程度详细阐述。
朝鲁门
关键词:中医理论灸疗法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小儿感染性休克行正规扩容法与非正规扩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感染性休克行正规扩容法与非正规扩容法的疗效.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感染性休克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非正规扩容法治疗,对照组予正规扩容法治疗;观察治...
杨轶男朝鲁门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休克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全身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主要累及冠状动脉,可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与闭塞性病变,甚至可导致心肌梗死,是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机制对预防及治疗KD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积极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对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朝鲁门陈柏谕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病机制
川崎病患儿外周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别检测了52例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FN-γ、TNF-α细胞因子,并与50例同龄健康儿童组比较。结果:急性期KD患儿IFN-γ、TNF-α、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1),CD8值显著低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恢复期患儿外周血CD8升高,细胞因子IFN-γ、TNF-α、CD4、CD4/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D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有明显变化,检测其变化规律对评估KD患儿的急性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朝鲁门鲁海文
关键词:川崎病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