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咏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艺术研究院和美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古琴
  • 3篇社会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
  • 3篇文化遗产
  • 3篇非物质文化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遗产
  • 2篇艺术
  • 2篇中产阶级
  • 2篇琴艺
  • 2篇阶级
  • 2篇古琴艺术
  • 1篇道统
  • 1篇地方政府
  • 1篇杜拉斯
  • 1篇杜拉斯作品
  • 1篇新论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机构

  • 1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3篇王咏

传媒

  • 3篇东方论坛(青...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琴:“士”政治职能的审美外化被引量:1
2009年
关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的雅俗问题,一直停留在儒道哲学的美学层面上。古琴的审美特征应结合其主要实践群体——"士"阶层的"乐谏"传统与"道统"独立意识加以分析。古琴"淡远"的审美性格与古琴实践群体"士"的形成渊源、政治职能、"道"统的独立思想意识等有着重要的同构性关联。
王咏
关键词:古琴乐官道统
杜拉斯作品中的“东方形象”新论被引量:10
2004年
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许多作品以越南殖民地为背景 ,东方为杜拉斯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风格。作为白人女性 ,杜拉斯在国家、种族的维度上获得了强势。站在西方文化本位的立场上 ,杜拉斯赋予了东方独特的品质和格调。在她的文本中 ,东方是一片有着神奇“本质”的土地。东方“异”文化和某种种族气质存在着必然联系。杜拉斯还通过西方人的眼睛 ,塑造了一群同质而次等的东方人形象。
王咏
城市文化资本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与忽视的探索——苏州、常熟古琴文化资源的差别优势被引量:2
2009年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与苏州、常熟两地均有渊源,然而地方政府在整合本土文化遗产资源,建构城市文化资本时总有所偏重。通过两地的田野比较研究显示,同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地方空间的被选择或忽视与地方自身文化竞争能力相结合:一般而言,历史悠久、独特高雅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经济最大化潜能,因而具有优先权。
王咏
关键词:城市文化资本古琴地方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
唯理与启示:灾难叙事中的原型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无力回天"式灾难叙事凸现了人类在灾难前不可回避的失败命运。该类叙事有两种重要的原型:"俄狄浦斯"与"约伯"。前者展示了唯理主义与灾难的诞生之间的关系。后者则展示了对灾难的启示主义认知,重新理解天人关系,认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在灾难频发的当下世界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王咏
关键词:俄狄浦斯约伯唯理主义
从“天谴”到“科学”:灾难解释主题现代性嬗变刍议被引量:3
2015年
传统社会对自然灾难的解释大多是"天谴说",它源于政权合法性的需要。现代社会关于自然界灾难的解释从"天谴"转变为以自然科学原理作为第一解释要素。前现代社会的"天谴论"源于政权合法性的需要,而现代社会中,"天谴论"被"科学论"取代,主要是为了维护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自身的优先权。但需要反省唯"科学论"的负面效应,警惕"有组织不负责任"的短视与科学理性的自负,重视风险社会中活动者的责任,还要避免单一的灾难决定论,建立"人人有责"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王咏
关键词:科学论风险社会
美国,一个中产阶级的神话被引量:2
2004年
王咏
关键词:中产阶级贫富差距经济收入教育水平社会财富
从民间信仰仪式到视觉化民俗仪式艺术——一个认识论转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现代社会中,一部分民间传统信仰仪式逐渐转型为视觉化民俗仪式艺术。这个动态过程是认知范式转型的一种体现。在前现代社会,人们对仪式的理解主要建立在平行空间认知论的基础上,这种以空间作为认知基础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决定了前现代社会中民间信仰仪式实践中的视觉"遮蔽"特征。当下社会中的部分民间信仰仪式去魅转型为视觉化民俗艺术,体现了认知论中"空间"型向"时间"型的现代性嬗变,这种转型的另一个表征则是视觉化的民俗仪式艺术向理性敞开的现代美学特征。
王咏
从生活世界到现代知识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现代性批判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行了反思。本文比较了前科学世界中的生活实践与科学世界中的现代知识这两种形态,试图论证以整体论、因果论、进化论为特征的现代知识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概念的形成与研究对象的规定。文章的结论是:在人文学科常规范式的潜在影响下,学术界往往用被理论解释过的世界取代被身体经验着的生活世界,因此,学术界对学术研究本身的反思极其重要。
王咏
关键词:知识型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与国家认同——社会学视野中的古琴艺术变迁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着眼于古琴艺术由"阶层艺术"、"人民艺术"、"民族文化"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过程,对古琴身份概念的细微变化进行了社会学解读:作为古代"士"阶层文化象征资本,古琴艺术是典型的阶层艺术。建国后,古琴艺术为了获得生存权,进行了种种"去阶层化"(人民艺术)的现代性改革。在全球化背景中,古琴再次被国家想象为全中华民族共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文化符号,晋升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展示了不同的历史场景中古琴承载了不同的文化-政治身份,论证了文化遗产的建构对国家整合与认同的重要意义。
王咏
关键词:古琴艺术国家认同
记忆与遗忘:对吴地“九四香”风俗流变的社会学分析
2009年
吴地"九四香"习俗的起源和流变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吴地民众选择了全国性宗教节日"地藏香"与政治纪念节日"九四香"在时间点上的重合是民间社会生存技术的表现;后者在表述形式上与前者的刻意求异是民间社会的政治表意。应重新审视当下民众生活世界与现代博物馆场域中"九四香"的不同表述方式,以从"小传统"到"大传统"的地位转换中来分析国家和民间社会力量对比的动态过程。
王咏
关键词:遗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