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MRI巨噬细胞成像诊断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实验研究
- 目的:探索出最佳的MRI巨噬细胞成像成像序列,并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不同AHA病理分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I巨噬细胞成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健康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成2组,...
- 李红
- 关键词:冠心病巨噬细胞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巨噬细胞成像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巨噬细胞成像特点。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只,实验组15只)。实验组均采用球囊拉伤联合高脂饲料诱导腹主动脉增生法制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组内再根据高脂饮食4周、8周、12周进行分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两组均行MRI巨噬细胞成像,观察静注葡聚糖四氧化三铁前、后45 min、24 h、48 h、72 h、96 h及120 h各组斑块的信号强度及信号增值,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14只模型兔成功建立,4周、8周及12周模型组分别发现16、12、16个斑块,信号强度均于96 h降至最低,信号增值分别为-196.11、-201.01、-88.33,4周与8周组斑块ΔSI差异不明显,病理证实4周组斑块属早期斑块(AHAⅠ~Ⅲ),8周组斑块属进展期斑块(AHAⅣ),12周斑块属晚期稳定型斑块(AHAⅤ),各组斑块内普鲁士蓝染色阳性区与巨噬细胞特异性免疫组化阳性区相对应,但12周组斑块内普鲁士蓝染色阳性区与巨噬细胞分布均较前两者少。结论 MRI巨噬细胞成像对AHAⅠ~Ⅳ型斑块信号变化检测较敏感,各阶段的斑块信号变化存在差异。
- 李红谭理连李志铭黄勇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磁共振成像
- 巨噬细胞MRI检测兔早期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MRI在检测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对模型组通过球囊拉伤联合高脂饲料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对两组动物行MR扫描,检测静脉注射葡聚糖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DCIONP)对比剂前及注射后45min、24h、48h、72h、96h和120h血管壁信号强度(SI)及信号强度变化值(ΔSI)。之后处死动物,病理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模型组斑块注射DCIONP后45min SI升至最高,48h开始低于注射前水平,96h降至最低;对照组管壁于注射DCIONP后45min均匀强化,24h后SI基本恢复至注射前水平,其后SI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各时间点Δ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结果表明血管壁信号衰减区与斑块内铁蓝染区及巨噬细胞分布相符。结论巨噬细胞MRI可检测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李红谭理连李志铭黄勇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磁共振成像动物实验
- 多体素^(1)H-MRS联合ADC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与瘤细胞增殖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脑胶质瘤患者,低级别胶质瘤(LGG)组(Ⅰ、Ⅱ级)22例,高级别胶质瘤(HGG)组(Ⅲ、Ⅳ级)38例。所有患者术前完成多体素^(1)H-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析瘤体区胆碱(Cho)/肌酸(Cr)、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Cr、瘤体区表观扩散系数(ADC_(T))、对侧正常脑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DC_(H))、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rADC=ADC_(T)/ADC_(H))、Ki-67指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LGG、HGG瘤体区Cho/Cr、Cho/NAA及ADC_(T)、r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Cr联合rADC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92),脑胶质瘤分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2.1%、80.3%。瘤体区Cho/Cr、Cho/NAA值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0.37,P<0.01),而ADC_(T)及rADC值与Ki-67指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65、-0.64,P<0.01)。结论^(1)H-MRS联合ADC值不仅可提高脑胶质瘤分级诊断效能,还可用于评估肿瘤细胞分裂增殖活性。
- 李红陈满黄勇彭韧李志铭谭理连郅程梅开勇
- 关键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表观扩散系数肿瘤细胞增殖KI-67
- 非标准化考核模式在本科医学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 2021年
- 非标准化考核模式相对于标准化考核的统一性、规范性,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侧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以本科医学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课程为例,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非标准化考核模式,通过设置多样性、实用性的考核方式锻炼学生的影像诊断思维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的在于探索非标准化考核模式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 陈静勿李萌蔡嘉欣李红李敏红毕肖红谭理连陈德基利晞
- 关键词:非标准化课程考核模式
- 早期斑块MRI巨噬细胞3种成像序列对比分析
- 2014年
- 目的对比MRI 3种成像序列(T1FSPGR、T1FSE、T2FSE)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信号变化的敏感度,探寻最佳MRI巨噬细胞分子成像序列。方法 1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只,实验组采用球囊拉伤联合高脂饲料诱导腹主动脉增生法成功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两组均行MRI扫描,注射DCIONP前,后45 min、24 h、48 h、72 h、96 h及120 h行T1FSPGR、T1FSE、T2FSE扫描。结果在T1FSE上45 min信号增值为103.61±14.02,于96 h降至9.25±2.44,在T2FSE上45 min信号增值为130.94±19.40,于96 h降至0.51±2.71,在T1FSPGR,实验组斑块在注射后45 min信号增值ΔSI为520.48±62.23,于96 h降至最低-196.11±39.92,120 h回升至-104.00±38.40,T1FSPGR中各时间段内两组ΔSI差异明显。结论 T1FSPGR更能敏感显示早期斑块信号的衰减征象及测出斑块与正常管壁ΔSI差异,为三者中最优的MRI巨噬细胞分子成像序列。
- 李红谭理连李志铭黄勇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信号强度
-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课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6
- 2021年
- 依托"超星学习通"智能学习平台进行大学本科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两种教学形式的有效结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李萌陈静勿蔡嘉欣毕肖红李红李敏红列潮炜谭理连陈德基利晞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课
- 3.0T多体素^(1)H-MRS在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索3.0 T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脑胶质瘤、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胶质瘤20例、单发脑转移瘤11例纳入研究,均术前行^(1)H-MRS检查。分析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瘤体区、瘤周水肿区的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肌酸(Cr)、NAA/Cr值的统计学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效能。结果脑胶质瘤组与单发脑转移瘤组间瘤体区Cho/Cr、NAA/Cr及瘤周水肿区Cho/NAA、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区NAA/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74),当瘤体区NAA/Cr为1.17时,鉴别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敏感度为55.30%,特异度为82.40%。结论常规MRI结合;H-MRS能提高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且瘤体区NAA/Cr值鉴别效能最优。
- 李红陈满黄勇彭韧李志铭谭理连
- 关键词:脑胶质瘤脑转移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成人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MRI表现与分型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成人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MRI表现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型。方法回顾分析4家医院38例临床诊断为成人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资料。结果男20例,女18例,年龄18~75岁,平均38岁。患者因各种病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行心肺复苏后予以MRI检查。根据MRI表现分为5种脑损伤模式: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型2例(5.3%),深部灰质损伤型8例(21.1%),分水岭区损伤型3例(7.9%),中央沟周围皮质损伤型2例(5.3%)和混合型23例(60.5%)。混合型损伤包括上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结论成人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MRI表现的5种损伤模式可反映缺血缺氧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为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刘波李龙冯婕袁家琳李红
- 关键词:心肺复苏缺血缺氧性脑病磁共振成像成人
- 320层CTA检测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 2016年
- 目的探讨320层CTA检查对双下肢不同分支分级动脉阻塞性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了320层CTA和DSA检查,共1 348段血管。下肢动脉分3级,1级为膝上动脉,2级为膝下动脉,3级为足背动脉,以DSA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CTA诊断下肢不同分级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应用一致性分析评估320层CTA与DSA检查对下肢不同分级的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CTA诊断下肢1级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5.96%、98.77%、98.25%、98.77%,2级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6.43%、96.58%、97.17%、98.96%,3级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4.34%、94.34%、92.45%、98.11%,而下肢1、2、3级动脉的320层CTA与DSA检查的Kappa值分别为0.922、0.918、0.812,诊断一致性好,尤其是1、2级动脉。结论 320层CTA诊断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好,特别是下肢1、2级动脉。
- 李红谭理连利晞陈德基李志铭李树欣李阳勇
- 关键词:CTA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