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梅花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皮祖细胞在肿瘤疾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 2015年
- 内皮祖细胞是一类具有游走特性的能定向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可自骨髓迁移至外周血,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祖细胞,不仅参与胚胎发育过程的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且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在肿瘤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夏梅花尹列芬
- 关键词:血液肿瘤内皮祖细胞实体瘤肿瘤
- ^(18)F-FDG PET/CT在探查腹膜转移性肿瘤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探查腹膜转移瘤的价值。方法:39例有腹部原发恶性肿瘤手术史患者行PET/CT首次和延迟扫描,在PET/CT图像上记录病灶大小、分布,结果与常规CT比较。测量62个病灶和对照组32例腹部无病变患者的肠管SUVmax。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和肿瘤标记物随访作出最后诊断。结果:最终确认39例中31例腹膜转移瘤,病灶均为结节状或沿腹膜条片状分布,多位于肝脏周围和盆腔腹膜,其他部位腹膜少见。PET/CT漏诊的4个病灶主要位于肝脏周围,1例因化疗不久病灶FDG低摄取而漏诊,因此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87.1%。CT仅检出12例转移瘤。转移瘤SUVmax明显高于对照组肠管SUVmax(P=0.0000)。结论:18F-FDG PET/CT能够较CT更早、更多地检出腹膜转移瘤,病灶体积小、位于基础摄取较高的肝脏周围是漏诊主要原因,而结合原发肿瘤病史和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利于诊断。
- 吴建伟艾书跃朱虹袁梅夏梅花
- 关键词:腹膜转移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
-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与骨髓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EPCs数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骨髓活检样本微血管密度(MVD),以良性血液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结果 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108.36±15.43)个/μL较对照组(16.10±5.26)个/μL显著升高(P<0.01).AL患者骨髓MVD为(19.31±2.29)/400倍视野)较对照组(7.70±1.64)/400倍视野,显著升高(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与骨髓MVD呈正线性相关r=0.963,P<0.01.结论内皮祖细胞在AL骨髓血管新生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有可能成为AL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 耿丛丛申政磊何文娴夏梅花尹列芬佟力杨玲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内皮祖细胞微血管密度
- CML患者内皮祖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 [目的]检测CML患者骨髓来源EPCs中BCR-ABL融合基因,探讨EPCs在CML病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CML患者骨髓中的EPCs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筛选CML患者骨髓中的EPCs;观察其形态,进行体...
- 夏梅花
- 关键词:慢性髓性白血病内皮祖细胞BCR-ABL融合基因
- 文献传递
- 血清VEGF-C、VEGFR-2、3表达水平在急性白血病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AL患者血清中VEGF-C及VEGFR-2、VEGFR-3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1例确诊为AL患者、接受治疗观察的43例及16例健康献血者血清中VEGF-C、VEGFR-2、3进行检测.结果 (1)AL患者VEGF-C、VEGFR-2及VEGFR-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完全缓解(C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未完全缓解(N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CR组和NR组VEGFR-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4)治疗前NR组VEGFR-2、VEGFR-3水平明显高于CR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AL患者治疗前后VEGF-C及VEGFR-2、3表达水平,对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沈秀芬薛丽番寿蕊何晓娟王雪娇余景星夏梅花尹列芬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CECs、VEGF-C、VEGFR-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细胞(CECs)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2(VEGFR-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AL患者CECs的相对计数.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66例患者血清中VEGF-C、VEGFR-2的水平,并动态观察43例AL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AL患者初治组、CR组、NR组CECs外周血相对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R组CECs相对计数较NR组明显减低(P<0.05);(2)AL患者初治组血清VEGF-C及VEGFR-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C及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L患者初治组外周血中CECs相对计数明显增高,治疗后CR组较NR组相对计数减降低;AL患者初治组血清中VEGF-C、VEGFR-2水平显著增高.CECs、VEGF-C、VEGFR-2其水平可能与AL患者病情发展、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 何文娴申政磊沈秀芬耿丛丛夏梅花尹列芬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循环内皮细胞VEGF-CVEGFR-2
- EPC及相关因子与恶性血液病预后、疗效关系的研究
- 尹列芬申政磊朱萍沈秀芬耿丛丛夏梅花何文娴余景星何晓娟
- 内皮祖细胞(EPC)作为白血病及淋巴瘤细胞赖以生长的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细胞成分,在白血病及淋巴瘤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近年研究热点。该课题以EPC为切入点,采用多种方法检测了EPC及其相关因子的变化,探讨它们在白血病、...
- 关键词:
- 关键词:白血病流式细胞仪肿瘤诊断
- POEMS综合征误诊为血小板增多症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女,35岁,主因双下肢无力、疼痛伴麻木1年余,加重并发现血小板增多8个月于2014年6月9日第3次入我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疼痛伴麻木,全身皮肤变黑、粗糙,于2013年9月4日收住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病",给予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2014年2月感上述症状加重伴头晕、乏力,至当地医院复查血常规示:WBC18.93×109/L,Hb 187 g/L,PLT 618×109/L,门诊以"全血细胞增高查因"收住我科,住院期间患者出现颜面、四肢水肿,双下肢疼痛。
- 夏梅花余景星姚锦何文娴何晓娟尹列芬
-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症POEMS综合征双下肢疼痛误诊多发性神经病皮肤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