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勇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病
  • 3篇血管
  • 3篇血浆
  • 3篇血浆同型
  • 3篇血浆同型半胱...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冠心病
  • 3篇氨酸
  • 3篇半胱氨酸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病变
  • 2篇动脉内
  • 2篇心肌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支数
  • 2篇术后

机构

  • 13篇福建省心血管...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福建省心血管...

作者

  • 13篇吴志勇
  • 10篇浦晓东
  • 10篇陈诗泉
  • 6篇林立芳
  • 6篇颜光烈
  • 4篇沈晓丽
  • 4篇黄鼎三
  • 4篇潘棱
  • 3篇林亚洲
  • 2篇胡锡衷
  • 2篇关瑞锦
  • 2篇陈海峰
  • 1篇郭薇
  • 1篇邓玉莲
  • 1篇杨厚林
  • 1篇顾园园
  • 1篇林晓
  • 1篇李建卫
  • 1篇林锋
  • 1篇陈斌

传媒

  • 6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心脏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10 2例 ,以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任何可辨认的斑块或狭窄者列入对照组 (4 3例 ) ,将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 5 0 %者列入冠心病组 (5 9例 ) ,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 (2 1例 ) ,双支病变组 (17)和 3支病变组 (2 1例 )。冠状动脉造影前取静脉血待测HCY和hs CRP。HCY检测采用荧光衍生化后HLPC分离法。hs CRP检测以高敏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的血浆HCY和hs 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除了单支病变组的hs CRP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 ,其余冠状动脉病变组的血浆HCY和hs 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血浆HCY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r =0 .4 4 8,P <0 .0 1)。hs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r=0 .35 0 ,P <0 .0 1)。结论 :血浆HCY、hs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潘棱沈晓丽林立芳陈诗泉吴志勇浦晓东胡锡衷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
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 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677位单核苷酸多态性(C-T)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 ine,Hcy)水平及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122例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50%)与56例对照组(冠脉造影未发现任何可辨认斑块或狭窄)的MTHFR 677位单核苷酸多态性(C-T);用荧光衍生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法(h igh?perform ance liqu id chrom atography,HLPC)检测血浆总Hcy水平。结果①冠心病组Hcy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冠心病组中TT、TC、C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45%、25%;T等位基因频率为53%,C等位基因频率为47%。在对照组中TT、TC、C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32%、43%;T等位基因频率为41%,C等位基因频率为59%。两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两组的TT基因型者血浆Hcy浓度均显著高于CC和TC基因型者(P<0.05),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对冠心病发病有一定的关系。MTHFR基因纯合突变是引起高Hcy血症的一个重要的遗传因素。
潘棱沈晓丽林立芳顾园园陈诗泉吴志勇浦晓东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内膜损伤后阿托伐他汀对粥样斑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陈斌邓玉莲郭薇吴志勇林亚洲俞玲
目的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7)、未治疗组(n=7)、用药5周组(n=7)及用药9周组(n=8)。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测定...
关键词:
关键词:动脉内膜损伤阿托伐他汀粥样斑块
冠脉介入诊治术后假性动脉瘤的超声引导压迫修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冠脉介入诊治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s,PA)的治疗效果。方法:冠脉介入诊治术所致PA 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65.2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引导下行压迫修复。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经1次压迫修复成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7 d瘤体较前有所缩小,未见PA复发。结论:对冠脉介入诊治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志勇颜光烈陈诗泉浦晓东黄鼎三关瑞景李建卫林晓
关键词:冠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
少见冠状动脉畸形18例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 18例少见冠状动脉 (冠脉 )畸形特征及评价选择性冠脉造影在其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7例患者进行冠脉造影 ,13例患者进行手术纠正治疗。另 1例二维超声心动图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 ,术中证实为右冠脉 -右室瘘。结果 :18例患者中共发现有 9种冠脉畸形 ,包括冠脉起源异常 2例 ;左冠脉回旋支缺如 1例 ;左、右冠脉 -肺动脉瘘 3例 ;左冠脉 -肺动脉瘘 3例 ;右冠脉 -右心房瘘 3例 ;右冠脉 -右室瘘 2例 ;右冠脉 -静脉瘘 1例 ;左冠脉 -右室瘘 1例 ;左冠脉 -左心室瘘 2例。其中 1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得到再证实。结论 :冠脉畸形是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 ,选择性冠脉造影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需与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心绞痛鉴别 ,术后效果良好。
陈诗泉吴志勇杨厚林
关键词:冠状血管畸形冠状动脉造影术少见病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7
200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2月至2002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9例,以未发现任何可辨认的斑块或狭窄者40例为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者(49例)为冠心病组,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一步分为1支病变组(17例),2支病变组(14例)和3支病变组(1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取静脉血,采用荧光衍生化后HLPC分离法检测Hcy。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Hcy水平升高越显著,则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结论: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浦晓东潘棱沈晓丽林立芳陈诗泉吴志勇胡锡衷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附5例报告)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5例 AMI患者在发病 12小时内行直接 PTCA+支架放置术。梗死相关血管 :左前降支 1例 ,右冠状动脉并左回旋支 1例 ,右冠状动脉 3例。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 ,随访 2~ 11个月均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为 AMI的一种有效方法 。
黄鼎三颜光烈陈诗泉浦晓东吴志勇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兔主动脉球囊损伤后MMP-2和TIMP-2 mRNA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2 (TIMP 2 )核糖核酸 (mR NA)在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的改变及可能作用。方法 :在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的模型上 ,应用RT PCR的方法 ,观察MMP 2、TIMP 2mRNA在球囊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 2mRNA在球囊损伤后第 1天表达开始升高 ,第 7天达高峰。TIMP 2mRNA球囊损伤后第 1天表达开始逐渐升高 ,第 2 8天达高峰。结论 :MMP 2mRNA在球囊损伤后表达第 7天达高峰 ,在再狭窄早期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TIMP 2mRNA球囊损伤后表达第 2 8天达高峰 ,可能与再狭窄中、后期新生内膜形成及血管重塑有关。
陈海峰浦晓东林亚洲林立芳吴志勇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经头静脉植入双腔起搏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经头静脉切开途径同时置入2根电极行双腔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2例有脑缺血症状的病窦综合征、Ⅱ度Ⅱ型或Ⅲ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规经右头静脉切开途径行双腔起搏治疗,了解其成功率,并随访1-36个月,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71例(77.2%)患者直接成功植入双腔起搏器,12例(13%)患者经超滑导丝引导置入静脉鞘管后成功引入,故共83例(90.2%)患者经头静脉切开成功植入,较直接植入成功率显著增高(P<0.01);9例患者(9.8%)改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植入。随访期间经头静脉途径植入起搏器的83例(100%)患者术后局部切口愈合良好,均未见电极移位或断裂,且脑缺血症状均消失。结论:经头静脉切开途径行双腔起搏治疗成功率较高,简便、安全,可推广应用。
吴志勇颜光烈陈诗泉浦晓东黄鼎三关瑞锦
关键词:头静脉植入切开双腔起搏器血症脑缺血
心肌肌钙蛋白I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I (c Tnl)检测在不稳定型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进行临床 Braunwald分级 ,固相层析免疫法测定血清 c Tn I,酶学法测定肌酸磷酸激酶 (CK)及其同功酶 (CK- MB) ,并观察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80例 UAP患者中 2 2例 (2 7.5 % )血清 c Tn I检测呈弱阳性或阳性 ,而 CK- MB仅 2例 (2 .5 % )升高 (P=0 .0 0 0 1)。 c Tn I阳性组 (2 2例 )与阴性组 (5 8例 )之间临床除Braunwald分级存在差异 (77.3%比 48.3% ,P=0 .0 2 )外 ,其他均无差异。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率在 c Tn I阳性组较阴性组明显增高 (4 0 .9%比 6 .9% ,P=0 .0 0 7) ,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c Tn I是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 I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较灵敏、较特异的指标 。
吴志勇颜光烈林立芳陈诗泉沈晓丽潘棱
关键词:肌钙蛋白I心肌心绞痛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