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中山

作品数:155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会议论文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7篇电子电信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9篇血管
  • 45篇网膜
  • 44篇视网膜
  • 41篇脉络膜
  • 40篇病变
  • 38篇黄斑
  • 34篇激光
  • 29篇注射
  • 27篇疗法
  • 27篇玻璃体
  • 25篇新生血管
  • 25篇体腔
  • 25篇腔注射
  • 25篇玻璃体腔
  • 24篇玻璃体腔注射
  • 23篇光动力
  • 21篇脉络膜新生血...
  • 18篇视网膜病
  • 18篇视网膜病变
  • 15篇动力疗法

机构

  • 154篇广州军区武汉...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55篇陈中山
  • 151篇宋艳萍
  • 118篇丁琴
  • 27篇叶娅
  • 26篇闫明
  • 20篇黄志坚
  • 20篇曾苗
  • 19篇邱金兰
  • 15篇朱丽
  • 12篇李丹
  • 11篇黄晓莉
  • 10篇冯越越
  • 6篇叶湘湘
  • 4篇陈晓
  • 3篇金中秋
  • 3篇刘会娟
  • 3篇杜茜
  • 2篇江黎
  • 2篇周和政
  • 2篇陈云辉

传媒

  • 29篇中国激光医学...
  • 9篇中华眼底病杂...
  • 9篇中国眼底病论...
  • 7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十七届亚非...

年份

  • 9篇2016
  • 6篇2015
  • 29篇2014
  • 46篇2013
  • 53篇2012
  • 12篇2011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底血管样条纹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特征及光动力疗法与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眼底血管样条纹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特征,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治疗眼底血管样条纹合并黄斑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宋艳萍陈中山丁琴黄晓莉叶娅曾苗闫明
雷珠单抗玻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1年随访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经眼底检查、FFA、OCT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非炎性)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30眼,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CRV016例,BR...
冯越越宋艳萍丁琴陈中山黄晓莉叶娅曾苗闫明
光动力疗法联合不同激光及抗VEGF药物(Bevacizumab)治疗黄斑部CNV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观察
丁琴宋艳萍陈中山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分析
宋艳萍陈中山丁琴
微脉冲低能量激光治疗视盘小凹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微脉冲低能量激光治疗视盘小凹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8眼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OCT和B超诊断为视盘小凹,并引起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沿视...
宋艳萍陈中山丁琴叶娅曾苗
黄斑部疾病的多种激光联合治疗
宋艳萍陈中山丁琴
光动力疗法与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比较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CEC患者46例4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22只眼,联合组24例24只眼。对照组单纯PDT治疗,联合组行PDT治疗1周后行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珠单抗1.5 mg(0.06 ml)。两组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随访复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眼底荧光造影(FFA)、吲哚青绿荧光造影(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随访时若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部分闭合或仍有渗漏,联合组再行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治疗,最短间隔1个月;对照组再行PDT治疗,最短间隔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改变、FFA、ICGA、OCT等,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视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两组患者眼底病灶缩小、出血吸收、视网膜水肿消退。联合组19只眼(79.2%)CNV完全闭合,5只眼(20.8%)CNV大部分闭合,轻微荧光素渗漏;对照组15只眼(68.2%)CNV完全闭合,7只眼(31.8%)CNV大部分闭合,轻微荧光素渗漏。OCT显示两组患者术眼视网膜下液吸收,CNV强反射区域明显缩小;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显著缩小。联合组患者仅接受一次PDT治疗,贝伐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平均治疗次数1.75次;对照组患者PDT平均治疗次数为1.86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术后随访均未见明显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PDT或PDT联合玻璃体内注射贝伐珠单抗治疗CEC均安全有效,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封闭CNV,促进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的吸收,同时减少PDT治疗次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
黄志坚宋艳萍金中秋陈中山丁琴闫明
关键词: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动力疗法玻璃体腔注射
病理性近视黄斑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分析病理性近视患者黄斑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对122例(238只眼)病理性近视患者行黄斑区OCT检查。患者屈光度数为-6.00— -32.00D。结果OCT检查黄斑区正常者11只眼(4.6%),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反射不均匀及萎缩变薄者211只眼(88.7%);黄斑裂孔31只眼(13.0%),其中合并视网膜脱离者12只眼;无裂孔视网膜浅脱离11只眼(4.6%);黄斑部视网膜劈裂32只眼(13.4%),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28只眼(11.8%),黄斑前膜26只眼(10.9%),其中合并黄斑囊样水肿19只眼;Fuchs斑12只眼(5.0%),黄斑区色素沉着14只眼(5.9%),黄斑出血8只眼(3.4%)。结论OCT在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部病变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朱丽宋艳萍丁琴陈晓陈中山江黎李丹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伪狂犬病毒在视觉系统跨突触神经示踪中的应用进展伪狂犬病毒在视觉系统跨突触神经示踪中的应用进展
2014年
跨突触神经传导示踪对于研究神经网络以及单个神经元的功能特性和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伪狂犬病毒(PRV)作为一种噬神经组织病毒,因其可跨突触传递、高效转染和表达、具备独特感染模式等特点.在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神经元之间的网络连接中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基因重组后的伪狂犬病毒无明显神经毒性,此外不仅继承了原有病毒的特性,同时还可携带荧光标记蛋白,使得对神经环路的标记和显示更加简单和直观。我们就PRV应用于视觉传导通路的标记、在非图像视觉传导系统中的应用、视网膜组织和细胞移植后示踪、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潜在不足,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陈中山叶湘湘宋艳萍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神经示踪视觉通路
角膜基质细胞诱导分化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羊膜片移植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及其机制被引量:13
2015年
背景角膜化学烧伤是致盲眼病之一,先前的各种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均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疗法受到密切关注。目的观察诱导分化的ADSCs羊膜片移植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剪取兔角膜,用悬浮基质片法分离并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CSCs)。取兔腹股沟脂肪组织,以酶消化法(质量分数0.25%胰蛋白酶)分离及培养兔ADSCs,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ADSCs表面抗原的表达。将CSCs与ADSCs共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逆转录PCR(RT-PCR)鉴定CSCs诱导后ADSCs向角膜基质样细胞分化的表达,分别将诱导或未诱导的ADSCs种植于羊膜上制备成细胞羊膜片。选择60只新西兰白兔,右眼用浸有质量分数1%NaOH的滤纸贴敷于角膜中央50S制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模型眼随机分为诱导ADSCs+羊膜移植组、未诱导ADSCs+羊膜移植组、单纯羊膜移植组及模型组。分别于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兔模型眼角膜的混浊程度和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并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术后1个月角膜组织匀浆中CD45、叮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质量浓度。结果从脂肪组织分离培养的ADSCs表面抗原CDl05、CD29、CD4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23%、88.56%、98.88%;分离培养的CSCs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CSCs与ADSCs共培养后多数细胞双标记染色阳性。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显示,ADSCs种植于羊膜后生长良好。术后1个月,模型组角膜混浊呈瓷白色,新生血管面积最大,而诱导ADSCs+羊膜移植组角膜透明,新生血管最少。术后1个月,诱导ADSCs+羊膜移植组、未诱导ADSCs+羊膜移植组、单纯羊膜移植组和模型组兔角膜混浊程度评分分别为1.65±
李颖杨磊宋艳萍丁琴陈中山陈晓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羊膜眼碱烧伤分化角膜基质细胞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