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宝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液相色谱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学成
  • 4篇化学成分
  • 4篇HPLC法
  • 3篇冬青
  • 3篇液相
  • 3篇萜类
  • 2篇药动学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预培养
  • 2篇三萜
  • 2篇色谱法
  • 2篇生物催化
  • 2篇生物催化剂
  • 2篇生物转化
  • 2篇生物转化法

机构

  • 16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16篇杨宝
  • 14篇赵钟祥
  • 12篇朱锦萍
  • 6篇杨滔
  • 6篇曹迪
  • 5篇谭庆龙
  • 5篇周联
  • 3篇范真
  • 3篇金晶
  • 2篇张蕾
  • 2篇王青
  • 1篇周园
  • 1篇彭光天
  • 1篇向松涛
  • 1篇周劲松
  • 1篇荣莉

传媒

  • 7篇中草药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同时测定鸡骨香中6个萜类成分
2016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中6个萜类成分(chettaphaninⅠ、山藿香定、crassifolin B、cyperenoic acid、crassifolin A、cyperenol)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A)-0.02%三氟乙酸水(B)梯度洗脱:0~35min,35%A;35~55min,35%~60%A;55~80min,60%A。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结果6个萜类化合物均有良好的分离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7),chettaphanin I、山藿香定、crassifolin B、cyperenoicacid、crassifolin A、cyperenol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99.13%、98.48%、99.22%、101.1%、102.5%,RSD分别为0.48%、0.48%、0.96%、1.10%、1.35%、0.9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鸡骨香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丘茂松杨滔谭庆龙朱锦萍杨宝曹迪周园赵钟祥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萜类IACID
全文增补中
大鼠肠道菌群对紫丁香苷体外代谢转化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大鼠肠道菌群对紫丁香苷的体外代谢转化作用。方法将紫丁香苷与离体大鼠肠道菌群的孵育液分别培养O、4、8、12、24、48 h后取样,经正丁醇萃取后采用HPLC和LC-MS法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扩大培养24h的孵育液经正丁醇萃取后,采用ODS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分离制备代谢产物NMR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大鼠肠道菌群对紫丁香苷具有显著的代谢转化作用。在0~48 h代谢组的孵育液中共检测到2个代谢产物芥子醇(M_1)和右旋丁香树脂酚(M_2)。12h时有81%的紫丁香苷被代谢转化,24 h时紫丁香苷已经完全被代谢转化;并且检测到12h之前的主要代谢产物为M_1,24h后的主要代谢产物为M2,且24h后未能检测到M_1。结论在离体条件下,大鼠肠道菌群可以在24h内将紫丁香苷完全代谢转化为M_1,然后再将M_1代谢转化为M_2,且8~12h内转化紫丁香苷的速率最快。
杨宝范真周联朱锦萍杨滔丘茂松金晶赵钟祥
关键词:紫丁香苷肠道菌群HPLCLC-MS
HPLC法测定半边旗中7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半边旗药材中7个组分芹菜素-7-O-β-D-龙胆二糖苷、木犀草苷、paniculoside III、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 acid、(16R)-ent-11α-hydroxy-15-oxokaurane-19-oic acid、芹菜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_(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乙腈-0.02%三氟乙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7个化合物分离度良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58%~100.84%,RSD<1.6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以为半边旗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周星宏杨宝朱锦萍李慧赵钟祥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二萜类黄酮类
一种从苦丁茶冬青中分离苦丁苷A和苦丁苷D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苦丁茶冬青中分离苦丁苷A和D的方法,该方法以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seng)药材为原材料,经过醇液提取,氯仿除杂,正丁醇萃取,大孔树脂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精制分离及重结晶方法...
赵钟祥杨滔周联向松涛张蕾朱锦萍杨宝谭庆龙
文献传递
半边旗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研究
半边旗PterissemipinnataL.为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带根茎的全草入药,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华南和西南地区。味苦、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痛的功效。相关化学成分研究显示其主要含有倍半萜类、二...
杨宝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救必应总三萜主要成分在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救必应总三萜主要成分在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各组单次ig救必应总三萜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冬青苷O、oblonganoside I、rotundinoside C、ilexside II、长梗冬青苷、苦丁冬青苷H、毛冬青皂苷A1、竹节参皂苷IVa、救必应酸、rotundanonic acid、冬青素A的浓度,将血药浓度和时间数据导入DAS 2.0软件中以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苷元的吸收速度显著高于三萜皂苷,皂苷含糖的数目越多吸收入血的速度越慢。救必应酸在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3257.9、2173.8 nmol/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29897.6、24501.3 nmol·h/L,远超其他10个成分的总和。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部分成分的达峰时间(tmax)延长,Cmax、AUC0~t降低。结论救必应总三萜主要成分在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救必应酸为口服总三萜后大鼠体内的主要暴露成分。
杨宝杨宝轩申鑫阮清锋江诗琴崔辉赵钟祥
关键词:救必应总三萜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动学高脂血症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对汉黄芩素及其主要Ⅱ相代谢产物药动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2,MRP2)对汉黄芩素及其主要Ⅱ相代谢产物药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FVB野生型和MRP2-/-小鼠ig汉黄芩素β-环糊精包合物后,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汉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7-O-硫酸酯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软件以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3个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等符合要求。汉黄芩素主要以Ⅱ相代谢产物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7-O-硫酸酯存在,均在30 min内达到最大血药浓度。汉黄芩苷的达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最高,汉黄芩素-7-O-硫酸酯次之,汉黄芩素最低。与FVB野生型组比较,MRP22-/-组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7-O-硫酸酯的Cmax和AUC0~t显著增加(P<0.05、0.01)。结论 MRP2介导了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7-O-硫酸酯的外排过程,显著影响汉黄芩素的体内处置过程。
郑蓉张淇淞胡雪黎徐睿彭国爽昌冰琳胡泽华胥鑫林杨宝
关键词:汉黄芩素汉黄芩苷药动学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一种利用微生物将铁冬青酸转化为毛冬青酸-A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将铁冬青酸转化为毛冬青酸-A的方法,具体是将微生物先预培养12~48?h后,再将铁冬青酸加入培养液中,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转化培养24~168?h,对培养液进行分离提纯得到毛冬青酸-A。本发明的方...
赵钟祥杨宝周联朱锦萍王青 丘茂松曹迪
金鸡脚全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正>金鸡脚Phymatopteris hastate(Thunb.)Kitag.来源于水龙骨科假瘤蕨属,以全草及孢子入药。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味甘、微苦、微辛,性凉,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利...
杨宝朱锦萍曹迪赵钟祥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微生物将铁冬青酸转化为毛冬青酸-A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将铁冬青酸转化为毛冬青酸‑A的方法,具体是将微生物先预培养12~48 h后,再将铁冬青酸加入培养液中,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转化培养24~168 h,对培养液进行分离提纯得到毛冬青酸‑A。本发明的方...
赵钟祥杨宝周联朱锦萍王青 丘茂松曹迪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