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超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社会
  • 1篇有效性
  • 1篇社会规范
  • 1篇社会偏好
  • 1篇社会身份
  • 1篇身份
  • 1篇实验经济学
  • 1篇偏好
  • 1篇偏倚
  • 1篇主义
  • 1篇利他
  • 1篇经济学
  • 1篇经济学实验
  • 1篇恐怖主义
  • 1篇反社会
  • 1篇反社会行为
  • 1篇犯罪
  • 1篇方法论
  • 1篇腐败
  • 1篇从众效应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范良聪
  • 4篇张新超
  • 3篇刘璐

传媒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南方经济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济学实验的方法论之争被引量:3
2015年
经济学正日渐走向实验化。这一趋向的出现与实验经济学家致力于发展一整套契合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方法体系密切相关。本文围绕经济学家为什么做实验,实验研究是否有效,以及如何增进实验研究的有效性这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系统地梳理了实验经济学诞生以来的方法论争论。结果发现,学者们虽然已在实验方法性质和意义的理解上达成一致,但在实验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问题上的争论仍在继续。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者开始关注方法论问题,并从经验上探究影响实验研究有效性的因素,实验经济学中的方法论讨论正走向全新的阶段,学者们对经济学实验研究边界和局限性的理解也日益精致。
范良聪张新超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腐败何以持续:基于社会规范视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什么在各种高强度、持续性惩罚之下,腐败现象依然存在?通过一个改进的贿赂博弈实验,本文将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引入到实验情境中,首次在实验室中系统考察了这两类社会规范对腐败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社会规范对腐败行为的影响表现为框架效应与从众效应两个方面:一方面,避免使用明确的"腐败"语言会消解框架效应抑制腐败的积极作用,显著增加腐败行为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当腐败成为一种流行现象之后,消极的从众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个体的腐败倾向,而若不腐败是当前的流行规范,积极的从众效应则会强化框架效应。来自第三方合宜性评价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模式完全符合一般人的预期。我们认为,腐败行为的这种规范基础可能正是现实中不管反腐力度多大、腐败行为仍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意味着,反腐制度与政策的设计需要考虑腐败的社会性基础,在发挥社会规范积极作用的同时,减少其消极作用。
张新超范良聪刘璐
关键词:腐败社会规范从众效应
反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相对于受到广泛讨论的亲社会行为,经济学界对反社会行为的关注明显不足。已有证据表明,反社会行为同样稳健地存在于各类经济环境中,其经济后果不可忽视。有鉴于此,本文简要梳理了近年来实验经济学中有关反社会行为的研究,以图加深人们对这类行为的理解,进而为寻找相应的治理之道提供思路。本文从已有研究对反社会行为的定义和常用实验框架出发,首先介绍反社会行为的分布特征,随后介绍有关其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后在介绍一些反社会行为治理研究的基础上,评述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路径进行展望。
范良聪刘璐张新超
关键词:反社会行为犯罪社会偏好
社会身份与第三方的偏倚:一个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社会规范和社会身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已有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实施社会规范的过程中既存在利他的一面,又存在偏狭的一面。基于Akerlof和Kranton(2000)提出的纳入身份的效用函数,本文在一个一致的身份认同框架中刻画了规范实施中的这两种效应,进而借助一个引入真实劳动场景的第三方惩罚博弈实验对其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利他的规范实施还是偏狭的规范实施,均极大地依赖于行动者在规范实施中所认同的社会规范内容本身。特别的,在劳动分配的规范实施场景中,只有认同按劳分配者会表现出这两种效应,认同平均分配规范和雇主占优规范者均不会如此。这些结果说明了理解和把握社会规范内容本身的重要性,也启示了未来有关社会身份和规范实施研究的进路。
范良聪刘璐张新超
关键词:社会身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