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 作品数:9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文学更多>>
- 德勒兹美学视域下的两种电影叙事范式
- 2015年
- 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在《电影1:运动一影像》《电影2:时间-影像》两本著作中从哲学高度对当时的西方电影史进行了梳理,探讨了与电影相关的、以及蕴涵在电影之中的哲学、美学问题,其中不乏对于电影叙事思想的深刻见解。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思想对电影叙事创作及电影叙事学极具启发性。然而,在近些年我国学者对德勒兹艺术及美学理论的探讨中,这部分内容却被遗感地忽略了。
- 李坤
- 关键词:美学问题德勒兹叙事范式电影叙事学后结构主义
- “间性”的张力——扩增实境艺术的审美之维
- 2016年
- 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技术作为一种艺术媒介近年来在当代艺术领域渐渐成熟起来,并开始在威尼斯、伊斯坦布尔等世界各大双年展上吸引越来越多普通观众与研究者的目光。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扩增实境艺术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就审美本体而言,它试图超越虚拟与现实的二元限界,处于真实与虚拟"之间";就审美创造而言,它在空间与时间的多重可能中穿梭,处于原初情境与再造情境"之间";就审美欣赏而言,它在交互体验中进行着沉浸与反沉浸的双向运动,处于沉浸与反沉浸"之间"。正是扩增实境艺术所具有的这种"间性"的张力,使其在延伸我们传统审美阈限的同时也表征了当今数字时代的文化范式。
- 李坤
-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间性
- 宗教的日常化——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系列电影《十诫》
- 2015年
- 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系列电影《十诫》,向人们展示了宗教在当今普通人生活中的存在境遇。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基耶斯洛夫斯基向我们提出了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模棱两可的回答导致了他电影中的神秘主义色彩。而这些艺术元素最终转化为一种道德力量,使得宗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李坤
- 关键词:基耶斯洛夫斯基《十诫》道德困境
- 从有机叙事到非有机叙事--吉尔·德勒兹美学视域下艺术叙事新探被引量:6
- 2015年
- 传统叙事遵循有机整体论的原则,强调叙事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但容易形成逻辑化、类型化的叙事模式,从而有让叙事艺术成为理性说教的危险。非有机叙事是结合叙事学与西方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美学思想提出的一种叙事美学观,其强调叙事要突破有机整体论的束缚,并在艺术表达上呈现出新的可能。就时空观而言,非有机叙事摆脱线性时间。就事件观而言,非有机叙事的世界不再遵循逻辑化的事件序列,而是表现事件本然的生成状态,从而超越了传统事件序列组合的因果逻辑。就人物观而言,非有机叙事摆脱了概念化的人物。非有机叙事的审美特征表现为一种"感觉的逻辑",通过叙事的艺术表达显现出了世界本然的深刻面貌。
- 李坤
- 关键词:叙事美学艺术叙事德勒兹
- 艺术的媒介之维——论艺术传播研究的媒介环境学范式被引量:8
- 2019年
- 纵观艺术发生、发展和传播的历史,可以说一部艺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介演进史。但是传统的媒介理论和艺术理论对于作为媒介的艺术和艺术的媒介之维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下对此研究最深的当属媒介环境学派。艺术的媒介之维不仅是媒介环境学派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是其传播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从静态/本质的角度看,艺术媒介的讯息本质问题、环境与感知问题等是媒介环境学派探讨的重要议题;从动态/历史的视角看,媒介环境学派研究了媒介演进与艺术发展的辩证关系等问题。正是因其对于作为媒介的艺术的研究,才使其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媒介理论和艺术观念,进而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经验学派又有别于批判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新范式。这种新的研究范式不但拓展了媒介研究和艺术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丰富了人们对媒介的人文内涵与艺术的媒介本性的理解,对我们研究多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艺术传播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甘锋李坤
- 关键词:艺术媒介艺术传播媒介环境学
- 德勒兹身体美学与艺术叙事范式被引量:1
- 2015年
- 从德勒兹身体美学这一视角出发,尤其是在他"无器官身体"这一概念的串联下,可以阐发出三种不同的艺术叙事范式,其分别是有机叙事、非有机叙事与无机叙事。有机叙事源自于"有机身体",凸显了生命的日常状态;非有机叙事则依于"无器官身体",凸显了生命的纯粹状态;无机叙事则是在"无器官身体"的相关论述中提出的一种叙事理论假设。在有机、非有机、无机的叙事美学辨析中可以见证到人类不同生命状态之间的"皱褶"与缠绕。
- 李坤
- 关键词:德勒兹身体美学叙事范式
- 画出感觉--吉尔·德勒兹的绘画美学思想
- 2017年
- 德勒兹在其论述绘画美学的专著《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中,从绘画本体、画家、作品等不同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绘画美学体系。就本体而言,绘画的感觉源自于对传统二元论哲学的消解,其综合性与生成性摆脱了一切实体性的存在方式;就画家而言,创作的任务就是追随感觉,在感受时间的力量的同时实现专属于绘画的"眼"、"手"、"脑"的新特质;就作品而言,感觉的直接凸显既需要避免古典绘画的"形象化"与"叙事性",也需要绕开抽象绘画的"象征编码"与"手的灾变"。在哲学与艺术的相互辉映中,德勒兹以弗兰西斯·培根为例道出了"纯粹绘画性"的奥秘之所在。
- 李坤
- 关键词:弗朗西斯·培根绘画美学古典绘画现代绘画
- 交互纪录片:一种纪录片的新范式被引量:31
- 2016年
- 交互纪录片是纪录片艺术在新媒介环境下的一种新范式。同传统纪录片一样,交互纪录片也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就交互性而言,通过作者与观众之间传受身份的张力及其相应的交互叙事,交互纪录片实现了作者、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有机交互;就美学特征而言,不同于传统的时间蒙太奇,交互纪录片在形式构成上遵循着空间蒙太奇的法则,从而使其真实美学呈现为一种生成真实。正是交互纪录片的这些新特征促使我们思考纪录片在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可能未来。
- 李坤
- 关键词:纪录片范式新媒介环境时间蒙太奇美学特征
- 从文本分析到过程研究:数字叙事理论的生成与流变被引量:22
- 2019年
- 随着数字叙事时代的到来,研究者试图摆脱传统叙事理论的束缚,从核心概念与阐释框架两方面入手创生新的理论范式。早期数字叙事理论倾向于从已有的叙事理论传统中寻求灵感,"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新普罗普主义"便是其中的代表;随着网络交流活动交互性的增强,非洲的口语叙事传统开始受到重视,研究者试图从传授过程、交互性及作品形态等方面在数字叙事与口语叙事之间建立连接;而电子游戏兴起之后,面对游戏学的挑战,数字叙事理论试图革新"叙事"概念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数字叙事实践。
- 甘锋李坤
- 关键词:叙事理论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