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志明

作品数:134 被引量:819H指数:15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3篇血管
  • 48篇卒中
  • 31篇动脉
  • 27篇脑血
  • 26篇脑血管
  • 19篇缺血
  • 18篇颈动脉
  • 17篇急性
  • 13篇血性
  • 13篇抑郁
  • 13篇脑梗
  • 13篇脑梗死
  • 13篇脑卒中
  • 13篇闭塞性
  • 12篇动脉狭窄
  • 12篇卒中后
  • 11篇血管造影
  • 11篇造影
  • 11篇中动脉
  • 10篇颈动脉狭窄

机构

  • 64篇皖南医学院弋...
  • 47篇南京军区南京...
  • 15篇皖南医学院
  • 11篇皖南医学院第...
  • 8篇皖南医学院第...
  • 6篇南京大学
  • 3篇武汉市第一医...
  • 3篇中国航天科技...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自贡市第一人...
  • 2篇嘉善县第一人...
  • 2篇芜湖市第二人...
  • 2篇湖北省第三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32篇周志明
  • 46篇徐格林
  • 44篇刘新峰
  • 35篇杨倩
  • 31篇黄显军
  • 11篇朱武生
  • 11篇殷勤
  • 10篇岳炫烨
  • 9篇赵守财
  • 9篇葛良
  • 8篇张仁良
  • 8篇刘文华
  • 8篇杨松
  • 7篇翟登月
  • 7篇吴家幂
  • 6篇洪震
  • 6篇马敏敏
  • 6篇胡佳
  • 5篇朱慧敏
  • 5篇葛良

传媒

  • 16篇国际脑血管病...
  • 12篇皖南医学院学...
  • 8篇中华神经医学...
  • 7篇中华神经科杂...
  • 6篇中华老年心脑...
  • 6篇中国脑血管病...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华东六省一市...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1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性弥漫性脑萎缩的高压氧治疗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提高外伤性弥漫性脑萎缩的治疗效果 ,促进脑功能恢复 ,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 9例本病患者在急性期后CT发现弥漫性脑萎缩时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脑功能明显恢复 ,复查头颅CT示脑萎缩明显好转。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外伤性弥漫性脑萎缩有显著疗效。
何庆璋周志明马德选王国平詹荣举
关键词:高压氧CT检查微循环
脑微出血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初发或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人口学及临床基线资料,纳入患者均入院3 d内完成头颅MRI检查,根据脑微出血位置将患者分为脑叶、深部和后颅窝(脑干和小脑)组,并记录每个部位的脑微出血总数。随访3个月时根据抑郁诊断标准分为PSD组和非PSD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微出血与PSD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入组并完成随访者203例,其中PSD组67例,非PSD组13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基线NIHSS评分、3个月MMSE评分、3个月LSNS评分、额叶、深部以及脑干脑微出血、前额叶急性脑梗死与PSD发生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对相关因素调整后,深部(OR=2.091,95%CI 1.061~4.138,P=0.036)以及脑干脑微出血(OR=2.235,95%CI 1.179~4.587,P=0.031)与PSD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基线NHISS评分(OR=1.174,95%CI=1.008~1.346,P=0.041),前额叶急性脑梗死(OR 4.326,95%CI=1.074~14.371,P=0.045)也与PSD发生独立相关。结论:在轻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脑干和深部脑微出血是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发生PSD的独立危险因素。
胡佳周志明杨倩韩剑颜燕乔建兵戴宏宇
关键词:脑微出血急性缺血性卒中血脑屏障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疗效。方法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6例,观察其手术成功率、手术前后狭窄率、症状改善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行脑血管造影术观察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0.6±12.1)%,Wingspan支架置入后平均残余狭窄率为(20.4±10.2)%,手术成功率100%。30天和6个月内同侧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3%和12.5%。68.8%患者症状改善明显。5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复查,1例伴有80%再狭窄。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成功率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马敏敏张仁良殷勤徐格林周志明朱武生樊新颖刘新峰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狭窄
BDNF基因多态性与PSD发病机制的关系
目的:目前有文献报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多态性是抑郁等精神疾病中研究较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且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
颜艳丁贤慧黄显军陈向宇葛良尚贤金杨倩周志明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抑郁
文献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PV与IMT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分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压变异性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连续选取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36...
汪侃周桃峰颜艳陈向宇葛良杨倩丁贤慧周志明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文献传递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3年随访结果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预防脑梗死方面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颅外段CAS患者55例,定期随访3年。根据CAS后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4例)和未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51例)进行比较。并分析CAS后血管再狭窄情况。结果在55例完成3年随访的CAS患者中,4例(7.3%)出现了终点事件的患者均为脑梗死。其中3例患者缺血事件对应的脑梗死在支架置入同侧,1例患者缺血事件对应的脑梗死在支架置入对侧。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5岁、高血压史、有两个以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术后未系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术前有多次脑梗死病史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P<0.05)。3年随访观察,有3例(5.5%)发生了再狭窄。结论 CAS能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CAS后中远期再狭窄率较低。
徐格林赵文新周志明岳炫烨马敏敏樊小兵殷勤张仁良刘新峰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预后脑血管意外随访研究
SDF-1α/CXCR4轴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SDF-1α/CXCR4轴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分析SDF-1α/CXCR4轴可能在脑梗死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对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评估。材料与方法:选取急性神经功能缺损24...
万梅黄显军周桃峰颜艳陈向宇葛良杨倩丁贤慧周志明
关键词:SDF-1ΑCXCR4脑梗死血管再生
文献传递
脑电图及其相关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2010年
脑电图检查是通过安放在头皮上的电极记录脑电活动信号的一种技术,能方便、及时、无创地评价脑细胞的生理状态,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文章对脑电图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辅助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洪震周志明徐格林刘新峰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脑缺血脑电描记术
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连续入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因素,随访发病后3个月时的应用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8例患者住院期间有67.9%(250/368)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在高危、极高危Ⅱ及极高危I的指南符合率分别为28.1%(18/64)、44.1%(30/68)和72.3%(136/18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与颈动脉易损斑块(OR=5.308,P=0.000)及糖尿病病史相关(OR=1.789,P=0.032)。3个月时他汀类药物总体应用率为22.6%(82/363),出院医嘱规范者用药依从性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指南存在差距,标准出院医嘱能够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汪飞廖庆红秦丽丽陈诗莉徐文文周志明
关键词:卒中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病人依从
卒中后抑郁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中miR-30a-5p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的生物信息学预测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miR-30a-5p的表达差异性及其在PSD中的诊断价值,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利用VENNY2.1在线软件获取到目标micro RNA。贯续性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3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病房并首次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人口统计学资料、卒中危险因素、既往卒中病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等临床基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与入院当天留取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5 mL。随访3个月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行抑郁程度的评价,对于评分值≥7者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叶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诊断抑郁,分为PSD组(n=11)和non-PSD组(n=25)。使用q RT-PCR法检测卒中后抑郁患者(PSD)和非卒中后抑郁患者(NPSD)外周血miR-30a-5p表达水平,利用ENCORI数据库和CTD(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数据库共同预测和筛选miR-30a-5p调控的抑郁相关可能作用的靶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靶基因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通过交叉筛选得到同时与卒中和抑郁相关的miR-30a-5p,临床样本q RT-PCR验证miR-30a-5p在PSD和non-PSD组有差异性表达(2.462±0.326 vs 1±0.126,P<0.0001)。ROC曲线分析提示miR-30a-5p预测PSD的AUC=0.869(95%CI,0.745-0.993,P=0.0005),cut-off值为1.597,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7、0.840。靶蛋白主要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包括信号转导、细胞间通讯、核酸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代谢的调节;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靶蛋白主要作用于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轴突导向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经过Cyto HUBBA分析得出可能与卒中后抑郁相关的前20种HUB基因。结论外周血miR-30a-5p在卒中后抑郁患者和非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可以作为诊断PSD的临床标志�
胡佳周志明杨倩杨科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