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美 作品数:13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中低度近视SBK与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中低度近视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 leusi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中低度近视患者108例216眼,前瞻性、随机性为其1眼行SBK手术,其对侧眼行LASIK手术,术前及术后1wk;1,3,6mo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分析比较SBK和LASIK两组间各个不同时间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经配对t检验,SBK组和LASIK组术前术后,术后各时间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时期两组间角膜后表面高度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BK和LASIK手术对中低度近视患者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无明显影响。 雷玉琳 郑秀云 苏燕 刘素美 党光福关键词:SBK 近视 PENTACAM 角膜后表面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孟东方 于广委 刘素美 王东林两种品牌的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角膜组织切削深度预测性的评价 郑秀云 雷玉琳 刘素美 孟小丽 孙苗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仪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郑秀云 雷玉琳 苏燕 刘素美不同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角膜组织切削深度预测性的评价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蔡司MEL80和威视VISX Star S4两种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切削深度的预测性。设计前瞻性对比研究。研究对象84例(168眼)近视及散光患者。方法采用眼前节OCT分别测量两种激光仪治疗前后患者的角膜厚度,计算实际切削量,与相应仪器显示的预计切削量比较,并对其差异值作回归分析。主要指标角膜厚度、切削深度。结果蔡司MEL80实际切削量与预计切削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威视VISXStarS4实际切削量大于预计切削量,在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削量为实际切削量与预计切削量的差值,威视△切削量与近视、散光相关分析,r=0.643,P=0.000,具有高度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切削量(VISXStarS4)=2.324*|近视|+5.270*|散光|-6.772。结论不同的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其预测切削深度与实际深度存在差异,临床医师需掌握其特点,以提高LASIK手术的安全性。 郑秀云 雷玉琳 刘素美 孟小丽关键词:近视 外科学 激光 准分子 1例眼外伤术后角膜缝线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2014年 眼外伤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力的常见眼病,虽然不致命,但可造成永久性残疾[1],伤后及时就诊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是降低致盲率的关键,而出院后的按时复诊对眼外伤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2011年10月,本院收治1例术后未按时复诊和用药,导致"缝线感染、角膜溃疡"的患者.本文对该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刘素美关键词:眼外伤 术后 角膜溃疡 护理 个体化切削对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的近视眼患者的治疗探讨 2006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切削对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的近视眼的治疗探讨。方法对最佳矫正视力≤0.8 者30例(53只眼)近视患者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术,年龄18-35岁,平均23.9岁。结果术后随访6月以上,裸眼视力≥1.0者26只眼(49%)。不同像差组中,以三阶像差组效果最好,达68.4%。结论个体化切削通过像差的矫正使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的近视眼视力得到提高,部分患者获得正常视力。 郑秀华 郑秀云 刘素美 孟小丽 张颖关键词:波前像差 个体化切削 近视眼 个体化切削治疗标准LASIK不能完全矫正的近视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个体化切削治疗标准LASIK不能完全矫正的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例398眼实施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术,术前屈光度-2.00~-12.00D,散光度0~4.00D。其中角膜厚度不足者136例269眼(67.6%);矫正视力不佳者(包括弱视,除外眼底病变)20例38眼(9.5%);瞳孔直径≥5mm者40例80眼(20.1%);患者本人要求行个体化切削者32例64眼(16.1%)。不同屈光组的平均切削直径不同,随着近视度数增加从6.2~5.3mm变化切削直径。手术后定期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角膜无浸润,清亮,角膜瓣对位好。术后1d,1wk,1mo,3mo,视力≥0.5分别为86.2%,95.3%,96.6%,93.5%;≥1.0分别为43.3%,80.6%,77.9%,84.3%。6mo有27眼复查,视力均在0.5以上,1.0以上占85.2%。术后眼压平均下降7.38mmHg,3mo回退率1.8%(2/108)。术后角膜中央区厚度较术前平均减少134.6μm,减少的量与其屈光度成正比。术后角膜5mm区域曲率较术前平均减少6.03D。对比敏感度标准化组和个体化组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3mo个体化组对比敏感度比标准化切削组有所增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mo和术后6mo患者手术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99.5%;不良反应分别为36.5%和6.5%,主要是干眼,其次眩光、复视和视觉疲劳。结论:个体化切削手术具有显著提高术后矫正视力,提高视觉敏感度,改善夜间视力,眩光和光晕发生率低的优点。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弱视或角膜厚度不足、标准LASIK术后视觉质量不佳者的再次矫正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郑秀云 郑秀华 刘素美 孟小丽 张颖 李莹关键词:个体化切削 近视 角膜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8例(8眼)严重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行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自信心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眼部... 孟东方 于广委 刘素美 王东林关键词:人工玻璃体 围手术期 植入术 护理体会 Pentacam、OrbscanⅡ和A超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Pentacam、OrbscanⅡ和A超三种角膜测厚仪检测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分别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仪及A超对角膜厚度进行检测,并将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entacam测得角膜厚度为(536.01±32.33)μm,OrbscanⅡ测得近视眼角膜厚度为(539.21±37.45)μm,A超测得角膜厚度为(535.39±31.46)μm。OrbscanⅡ测量值与Pentacam和A超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ntacam与A超测量值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三种测厚结果显示高度正相关,Orb-scan-Pentacam、Orbscan-A超、Pentacam-A超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7、0.906、0.965,回归方程如下:Orbscan(μm)=-30.699+[1.062 2×Pentacam(μm)],Orbscan(μm)=-38.599+[1.079 2×A超(μm)],Pen-tacam(μm)=5.424+[0.991 9×A超(μm)]。结论在检测中央角膜厚度方面,OrbscanⅡ与Pentacam及A超不可替代使用,Pentacam与A超可相互替代使用。 雷玉琳 郑秀云 党光福 刘素美关键词:角膜厚度 PENTACAM A型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