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金
- 作品数:7 被引量:171H指数:6
- 供职机构:泸州市农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杂交稻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用24个杂交稻组合在四川不同生态区4个试点的11项品质性状数据,研究了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各性状在基因型和试点间都有较大差异,基因型效应、试点效应都达到1%显著水平,除糊化温度外的其余性状,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也达到1%显著水平;②存在基因型与试点互作效应的10个性状中,除整精米率可用AMMI1构建稳定性参数外,其余性状用AMMI2构建,所解释互作效应信息的变幅为57.16%~93.89%;③垩白粒率、垩白度的稳定性最差,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整精米率的稳定性较差,是品质稳定性改良的主要性状。
- 蒋开锋郑家奎杨莉张涛杨乾华杨大金
- 关键词:杂交稻稳定性AMMI模型
- 川东南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4年
- 以‘II优 7号’、‘汕优 6 3’和‘香优 2号’为材料 ,研究了超稀栽培与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关系及其作用原因 ,结果表明 :栽秧密度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中高氮施肥水平条件下 ,当栽秧密度超稀到 7.5 1万穴·hm-2 时 ,在保证比传统高产栽培密度每公顷栽秧 2 1.6 4万穴的对照不减产前提下 ,整精米率提高了 15 .6 9%~ 2 9.92 % ,垩白粒率降低了 16 .34%~ 2 1.2 2 %。其原因在于 ,超稀植增加了每穗着粒数 ,降低了齐穗期的叶粒比 ,以致稻穗籽粒灌浆速率减慢而改善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齐穗后 2 0d施氮可同时起到提高结实率和整精米率的双重效果。
-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王贵雄杨大金刘康
- 关键词:杂交中稻垩白粒率整精米率栽培稻米
- 泸州市高粱产业发展潜力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笔者通过多次调研和实践,认为泸州高粱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基地、扩大面积、推广优良杂交糯高粱品种、推广集成技术、提高单产、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增加农民种植收益,泸州高粱才能发展壮大,高粱产业才能做强做大,才能为酿酒企业提供优质充足的酿酒高粱,才能做到泸州酿酒原料本土化。泸州市高粱发展潜力巨大,发展高粱优势特色产业,是促进和推动泸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 任健杨大金梁明清
- 关键词:杂交高粱集成技术发展潜力
- 冬水田杂交中稻组合类型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被引量:15
- 2005年
-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试验,研究了组合类型与强化栽培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的稻谷产量差数与组合的每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小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虽然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着粒数大幅度提高,总颖花量增加,最终比传统栽培增产;与此相反,大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因分蘖力较弱,有效穗较传统栽培明显下降,结实率也大幅度下降,尽管着粒数增加较多但仍减产。传统栽培条件下着粒数不超过170粒的中小穗型组合可作为强化栽培参考的品种指标。强化栽培的增产作用与土壤肥力有关,在上、中等肥力下,强化栽培比传统栽培显著或极显著增产,下等肥力田两种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郑家奎曾循明万绪奎唐荣华杨大金周远清
- 关键词:冬水田杂交中稻强化栽培
-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被引量:96
- 2009年
-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水稻基因型、根系生长、物质积累、生理代谢、植株性状与氮素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进展。指出水稻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的品种有利于提高对土壤氮素的吸收能力;分蘖力强,齐穗期粒叶比大,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库容量大,结实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和收割指数高的品种对氮素的利用效率高;其生理学特征表现为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高。总结了从氮肥种类与平衡施肥、施肥方法与肥水运筹、氮肥精准施用技术方面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提高水稻氮效率的研究重点,即建立水稻氮素效率间接评价的有效方法、突出水稻氮素效率的遗传规律与品种选育工作,协调氮素高效吸收与高效利用矛盾的栽培策略和深化以叶色为基础的高效定量施氮技术研究4个方面。
- 徐富贤熊洪谢戎张林朱永川郭晓艺杨大金周兴兵刘茂
- 关键词:水稻氮肥利用率基因型差异肥水管理
- 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栽培策略被引量:31
- 2007年
-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策略及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根据该地区日照条件差的生态特点,采用稀植足肥促进扩"库"增"源"的高产栽培策略,即通过超稀植降低苗峰,改善群体光照条件,提高成穗率,适当降低有效穗数,大幅度提高每穗着粒数,在保持高产适宜叶面积指数条件下扩大库容量;增施氮肥补充光合源,保证在高粒叶比情况下有较好的籽粒充实度。核心技术是栽秧9.0万穴hm^-2、施氮210 kg。2004年、2005年生产示范分别比传统高产栽培技术增产11.86%-18.31%和14.32%-17.76%,其中超高产田验收产量高达10.81-11.05 t·hm^-2,创该生态区杂交中稻高产历史纪录。
-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杨大金王贵雄
- 关键词:冬水田杂交中稻高产栽培策略
- 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2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库源和籽粒性状与整精米率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株高、齐穗期SPAD值和垩白粒率5个性状是影响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分别建立了整精米率与粒长、长宽比和垩白粒率的回归方程,利用这些回归方程预测,当稻谷的粒长<9 mm或长宽比<3或垩白粒率<70%时,稻谷整精米率达3级以上的概率为87.50%~94.44%。为杂交中稻优质组合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张林万先齐刘茂杨大金
- 关键词:杂交中稻整精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