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IL-4、INF-γ及1,25-(OH)2D 3在婴幼儿哮喘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通过检测婴幼儿哮喘不同时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NF-γ)、1,25二羟基维生素D 3[1,25-(OH)2D 3]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婴幼儿63例为哮喘组,随访3年,失访3例,以随访3年后是否仍有哮喘发作为界,分为哮喘Ⅰ组(仍有哮喘发作,28例)、哮喘Ⅱ组(无哮喘发作,32例);随机选取同时期健康婴幼儿2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不同时期血清IL-4、INF-γ、1,25-(OH)2D 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血清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INF-γ水平明显降低(P<0.01);哮喘Ⅰ组患儿血清1,25-(OH)2D 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哮喘Ⅰ组干预率高于哮喘Ⅱ组(P<0.01)。结论哮喘患儿血清IL-4水平持续升高,1,25-(OH)2D 3水平持续降低,当IL-4/INF-γ比值持续升高时,应尽早进行预防干预。
- 鄢程程徐哲梁秦刘亚军丁艺李敏陈雄英何婷婷
- 关键词:婴幼儿哮喘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联合司坦唑醇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性患儿的身高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 RHa)联合司坦唑醇(ST)对改善女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ICPP)成年身高(FAH)的效果。方法 60例ICPP女孩分为两组:组1 Gn RHa联合ST(32例),组2单独使用Gn RHa(28例)。比较各组HV、BA/年龄增长比值(ΔBA/ΔCA)及FAH。结果组1在入组治疗期间的HV显著高于入组治疗前[(6.24±1.84)cm/年和(2.81±0.55)cm/年,P〈0.05],组2的HV与入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8±0.89)cm/年和(3.98±1.12)cm/年,P〉0.05]。两组ΔBA/ΔCA分别为0.24(0.10-0.29)、0.21(0.10-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l的FAH为(156.42±2.89)cm,高于入组治疗前预测成年身高[(151.45±3.62)cm,P〈0.05]及遗传靶身高[(154.87±2.71)cm,P〈0.05]。组2的FAH与入组治疗前预测成年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79±2.57)cm和(152.58±5.41)cm,P〉0.05],且低于遗传靶身高[(155.49±4.36)cm,P〈0.05]。两组无人出现多毛、嗓音粗、阴蒂肥大等表现。结论 ICPP女孩在接受Gn RHa治疗过程中,间歇、小剂量应用ST治疗可显著提高HV而不加速BA,有效改善FAH,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刘亚军庞敏黄丽敏冯德刚张雅莉孙泰乔玉香龙海碧伍心莲
- 关键词:性早熟成年身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司坦唑醇
- 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5—2009年广元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诊断为MPP患儿186例,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血清颗粒凝集法(MAA)和冷凝集试验(CAT)检查,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28例),3~5岁组(79例),≥6岁组(79例)。根据肺炎类型分为:支气管肺炎组(94例),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92例)。≥6岁患儿按肺炎轻重程度分为支气管肺炎组(25例),中度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31例),重度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23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肺损伤程度、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血清转化率。结果≤2岁组、3~5岁组、≥6岁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7 d、支气管肺炎、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肺炎组和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患儿年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血小板计数、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转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患儿支气管肺炎组、中度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重度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住院时间、CRP水平及血清转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的MPP患儿,其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且肺损伤症状较重。肺损伤程度与当时诊断性IgM抗体是否缺失及淋巴细胞计数是否降低有关。因此,快速配对血清IgM抗体检测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确诊非常重要。
- 徐哲陈华英马兵石平聂永红冯德刚刘亚军文虹刘燕
- 关键词:年龄因素
- 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8
- 2016年
- 目的探究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普米克令舒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肺功能的改变,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治疗后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患者治疗情况较好,应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 刘亚军孙泰冯德钢徐哲
- 关键词: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肺功能普米克令舒
-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初探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色谱法对8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8h进行PCT水平测定,并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价值。将患儿按出院诊断分为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非感染组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感染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感染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一般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清PCT、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0.5ng/mL为临界值,PCT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90.63%,特异度为64.58%;以2ng/mL为临界值,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9.50%。与CRP相比,PCT诊断感染特别是重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血清PC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血清CRP下降幅度。结论:监测新生儿感染患儿血清中PCT水平,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程度判断、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 徐哲葛昌玲陈华英赵诤王晓玲刘亚军刘燕
-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新生儿特异度
- 支气管哮喘患儿白介素1受体1基因RS1041973及RS1020829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白介素1受体1(Interleukin 1 receptor-like 1,IL1RL1)基因RS1041973、RS1020829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 86例哮喘患儿为哮喘组,100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外周血,ARMS-qPCR法检测分析IL1RL1基因RS1041973、RS1020829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哮喘组IL1RL1基因RS1041973位点基因型AA、AC、CC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 5%(3/86)、23. 3%(20/86)、73. 2%(63/86),等位基因A、C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5. 2%(26/172)、84. 8%(146/172);对照组分别为8. 0%(8/100)、26. 0%(26/100)、66. 0%(66/100)、21%(42/200)、79%(158/200);两组AC、CC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A、C的分布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与RS1041973位点基因型AA基因人群比较,RS1041973位点AC、CC基因型的个体患支气管哮喘的风险性增加(校正OR=1. 769,2. 212; 95%CI:0. 47~6. 655,0. 637~7. 687);且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度是A基因的1. 506倍(95%CI:0. 726~3. 126,P <0. 05)。哮喘组IL1RL1基因RS10208293位点基因型AA、AG、GG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 6%(4/86)、25. 6%(22/86)、69. 8%(60/86),等位基因A、G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7. 4%(30/172)、82. 6%(142/172);对照组分别为7. 0%(7/100)、29. 0%(29/100)、64. 0%(64/100)、21. 5%(43/200)、78. 5%(157/200);两组AG、GG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A、G的分布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与RS10208293位点基因型AA基因人群比较,RS10208293位点AG、GG基因型的个体患哮喘的风险性增加(校正OR=1. 255,1. 531; 95%CI:0. 355~-4. 442,0. 463~-5. 067);且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患哮喘的危险度是A基因的1. 36倍(95%CI:0. 673~2. 749,P <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IL1RL1基因RS1041973位点C等位基因、RS10208293位点G等位基因突变频率较高。IL1RL1基因RS1041973位点A/C的C等位基因、RS10208293位点A/G的G等位基因的突变可能与支气管哮喘的易感性有关。
- 徐哲刘亚军鄢程程丁艺何婷婷张福高清川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支气管哮喘哮喘
- 沙美特罗和孟鲁司特分别联用氟替卡松在哮喘气道炎症控制方面的疗效对比
- 徐哲石平曾茄刘亚军熊小敏杨萍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免疫复合物(IC)和补体(C)成分含量变化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手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gG、IgA、Ig M、IC和补体C1q、C4、C3、B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G、IgM、IC、C1q、C4、C3、B因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P重症组血清IgG、IgA、IC、C1q、C4、C3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或P<0.05)。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判定病情程度有实用价值。
- 徐哲陈华英刘亚军刘燕伍心莲左丽莎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复合物补体
- 单纯肥胖儿童血脂、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血脂、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6例在我科诊治的单纯性肥胖患儿为肥胖组,并选取60例同期体检的体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记录身高、腰围、臀围、体重,采用ELISA法、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儿童的脂联素、血脂、胰岛素、肝功能等指标,超声检查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分析血脂、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差异明显,肥胖组43例儿童血脂异常。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肥胖组儿童脂联素与BMI、TG、FINS、HOMA-IR值呈负相关。肥胖组中13例诊断为脂肪肝,6例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20例肝脏增大,对照组中仅6例儿童有肝脏增大,两组儿童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其水平与TG、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肥胖儿童脂肪肝、肝功能异常和NAFLD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
- 刘亚军
- 关键词:脂联素儿童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肪肝
- 病毒性脑炎患儿内环境变化及其相关性评价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儿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血糖变化对于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7个月~10岁的V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临床症状表现是否连续惊厥或抽搐状态频繁、昏迷、肢体出现瘫痪、头颅内MRI或CT检测结果为脑实质或是否脑干呈现异常密度病灶等表现并按病情轻重将患者分为重症组47例和轻症组53例.对两组患儿的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 重症组的低钠血症及低钙血症患儿明显多于轻症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心肌酶上升及高血糖患儿例数明显多于轻症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患儿的内环境出现紊乱,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血糖水平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临床反映患儿病情的客观指标.
- 孙泰龚涛刘亚军赵峥游晓波
-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电解质心肌酶谱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