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寒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血站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菌实验室不同消毒方法效果的比较
- 2003年
- 张晓寒王欣李芳
- 关键词:消毒方法高锰酸钾
- 血液及其制品消毒中S/D法的应用探讨
- 2004年
- 张晓寒
- 关键词:消毒
- BET法检测3种血液保存液细菌内毒素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排除细菌内毒素检测(BET)法检测血液保存液细菌内毒素时的抑制性干扰。方法用无热原水(BET水)分别将输血用1号抗凝液、血液保存液Ⅱ(ACD-B)、红细胞保存液(MAP)稀释11、22、44、88、176倍,按《药典》制备A、B、C、D溶液,进行干扰初筛试验,以初步确定无干扰的稀释倍数,将供试品稀释到无干扰的倍数做干扰试验。结果通过干扰试验证明1号抗凝液、ACD-B稀释44倍时无干扰;MAP稀释22倍时无干扰。结论BET法检测3种血液保养液时做一定倍数以上的稀释,可以排除抑制性干扰因素。
- 王洪王欣张晓寒牛海江
-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检测法试剂血液保养液
- 输血用1号抗凝液细菌内毒素的一种检测方法
- 2007年
- 王洪张红岩王欣王学刚张晓寒
-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检测法CA(OH)2
- 邯郸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邯郸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基因型分布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到邯郸市区及周边各县体检和住院以及本站无偿献血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或血浆,通过ELISA法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特异性引物法和S基因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测其基因型。对有临床症状且扩增出基因型的样品进行S基因全长扩增,经测序后采用相关软件进行S基因变异和分子进化研究。结果 306个标本中178份分型成功,其中B基因型2份、C基因型176份,未发现其它基因型。对于血清学模式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的标本分析成功率为90.48%,显著高于其它血清学模式(P<0.05)。扩增出全长S基因27份,各序列之间同源性最高为99.6%,最低为96.7%。核苷酸差异度P i在381—480 nt最低,为0.00 484。在831—930 nt最高,为0.05664。结论邯郸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优势基因型为C型,病毒变异在156—947核苷酸区段呈非随机分布,在分子进化上和日本毒株同在一个分支。
- 王欣王洪孙国栋燕锋孙立明李燕封福江尹志柱张晓寒李芳
- 关键词:型特异性引物血清学模式S基因分子进化
- 红细胞的功能及血液保存被引量:3
- 2001年
- 红细胞无核,糖酵解是红细胞产能的唯一途径.红细胞非常柔软且循环快,能很快通过毛细管运送氧到全身,一个细胞通过肺部毛细管只需大约千分之一秒的时间.不同种属的红细胞寿命不同,然而,猫、狗、人类通过心脏往复循环的红细胞数量事实上是相等的,约2×105.细胞死亡的信号大概来自于细胞膜的改变,如:累积的损害使膜脆性增加;抗原暴露后结合免疫球蛋白,使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能在液态保存相对较长时间.1940年代建立的血液保存方法仍在沿用.但是,由于没有侧重于红细胞在保存期的功能,所以,输血后的存活率及携氧能力均下降,因此,开展更有效的血液贮存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描述了红细胞的携氧作用以及评估保存红细胞携氧量的方法,讨论增加保存的红细胞较之新鲜血液(活性红细胞)有较高水平携氧量的可能性.
- Naotaka HamasakiMasaki Yamamoto张晓寒唐银海
- 关键词:红细胞功能血液保存输血
- 全血和成分血细菌污染危险性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张晓寒
- 关键词:全血成分血细菌污染危险性
- ELISA试剂检测失控原因探析
- 2002年
- 王欣刘萍张晓寒王洪
- 关键词:抗-HIV
- 邯郸市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HBsAg和抗-HCV阳性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王欣李芳段现民赵有良张晓寒迟栗夫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HBSAG抗-HCV阳性
- 邯郸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学模式及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邯郸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学表达模式的流行病学和基因型分布,为完善预防、诊断、治疗病毒感染的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型特异性引物PCR检测其基因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6份标本中HBsAg/HBeAg/HBcAb(M1),男:65份,年龄(31.6±15.1)岁。女:40份,年龄(26.82±9.24)岁。HBsAg/HBeAb/HBcAb(M2),男:52份,年龄(35.6±14.8)岁。女:58份,年龄(37.8±13.39)岁。HBsAg/HBcAb(M3),男:44份,年龄(39.4±14.0)岁。女:24份,年龄(39.4±13.0)岁。M1和M3模式男女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2模式男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图表示三种血清学模式表达的高峰期都集中在20~30岁之间,对M1血清学模式105份样本进行基因分型,95份样品成功分型,全部为C基因型。结论邯郸市区乙肝病毒感染者在3种常见血清学表达模式表达上M2男女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20~30岁为携带和传播的高峰期,C型为优势基因型。
- 王欣张晓寒周淑芳李燕徐晓燕代解杰
-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学模式基因型型特异性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