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瑞婷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液化气
  • 3篇脱硫
  • 3篇脱硫醇
  • 3篇精制
  • 3篇催化
  • 2篇
  • 2篇醇钠
  • 2篇催化剂
  • 1篇液化
  • 1篇液化石油
  • 1篇液化石油气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正交设计法
  • 1篇石油
  • 1篇石油气
  • 1篇气中
  • 1篇噻吩
  • 1篇稳定性
  • 1篇硫醇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刘瑞婷
  • 5篇项玉芝
  • 5篇夏道宏
  • 4篇田永亮
  • 4篇王玉海
  • 1篇朱根权
  • 1篇孙刚

传媒

  • 2篇天然气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液化气脱硫醇精制过程中硫醇钠氧化反应研究
本文对液化气脱硫醇精制过程中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催化裂化液化气硫醇结构分析;多相体系中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负载催化剂和固载化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性能的探讨.实验还发现液相催化剂在...
刘瑞婷
关键词:液化气负载催化剂脱硫醇
文献传递
液化气Merox脱硫醇精制中脱硫深度和催化剂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针对目前液化气Merox抽提液相氧化法脱硫醇精制技术存在的脱硫精制不合格,废碱液难处理等问题,对影响脱硫深度以及催化剂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碱液(剂碱)共存是造成碱相中的硫醇钠容易转化为二硫化物而导致精制后的液化气硫含量不合格的原因。碱液中的催化剂不稳定,容易聚集失活,而固载化催化剂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王玉海田永亮刘瑞婷项玉芝夏道宏
关键词:液化气精制
正交设计法选择最佳氧化抽提脱硫条件被引量:13
2001年
以H2 O2 /甲酸对模拟轻质油品中硫醚硫、噻吩硫进行氧化抽提脱硫实验 ,按照正交设计法中四因素二水平 (H2 O2 的加入量、甲酸的加入量、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 )的L8(2 7)表 ,规划具体的操作方案。通过对两种类型硫化物模拟轻质油品体系的 8组脱硫率进行方差数据处理 ,分别得出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的主次顺序 ,其中甲酸的加入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气相色谱与紫外吸收光谱依次对氧化反应前后的油、水两相检测 ,分析模拟体系中的硫化物组成与分布变化 ,发现硫醚在该过程中的主要产物为亚砜 ,平衡分配于油、水两相中 ;而噻吩仅是含量有所降低 ,在结构上没有明显变化 。
孙刚刘瑞婷朱根权项玉芝夏道宏
关键词:正交设计法噻吩脱硫
液化气脱硫醇精制工艺中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研究了气-液两相体系中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主要探讨了硫醇钠结构、浓度、反应温度等对硫醇钠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异构硫醇钠较难被氧化;对硫醇钠浓度和氧分压来说,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二级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升高反应温度,反应加快;并从反应机理方面对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脱硫醇精制新工艺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田永亮刘瑞婷王玉海项玉芝夏道宏
关键词:液化气脱硫
液化石油气脱硫醇过程中磺化酞菁钴催化剂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对磺化酞菁钴催化剂在液化石油气脱硫醇工艺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氧与磺化酞菁钴形成活性很低的双核二氧聚合物,催化剂在碱液中不稳定,尤其在氧存在下易失活。通过添加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物质,与催化剂的中心金属钴离子形成轴向配位,可以有效地降低催化剂中二聚体的产生。
田永亮王玉海刘瑞婷项玉芝夏道宏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脱硫醇稳定性碱液
液化气中硫醇结构组成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用化学分离结合GC/DFPD、GC-MS仪器分析方法对液化气中的硫醇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易于操作的液化气中硫醇分离流程及硫醇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液化气中主要含有结构比较简单的硫醇,以甲硫醇和乙硫醇为主,这与液化气的组成特点相符合。
刘瑞婷田永亮王玉海项玉芝夏道宏
关键词:液化气硫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