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丽娜

作品数:14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缺血
  • 3篇预后
  • 3篇症状
  • 3篇脑出血
  • 3篇脑血
  • 3篇出血
  • 2篇血性
  • 2篇血脂
  • 2篇依达拉奉
  • 2篇再灌注
  • 2篇灶性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缺血后
  • 2篇缺血后处理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脑血管

机构

  • 14篇佳木斯市中心...
  • 4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北安市五官医...

作者

  • 14篇贾丽娜
  • 4篇张洁
  • 3篇宋友
  • 3篇冯瑞雪
  • 1篇和梅
  • 1篇杨慧
  • 1篇关雪莲
  • 1篇李培育
  • 1篇程洪斌
  • 1篇曲波
  • 1篇徐晓艳

传媒

  • 5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对癫痫部分性发作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新型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临床疗效研究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患者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然后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成3组:A组:左乙拉西坦治疗组30例:B组:托吡酯治疗组30例:C组:卡马西平对照组30例:观察用药24周后各组间临床癫痫控制率、脑电图的改善、不良反应及MOCA的评分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3组临床疗效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癫痫完全控制无发作率B组明显低于A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电图的改善:脑电控制率B组明显低于A组及C组(P<0.05);3认知功能的影响: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5.6%。A组MOCA评分与B组比较,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4不良反应:A组与B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在控制癫痫部分性发作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托吡酯较左乙拉西坦高;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托吡酯疗效不如左乙拉西坦。
和梅寇传玉和廿徐晓艳贾丽娜李培育杨慧关雪莲侯丽醇
关键词:托吡酯
阿托伐他汀联合叶酸、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叶酸、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基础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三组脑梗死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均给予叶酸片5mg,日三次口服;甲钴胺注射液500μg,日一次静脉注射。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乐)20mg日一次口服。疗程四周。分别于入院后24h内及治疗四周后晨起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结果:常规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1);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低血同型半胱氨酸,而且与叶酸、甲钴胺有协同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
贾丽娜宋友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
舒血宁注射液、尼麦角林联合治疗对眩晕症患者症状改善及TCD参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给予眩晕症患者尼麦角林、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药组(n=47)和联合组(n=47)。单药组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尼麦角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TCD参数、眩晕评分改善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左、右VA血流速度及BA血流速度均获得明显改善,且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分有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患者主要症状(眩晕、前庭功能受损、植物神经症状、耳蜗综合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单药组的78.72%(X^2=8.392,P<0.05)。联合组、单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为6.38%、4.26%,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1,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尼麦角林联合治疗眩晕症患者效果显著,可使患者TCD参数获得更大程度的改善,加快患者症状缓解速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贾丽娜
关键词:眩晕症尼麦角林舒血宁注射液TCD
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神经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并探析药物作用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于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Ⅰ组与Ⅱ组各25例,Ⅰ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Ⅱ组在Ⅰ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神经介入,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Baethe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后,Ⅱ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Ⅰ组的72.0%(P<0.05);治疗后,Ⅱ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ethe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与同期Ⅰ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治疗予以神经介入与静脉溶栓联合疗法,可优化疗效,修复受损神经,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张洁曲波贾丽娜冯瑞雪郇玲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介入静脉溶栓
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OD、MDA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OD、MDA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假手术组只进行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给予90 min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缺血后处理组在大脑中动脉缺血90 min后,给予灌注30 s缺血30 s,反复3次。各组分别再灌注12 h、24 h、48 h、72 h后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改变。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前给予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OD的表达明显增加,而MDA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脑缺血后处理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SOD的表达、减少MDA的表达,进而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贾丽娜宋友程洪斌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SODMDA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VEGF及TNF-α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达拉奉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12小时一次,连续静脉滴注14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发病3d、7d及14d血清VEGF及TNF-α水平。结果: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VEGF和TNF-α在第7 d时比第3d明显增高(P<0.05),第14d时已经明显下降(P<0.05)。依达拉奉组于治疗第3 d、7 d及14 d血清VEGF及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VEGF及TNF-α的水平,从而减轻神经细胞损害。
贾丽娜冯瑞雪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xl、Bax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xl、Bax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假手术组只进行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给予90min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缺血后处理组在大脑中动脉缺血90min后,给予灌注30s缺血30s,反复3次。各组分别再灌注12h、24h、48h、72h后测定脑组织Bcl-xl、Bax的表达。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前给予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Bcl-xl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而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脑缺血后处理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xl蛋白的表达、减少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缺血周围区的细胞凋亡。
贾丽娜宋友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BCL-XLBAX
外周血miRNA的表达水平在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5年脑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NA的表达水平在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AIAS)患者5年脑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发现的AIAS患者110例的病例资料,并将其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经TCD检查未发现有颅内动脉狭窄且一般资料与观察组均衡可比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血清miRNA-223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根据观察组患者5年随访期间出现脑血管事件的患者纳入阳性组,未出现的归纳于阴性组;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223相对表达水平对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miRNA-223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的TG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的miRNA-223相对表达水平低于阴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及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出血清miRNA-223表达水平及TG水平的最大AUC面积截断值分别为miRNA-223的截断值为0.56(敏感度=71.50%,特异性=91.60%)、TG的截断值为1.98(敏感度=55.20%,特异性=65.20%)。结论外周血miRNA-223的表达水平对AIAS患者5年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临床中检测AIAS患者外周血miRNA-223的相对表达水平对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张洁贾丽娜
关键词: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脑血管事件预后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T-1、NSE及血小板活化指标与近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与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T-1、NSE及血小板活化指标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78名健康同龄者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血浆Hcy、ET-1、NSE及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观察组中3个月时不同NDS评分者上述检测指标,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处理上述指标与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浆Hcy、ET-1、NSE及血小板活化指标(CD61、CD62p及CD63)分别为(18.96±2.96)μmol/L、(80.55±6.73)pg/ml、(48.76±6.93)ng/ml、(49.75±5.69)%、(3.96±0.46)%及(3.52±0.36)%,均高于对照组的(8.75±1.98)μmol/L、(40.36±3.87)pg/ml、(10.38±2.25)ng/ml、(35.53±4.28)%、(1.80±0.21)%及(1.57±0.19)%,且观察组中不同NDS评分者上述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cy、ET-1、NSE及血小板活化指标均与脑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T-1、NSE及血小板活化指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与近期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贾丽娜
关键词:血浆HCYET-1NSE血小板活化指标近期预后
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细胞、血脂因子及生活能力改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给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西医组(n=45)、银杏内酯组(n=45),分别给予常规西药、西药+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细胞因子、血脂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后,与西药组相比,银杏内酯组患者IL-6、MMP-9、TNF-α水平及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银杏内酯组患者MMSE、MoCA、ALD评分显著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 给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血脂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贾丽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细胞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