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洋

作品数:2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盆地
  • 5篇油气
  • 5篇南黄海盆地
  • 5篇海盆
  • 5篇海盆地
  • 5篇白云岩
  • 4篇中新世
  • 4篇勘探
  • 4篇储层
  • 3篇地质
  • 3篇岩石
  • 3篇油气勘探
  • 2篇叠前
  • 2篇岩石矿物
  • 2篇岩石矿物学
  • 2篇永乐
  • 2篇源岩
  • 2篇震旦
  • 2篇震旦系
  • 2篇生物礁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7篇青岛海洋地质...
  • 14篇国土资源部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0篇张海洋
  • 18篇许红
  • 11篇王修齐
  • 11篇张威威
  • 5篇张柏林
  • 4篇赵新伟
  • 4篇李建委
  • 3篇朱玉瑞
  • 2篇闫桂京
  • 2篇孙和清
  • 2篇施剑
  • 2篇杨艳秋
  • 2篇陈勇
  • 1篇李增学
  • 1篇卢建忠
  • 1篇魏凯
  • 1篇张德润
  • 1篇葛和平
  • 1篇周瑶琪
  • 1篇陆永潮

传媒

  • 13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2015年“...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扬子区海陆盆地构造分割的深大断裂证据与地质构造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下扬子陆区苏北盆地在结晶基岩形态、性质、分布面积等方面与海区南黄海盆地具有显著区别;前者印支面基岩地质图NEE向窄条带状展布的构造线方向支持不对称对冲构造运动的观点,与后者主体构造线方向呈宽缓近EW向不同;由于位于传统观点划分的南黄海盆地中央隆起区,下扬子区磁异常主体与上、中扬子区四川盆地及江汉盆地磁异常主体相当,钻井和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发现,该区赋存厚度超过5 000m的前中生代沉积,三叠系青龙组碳酸盐岩与新近系直接不整合接触;由此认为,下扬子区传统中央隆起区为前中生界巨大沉积坳陷区,表明海域南黄海盆地具有与中、上扬子区更为近似油气地质构造条件。但是,由于滩海区至今存在地震资料采集巨大空白带,使原本已经十分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及其海陆域盆地对比研究更加困难和难以实现。笔者根据重力特别是高精度航磁资料,在江苏沿海与南黄海海域之间解释发现了一条NW向深大断裂带—陈家港断裂带,首次证实下扬子区海陆域盆地被构造分割,二者地层、沉积和构造特征海陆有别是不争的事实。
许红张海洋张德润卢树参卢建忠王修齐张威威
关键词:下扬子区油气勘探深大断裂带
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发现与四川盆地震旦—寒武系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被引量:9
2016年
简单回顾了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发现历程。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是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系—寒武系重要的含气领域,近年来龙王庙组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新突破,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川中震旦系—寒武系勘探与研究进展认为:1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自形成以来,震旦纪晚期为其所处的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整体掀斜与雏形发育,寒武纪—奥陶纪为同沉积隆升期;2大面积发育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缝洞型、寒武系龙王庙组白云岩孔隙型2套主要含气储集层,准同生白云石化和表生岩溶叠加改造形成相对高孔渗储集体,灯影组孔隙度为3%~4%、渗透率为(0.0054~9.03)×10-3μm2,龙王庙组孔隙度为4%~5%、渗透率为(0.0005~78.5)×10-3μm2;3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发育2类多套烃源岩,均为腐泥型,以生油为主,发育3套优质储层,储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4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为典型的干气,均为有机成因,其中灯影组天然气为混源气,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5生储接触广泛,震旦系—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大面积富集的关键因素是古隆起演化与烃源岩演化匹配,大型鼻状隆起背景下发育的构造、岩性及复合型多种类型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王修齐许红宋家荣陆永潮卢树参张海洋张威威
西科1井藻礁微焦X光三维成像与物性表征
生物礁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研究是世界性难题,植物藻礁是西沙群岛中新世主要生物礁类型,其物性特征的计算机数字化研究尚为薄弱领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西科1井最新采集仙掌藻白云岩和珊瑚藻礁白云岩2块珍贵样品,通过X光扫描成像...
卢树参许红陈勇张海洋王修齐张威威
关键词:非均质性
文献传递
西永2井中新世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西永2井中新世发育厚度较大的藻礁白云岩,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及岩心CT扫描等研究手段,结合常规储层物性分析方法等,研究了西沙群岛中新世藻礁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结果表明:西永2井中新世藻礁白云岩储层发育良好,储集岩主要以粉晶—细晶白云岩为主,晶间溶孔、藻架孔、铸模孔、晶间孔和生物体腔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变化较大,主要集中在8.39%~37.71%;渗透率为(0.17~3 291.9)×10^(-3)μm^2,具有高孔、高渗显著特征。储层在成岩阶段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白云岩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及多期溶蚀作用。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大幅减少,对储层形成具有破坏作用,白云岩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溶蚀作用改变孔隙结构,进而提高储层的有效孔隙度。研究表明西永2井中新世白云岩处冰期海退阶段,受大气淡水林滤作用影响,而多期溶蚀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次生孔隙成为现今主要的储集空间。
张海洋许红赵新伟卢树参王修齐张威威
关键词:白云岩储层成岩作用
西沙中新世藻礁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被引量:2
2016年
西琛1井中新世生物礁被认为是植物藻礁白云岩,但为一孔之见。基于西沙群岛两大环礁3个岛屿的3口晚中新世—中中新世钻井生物礁全取心岩心的资料,开展藻礁白云岩的储层对比及成因模式分析,证实白云岩在各自埋深、厚度等方面虽不一致但特征较为相近,均处于中新世,多属藻礁白云岩,对于理解西沙群岛新近纪生物礁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涉及白云岩3层,总厚724.65m,通过常规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光粉晶衍射和物性测试分析发现,3口井的研究井段以藻礁白云岩为主,但深度不同;白云石矿物隐晶—粉晶—细晶状,发育粒间孔、藻架孔和生物体腔孔等原生孔隙和粒内溶孔、铸模孔、藻体溶孔及裂缝等次生孔隙;并在多个层段形成粒内溶孔—晶间孔—藻体溶孔组合;具有高孔、高渗显著特征,为有利油气储层。本段白云岩锶含量低,是新近纪全球冰川性海退事件的结果,构成混合水白云化作用机制。
张海洋许红卢树参孙志鹏刘新宇王修齐张威威
巴哈马滩与西沙群岛台地生物礁地质特征对比被引量:1
2016年
从生物礁碳酸盐岩的沉积特征、孤立台地生物礁沉积模式2个方面对巴哈马滩与西沙群岛进行对比分析:巴哈马滩礁区主要沉积粒状灰岩、泥质灰岩、斜坡发育生物碎屑灰岩,海底文石和镁方解石胶结作用强烈,致大部分原始孔隙度阻塞,孔隙度降低;西沙礁滩海滩岩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地层主要发育生物碎屑灰岩和白云岩,各种藻类格架的杂乱分布增大岩石的孔隙度。巴哈马滩以孤立碳酸盐岩台地生物礁为主,发育台地边缘斜坡及滩礁型孤立台地,西沙孤立台礁区主要发育永乐、宣德2类环礁沉积系统,以及台地边缘礁、塔礁、马趾礁、环礁、点礁等多种生物礁类型。大巴哈马滩具有侧向生长的潜力和周期性进积作用的特征,西沙陡坡高能带发育进积型与侵蚀型2种沉积类型,风暴潮与盛行风作用成为灰沙岛的主要成因机制。
卢树参许红陈勇张海洋李增学王修齐张威威
微焦X射线扫描成像技术在岩石物性特征研究的现状被引量:2
2016年
微焦X射线扫描成像技术是在微米—纳米级尺度上对储层岩石物性特征的重构及透视表征,是目前国际范围内较为先进的储层定性定量研究技术。在系统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对微焦X射线扫描成像技术的原理及研究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指出该技术是为研究岩石基质及赋存于不同岩石孔隙空间之中的流体而开发建立的不断成熟起来的油气储层定性定量研究技术。可以实现岩石整体、岩石骨架和孔隙三维重构,能够以透视岩心成像的方式直观清晰地观察分析岩石内部三维孔隙空间的分布、大小及其连通性。通过阈值分割,可对孔隙三维组构、孔隙网络中流体流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分解等特征进行建模分析,达到四维研究的水平。分析探讨了原理及前人研究实例,对其在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实际勘探开发运用中的现状及前景做出展望。
卢树参许红陈勇张海洋王修齐张威威
南黄海盆地26口钻井特征被引量:16
2015年
总结了南黄海盆地54年来油气探井钻探成败的经验,图示了井震圈闭的特征,指出迄今南黄海盆地完钻26口井,其中中国21口,总进尺54 502 m;124°E以西平均8 047km2钻井1口。钻井揭露地层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与第四系,最老地层为石炭系;钻遇岩性有碳酸盐岩、煤系和碎屑岩;揭露了16种地层接触关系,解剖了背斜、断块、透镜体岩性和不整合面等圈闭类型。中方21口井主要分布于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北部坳陷和勿南沙隆起3个区带,先后在CZ6-1-1井获得轻质原油2.45t、在ZC1-2-1井泥岩岩心裂缝中见轻质油以及在其他3口井中见油气显示。最后提出了古生界参数井钻探等建议。
许红张海洋张柏林闫桂京施剑杨艳秋孙和清李建委董刚卢树参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圈闭类型
南黄海盆地白垩系油气赋存特征与2类烃源岩被引量:4
2015年
南黄海盆地是中国海域历经54年勘探至今尚未实现工业油气发现的唯一大型含油气盆地,特别是29年前发现的白垩系黑色页岩含轻质油,属于页岩油范畴。分析了南黄海盆地白垩系勘探研究现状,提出白垩系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有8口井钻遇,K1系红浦口组,K2系黑泰州组,与苏北盆地近似;在最新地震测线上表现为顶蚀,与古/新近系及下伏侏罗系均呈不整合接触,斜层状分布,残留沉积,部分构成次凹的特征。通过近海灵山岛露头调查、剖面实测和包括常规生油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离子质谱、U-Pb同位素年龄等测试,发现下白垩统多套深灰黑色含煤泥岩层,发育Ⅰ型和Ⅲ型干酪根,自由烃0.02-0.07mg/g或为零,生油潜力0.06-0.03mg/g或为零,残留有机碳1.85%-1.99%或0.70%-0.84%,氧指数4及超过10,属于2类烃源岩,分别生烃和二氧化碳气。总体认为南黄海盆地白垩系具有一定资源前景,值得开展深入分析。
许红卢树参葛和平赫庆坤赵新伟朱玉瑞周瑶琪张柏林李建委张海洋高晓军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白垩系烃源岩
下扬子地块2个古生界地质剖面的烃源岩特征及其对南黄海盆地的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南黄海海域油气勘探缺乏揭示古生界钻井样品资料的窘况,对邻近陆区2个典型露头剖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这2个剖面分别为南京幕府山的下古生界寒武系陆相泥岩和安微巢湖的上古生界二叠系海相灰岩,都呈深灰黑色;前者是当前下扬子陆区页岩气勘探重点研究层系;后者出露面积较大,似臭鸡蛋味浓烈,为含硅碳酸盐岩,俗称"臭灰岩"。通过系统油气地球化学测试,证实其均为优质烃源岩;岩石物性测试结果表明,后者还可为优质储集岩。由于古生代下扬子地块具有地台性质,沉积体系向南黄海海区自然延伸沉积,因此,利用这些来自陆区露头地质剖面的珍贵样品推测,二者均可作为南黄海盆地尤其是南部坳陷的潜在主力烃源岩,以期为相应的油气勘探评价提供借鉴。
许红张柏林俞昊杨艳秋施剑刘志飞赵新伟朱玉瑞李建委卢树参张海洋
关键词:油气地球化学烃源岩古生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