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良枝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甲状腺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全身
  • 1篇全身显像
  • 1篇显像
  • 1篇腺癌
  • 1篇颈部
  • 1篇后评
  • 1篇后评估
  • 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甲亢
  • 1篇甲状腺癌
  • 1篇甲状腺功能
  • 1篇甲状腺功能减...
  • 1篇减低
  • 1篇降钙素
  • 1篇降钙素原

机构

  • 3篇黄石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段永强
  • 3篇吴继权
  • 3篇潘良枝
  • 2篇靳光华
  • 2篇周明珍
  • 2篇许多慧
  • 1篇李振龙
  • 1篇胡如进

传媒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与肺/骨转移的^(131)I治疗与全身显像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颈部转移与肺/骨转移131I治疗与全身显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15例DTC患者,依据病理及影像学检查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103例和肺/骨远处转移组12例。在相关管理指标、131I清甲治疗、131I-WBS、年龄、病理类型、131I疗效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DTC颈部转移中危组的TG、RAIU水平明显低于远处转移高危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H水平明显高于高危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Ab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31I治疗与治疗后全身显像,115例甲状腺癌发现肺转移9例、骨转移3例,甲状腺癌远处转移率为10.43%;在12例高危组患者中,年龄≤45岁组发生肺转移7/75例、年龄>45岁组发生肺转移2/4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9,P>0.05);年龄≤45岁组发生骨转移0例,年龄>45岁组发生骨转移3/4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远处转移10/95例,甲状腺滤泡状癌远处转移2/2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颈部转移组甲状腺残留去除率为65.05%,远处转移组颈部甲状腺残留去除率为58.33%,两组去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05)。症状改善在甲状腺癌肺转移经131I治疗后100%近期有效,在骨转移131I治疗后66.7%近期有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3,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或肺/骨转移患者的诸多管理随访指标包括131I全身显像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积极用131I清甲治疗、清灶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治愈甲状腺癌或缓解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段永强胡如进靳光华夏淑平潘良枝许多慧周明珍吴振夫吴继权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核素
格雷夫斯甲亢^(131)I治疗前后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格雷夫斯甲亢治疗前后的变化及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低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253份血清TMAb、TGAb、TPOAb三种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其中原发性甲低11例为对照组,原发性甲亢组101例,经131I治疗一个疗程后有效76例、无效15例、甲低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20例,经131I治疗后全部甲低20例。对比分析131I治疗前后6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结果 TMAb、TGAb、TPOAb三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甲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7%、81.8%、90.9%,三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甲亢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4%、67.3%、71.3%,原发性甲亢与原发性甲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自身抗体在甲亢131I治疗后甲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70.0%、70.0%,与原发性甲低组或甲亢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自身抗体在甲癌131I治疗后甲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0%,与原发甲癌治疗前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原发性甲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雷夫斯甲亢患者治疗后甲低三种自身抗体阳性率较高,与治疗前三种自身抗体阳性有关。甲癌患者治疗后甲低三种自身抗体阳性率较低,亦与治疗前三种自身抗体阳性有关。三种自身抗体是否阳性与131I治疗后甲低无必然联系,只与治疗前三种自身抗体的存在有关。
段永强吴继权吴振夫许多慧周明珍潘良枝
关键词:TMABTGABTPOAB甲状腺功能减低
降钙素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评估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45例健康对照者和50例AMI组患者血清PCT与hs-CRP含量。比较两者对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在低危、中危、高危中的差异及ST段抬高性AMI与非ST段抬高性AMI中的差异。结果 AMI患者血清中PCT与hs-CR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从低危、中危、高危逐渐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3例ST段抬高性AMI患者1个月内死亡率13.0%、PCT2.01±0.63ng/m L,明显高于27例非ST段抬高性AMI患者1个月内死亡率3.7%、PCT 0.84±0.33ng/m 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34,P<0.01)。在早期低危组AMI患者中,PCT阳性分布要高于hs-CRP(χ2=5.001,P<0.01)。但在中危、高危组AMI患者中,PCT与hs-CRP阳性分布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0.170与χ2=2.060,P>0.05)。血清PCT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62,P<0.01)。结论在AMI患者血清中,PCT与hs-CRP含量显著增高可能是预测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具有预测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临床应用价值。
段永强李振龙吴继权潘良枝靳光华
关键词: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