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谦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晚清时期诉讼观的演变被引量:7
- 1991年
- 对法文化精神具有核心般意味的诉讼形态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期发生过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所带来的诉讼程序本身的完善对于实体立法趋近合理的改良以及整个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认识研究这一时期诉讼观的演变,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一、息讼与讼争中华民族是个尚和的民族,人们虽然承认社会的纷争不可避免。
- 孙谦
- 关键词:晚清时期诉讼当事人诉讼观诉讼主体息讼无讼
- 中国近代社会的心路历程
- 1989年
- 中国近代社会是个急剧动荡、新旧交替的社会,中国近代思想也呈现出波翻云谲、思潮迭起的色彩。如何忠实地记录和恰当地评价近代人们的心路历程,是件十分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可喜的是,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华兴教授著作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者在详细搜集史料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近代思想依次发展的阶段,以线串点,抓住主要代表人物,结合各个流派、思潮和论战,研究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研究了中西思想文化的冲突交融,从而得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 罗耀九孙谦
- 关键词:中国近代社会心路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思想文化浙江人社会改革
- 中华传统文化与华侨华人经济
- 1993年
- 一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华侨华人经济的关系,实际蕴含了作为经济主体的华侨华人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重要假定。但这假定是否具有客观依据,目前学术界并无定论。如果这一假定并不存在,本文的论题便根本不能成立。如果存在这一假定,本文的讨论才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在进入本题之前,便有必要弄清华侨华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 孙谦
-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经济关系华侨华人社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文化背景
- 文化学与华侨华人经济研究的构想被引量:2
- 1993年
- 一文化意义上的华侨华人经济文化的含义十分广泛而复杂,本文倾向于美国文化学家 C·克拉克洪的说法,文化是人为求生存所作的明显或含蓄的设计体系,也就是说,可以把文化作为一个价值体系来界定。研究这种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及其物化形式的学科便称作文化学。对于“生存是什么”和“如何生存”
- 孙谦
- 关键词: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文化学经济关系价值体系经济行为华侨华人社会
- 清代移民思想的演变
- 1996年
- 孙谦
- 关键词:海外贸易国际人口迁移华侨政策黄遵宪移民问题
- 晚清民法观念的变化
- 1995年
- 晚清民法观念的变化孙谦与中国古代的刑法特别发达并早已成文而化之为律不同,中国的民法则一直附于礼、混于刑,到晚清修律前也还是重刑过于重民。尽管如此,民事活动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却永远存在,反映这种活动的法观念也会随朝代更迭、社会变化而潜滋暗长;加上...
- 孙谦
- 关键词:民法观念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平等权民事实体法义务本位
- 晚清法观念的二元结构
- 1995年
- 晚清时期,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转型。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资产阶级政治改革的接踵并进以及封闭格局的打破和西方法学的输入,使社会事务日愈复杂,价值观念日愈新奇,中国社会陷入了无法可依和旧法难依的双重困境。为摆脱这种困境,有识之士张扬的更法声浪不断高涨。各门类的法观念逐渐变化,法观念的基本精神即法本位也由礼向权利转移。
- 孙谦
- 关键词:法观念《东方杂志》国家主义平民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儒法法理学异同论被引量:1
- 1989年
- 儒法两家形成于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因当时急剧动荡的社会状况所要求,他们都提出过治理国家的独特方案。这些治国理论后来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两个重要渊源。研究儒法两家学理的异同及其历史命运,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法律乃至古代社会将不无帮助。 一 从自然法的角度论述人定法,是古代法学理论也是儒法两家共有的特点。天的法则和人的本性是儒法谈论自然法时触及最多和最基本的两个问题。
- 孙谦
- 关键词:儒家异同论法理学韩非子自然法礼治
- 战前东南亚华侨的地缘认同被引量:4
- 1994年
- 孙谦
- 关键词:东南亚华侨华侨社会经济结构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