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宇
- 作品数:46 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固达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疗效分析
- 目的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案,但是对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术后...
- 王海彬何伟唐宏宇周驰霍少川刘勇陈德龙郭海邓章荣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密度
- 牵张应力下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增殖及相关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牵张应力下成骨细胞增殖及相关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大鼠成骨样细胞系ROS1728作体外培养,取3代对数生长期成骨细胞,采用Flexcell细胞牵张系统构建成骨细胞牵张体系,使用骨碎补总黄酮含药血清进行干预24 h。应用MTT法绘制成骨细胞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染色法观察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及分布情况;采用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方法测定各组成骨细胞内ALP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12 h及24 h骨碎补总黄酮各剂量组中成骨细胞数量及ALP、BMP-2、TGFβ-1含量均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骨碎补总黄酮低剂量组比较,骨碎补总黄酮中、高剂量组成骨细胞数目及ALP和BMP-2的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碎补总黄酮各剂量组中TGFβ-1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牵张应力下,骨碎补总黄酮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相关蛋白的合成。
- 罗伟东姜自伟李悦黄枫蔡群斌唐宏宇吴鉴涛
- 关键词:牵张应力骨碎补总黄酮成骨细胞动物实验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被引量:7
- 2017年
-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异位骨化较常见,会对术后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因强直性脊柱炎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且随访达6个月以上的87例(132髋)患者,对患者的手术前后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影像学资料包括患者术前及术后的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末次随访X射线片假体周围异位骨化的范围,并按Brooker分型分为Ⅰ-Ⅳ型。将与异位骨化相关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不可变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髋关节是否强直;可变因素包括术前C-反应蛋白、术前红细胞沉降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假体类型及麻醉方式,从中找出与异位骨化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1)有43髋在术后发生了异位骨化,发生率为32.6%;(2)男性(P=0.029)、术前髋关节强直(P<0.001)、病程(P=0.029)是异位骨化发生的不可变因素,增加了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手术时间过长(P=0.031)和术中使用全麻(P=0.003)是异位骨化发生的可变因素,也会增加其发生率;患者的年龄、术前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术中出血量和假体类型与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3)综上,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与手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全麻等可变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尽量避免使用全麻来降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
- 刘勇霍少川周驰唐宏宇陈德龙陈建发郭海邓章荣王海彬
- 关键词:人工假体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异位骨化假体类型
- 经保守治疗的Legg-Calv'e-Perthes病临床及影像学的中期随访结果
- 目的:评价经保守治疗(功能锻炼、外展支具、蛙式石膏)的Legg-Calv′e-Perthes病患者中期随访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方法:2000年5月至2009年11月,共有57 例(65髋)经保守治疗的Legg-Calv′...
- 董路珏何伟王海彬周驰唐宏宇
- 关键词:PERTHES病保守治疗中期随访
- 绝经后骨质疏松髋关节置换者骨组织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被引量:7
- 2018年
- 背景:研究发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然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表达以及与雌激素受体的相关性未见报道。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家族的表达变化,以及与雌激素受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50-70岁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髋关节置换的绝经后患者30例,通过检测股骨颈骨密度,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组15例(实验组)和骨量正常组15例(对照组),术中收集股骨颈松质骨标本,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A、JMJD2B)和雌激素受体(ERα、ER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组JMJD2A、JMJD2B、ERα和ERβ表达水平均低于骨量正常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JMJD2A、JMJD2B的表达与ERα和ERβ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果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JMJD2A、JMJD2B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降低,JMJD2A、JMJD2B的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表达降低密切相关;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可能参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 郭承唐宏宇霍少川周驰董路珏陈建发刘勇王海彬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表观遗传学雌激素受体蛋白质印迹
- 甲型血友病并高抑制物患者小腿截肢1例报告
- 目的 报道1例甲型血友病并高抑制物形成患者,因小腿远端血友病性假瘤,在我科成功实施小腿截肢手术.以此总结探讨此类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出血管理方法.方法 总结回顾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1例甲型血友病患者,因左小腿远端血友病...
- 唐宏宇王海彬何伟张庆文
- 关键词:甲型血友病截肢围手术期管理
- 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信号轴在六味地黄丸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基于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探讨六味地黄丸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以及阿仑膦酸钠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经双侧卵巢切除造模后,六味地黄丸组予以六味地黄丸157.5 mg/(kg·d)灌胃,阿仑膦酸钠组予以阿仑膦酸钠片7.35 mg/(kg·d)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2周后取得大鼠骨组织以备分析。采用骨组织转录组学(RNA-Sequence)对模型组和六味地黄丸组进行测序分析;分析大鼠骨矿含量、弹性模量、股骨刚度、右侧股骨和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水平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骨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Caspase-1、GSDMD(gasdermin-D)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NA-Sequence测序分析与KEGG分析表明,六味地黄丸组富集潜在靶基因最多的通路有细胞焦亡通路和炎症通路;热图差异表达基因排在前6位的为:NLRP3、Caspase-1、GSDMD、IL-6、IL-1β、TNF-α。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组大鼠骨矿含量和弹性模量升高(P<0.05),股骨刚度、右侧股骨和腰椎BMD均明显升高(P<0.01);六味地黄丸组大鼠血清Caspase-1、IL-1β、TNF-α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六味地黄丸组NLRP3、Caspase-1、GSDMD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亦降低(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通过抑�
- 陈灼彬赵家乐洪诗涵唐宏宇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骨质疏松
- 补肾接骨中药对骨折修复的成骨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0
- 2015年
- 背景:骨折愈合是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耦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骨质生长的过程,其中成骨细胞介导骨的形成,破骨细胞介导骨吸收,使骨重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于动态平衡环境中促进骨生长,而目前研究多数倾向于单独的成骨或者破骨机制,但会忽略这两种细胞共同存在的环境下相互作用机制。目的:观察补肾接骨中药对成骨与破骨细胞耦联中骨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的配基-核因κB受体活化因子的影响及其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小鼠成骨、破骨细胞并体外细胞培养,建立小鼠"成骨-破骨细胞共育系"作为研究平台,补肾接骨中药1.25,2.5,6.25 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7 d。结果与结论:共育培养24 h后,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培养的成骨细胞(P<0.05)。实时PCR检测显示,共育体系细胞中碱性磷酸酶、Runx2及骨护骨素表达增加(P<0.05),呈剂量依赖性(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高浓度[6.25 g/(kg?d)]中药能明显促进骨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的配基的表达,抑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蛋白表达(P<0.05)。结果证实,补肾接骨中药可动态调节骨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的配基-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对促进骨组织重建与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 曾展鹏周驰李康活王海彬唐宏宇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痂
- 补骨脂素对绝经后大鼠骨质疏松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5
- 2021年
-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绝经后大鼠骨质疏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09 mg/kg雌二醇)和补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22、44、88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卵巢摘除去势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术后正常饲养2个月,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灌胃体积均为0.005 mL/g,每天1次,连续98天。末次给药24 h后,测定大鼠右侧下肢股骨和椎骨的骨密度,血清中钙离子、骨钙素、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含量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股骨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和椎骨的骨密度以及血清中钙离子、骨钙素、P1NP含量和BMP2、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I3K、Akt、mTO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素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股骨和椎骨的骨密度以及血清中钙离子、骨钙素、P1NP含量和BMP2(补骨脂素中剂量组除外)、VEGF(补骨脂素中剂量组除外)水平均显著升高,各药物组PI3K、Akt、m TOR mRNA(补骨脂素低剂量组除外)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股骨骨密度和钙离子、BMP2水平以及PI3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mTO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补骨脂素可改善绝经后大鼠的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 陈露华唐宏宇
- 关键词:补骨脂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麦粒灸结合运动疗法对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麦粒灸结合运动疗法对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62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西医康复疗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麦粒灸治疗。治疗4周后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门诊定期随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的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用麦粒灸结合运动疗法对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的疼痛,提高膝关节的活动度,加速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
- 彭忠海陈帅唐东鸣张宏艺焦锋唐宏宇唐宏宇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麦粒灸运动疗法膝关节术后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