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翔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烧伤
  • 5篇引流
  • 5篇负压
  • 5篇创面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负压封闭
  • 3篇细胞
  • 3篇削痂
  • 3篇封闭引流
  • 3篇负压封闭引流
  • 2篇引流治疗
  • 2篇愈合
  • 2篇伤创
  • 2篇伤患者
  • 2篇伤口
  • 2篇烧伤创面
  • 2篇烧伤患者
  • 2篇糖尿病合并
  • 2篇糖尿病患者

机构

  • 1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4篇凌翔伟
  • 9篇林才
  • 6篇夏卫东
  • 5篇郭海雷
  • 4篇卢才教
  • 2篇赵光举
  • 2篇刘政军
  • 2篇叶媛媛
  • 1篇方林森
  • 1篇胡德林
  • 1篇万丽
  • 1篇卢中秋
  • 1篇冯霞飞
  • 1篇邓海松
  • 1篇陈隆望
  • 1篇叶媛媛
  • 1篇赵胜
  • 1篇刘云峰

传媒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温度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7
2020年
目的分析皮肤温度变化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性,以温度变化情况量化风险水平,探讨该指标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连续整群抽样法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神经外科ICU、呼吸科ICU、急诊科ICU、CCU患者415例,获取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基线数据,以及每日骶尾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性。以X-tile分析计算皮肤相对温差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其预测效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结果骶尾部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发生存在负相关关系(P<0.001)。该指标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为-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约登指数为0.753,灵敏度为85.37%,特异度为89.89%。当皮肤相对温差≤-0.1℃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增加,以入院后第4、5天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高(3.44%),其发生风险是皮肤相对温差>-0.1℃时的6.63倍[HR=6.36,95%CI(3.91~10.36)]。结论皮肤温度监测能够较好地预测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建议应密切关注患者入院后第4、5天骶尾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当皮肤温度降低(相对温差≤-0.1℃)时,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增加,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江小琼蔡福满侯祥庆邓海松凌翔伟郭海雷卢中秋
关键词:皮肤温度危险度评估重症监护病房
高度怀疑气性坏疽的坏死性筋膜炎一例
病史:患者,男性,48岁,入院10余天前因车祸摔倒致右上肢,右下肢等全身多处檫伤,自行敷中草药治疗。期间出现发热,肢体乏力,伴口齿不清,2天前出现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眼凝视,给予镇静处理后,抽搐症状缓解。给予...
凌翔伟林才
文献传递
消化道化学烧伤的早期救治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探讨消化道化学烧伤的早期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介绍2000年至2012年本院消化道化学烧伤患者19例,分别观察分析其致病原因、住院时间、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详细介绍3例典型病例。结果 19例因不同化学物质造成的消化道烧伤患者均得到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5.6±13.5天,发生并发症者10例。结论消化道化学烧伤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根据化学物质特性尽早给予针对性处理,同时予抗炎、补液、营养、对症、支持、促愈等综合辅助治疗。
陈伟玲凌翔伟林才
关键词:消化道化学烧伤
胶原抗菌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评估胶原抗菌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符合要求的烧伤患者99例(200个残余创面).根据患者意愿,48例(100个残余创面)患者给予胶原抗菌敷料联合浸浴疗法为胶原抗菌敷料组(观察组),51例(100个残余创面)患者给予碘伏液联合浸浴疗法为碘伏组(对照组).观察周期为20d或创面完全愈合日,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创周皮炎症状的改善情况、创面治疗显效率及创面细菌检出情况,统计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3±6)d,较对照组(16±7)d明显缩短(P=0.001).观察组用药后第7、14、20天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5(31,87)]%、[100(81,100)]%、[100(100,100)]%,高于对照组的[25(40,85)]%,[100(75,100)]%,[100(90,100)]%,(Z=1.766、1.995、4.041,P=0.077、0.046、0.000).观察组用药前、用药后第3天创周皮炎指标评分分别为7(6,8)分、6(5,7)分,对照组为7(6,8)分、6(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19、1.375,P=0.105、0.169).观察组用药后第7天创周皮炎指标评分为3(2,4)分,低于对照组4(3,5)分(Z=4.152,P=0.000).观察组治疗总显效率(85%)比对照组(70%)明显提高(χ^2=6.452,P=0.011).两组创面换药过程中,观察组检出细菌7株,对照组检出细菌20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6,P=0.007).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胶原抗菌敷料具有抗菌功效,可以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愈合,改善创周的皮炎症状.
凌翔伟张婷婷夏卫东赵胜林才
关键词:烧伤残余创面浸浴
糖尿病患者足部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足部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足部浅Ⅱ度烧伤患者83例,其中男46例、女37例,年龄(60±11)岁,烧伤足数119只,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41例(60只足)和非糖尿病组42例(59只足)。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均给予全身治疗和创面换药治疗。根据患者意愿和治疗方式,将37例足部创面转化为深Ⅱ度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削痂组14例和非削痂组23例。削痂组患者采取早期手术削痂,非削痂组患者给予创面换药。统计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入院后即刻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治疗期间足部创面加深情况和创面愈合率,以及削痂组和非削痂组患者入院后即刻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治疗期间足部创面加深情况、创面细菌及真菌检出率、创面愈合率。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ann-WhitneyU检验。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9±20)d,长于非糖尿病组的(19±13)d,t=2.730,P<0.01。糖尿病组患者住院治疗费用为(46988±41322)元,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的(29106±24813)元,t=2.396,P<0.05。糖尿病组患者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弱于非糖尿病组(Z=3.278、2.194,P<0.05或P<0.01)。糖尿病组患者足部创面加深为深Ⅱ度、Ⅳ度百分比为88.3%(53/60)、23.3%(14/60),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的47.5%(28/59)、1.7%(1/59),χ2=22.867、12.644,P<0.01。糖尿病组患者足部创面愈合率为78.3%(47/60),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的100.0%(59/59),χ2=14.351,P<0.01。削痂组患者共21只足,非削痂组患者共32只足。削痂组与非削痂组患者足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53,P>0.05)。非削痂组患者足部创面加深为Ⅳ度百分比为43.8%(14/32),明显高于削痂组的0(χ2=12.486,P<0.01)�
凌翔伟张婷婷戴文统夏卫东林才
关键词:烧伤糖尿病足削痂
脓毒症大鼠早期血管内皮和心肌损害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早期脓毒症大鼠模型心脏冠状动脉内皮与心肌细胞损害情况,探讨内皮细胞在心肌损害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和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术后3 h、6 h、12 h和24 h测量心肌力学指标,包括左室收缩峰压(LV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和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 max),并测量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脓毒症组NO和ET-1水平在术后即明显升高,12 h达峰值;NO和ET-1比值在CLP术后3 h即开始明显降低,持续低于正常水平。冠状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呈逐步加重,管腔内脱落内皮细胞数目增多,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评分逐步增高。CLP后3 h即出现收缩舒张功能显著下降,LVSP、±dp/dt max术后6 h达最低;脓毒症组血清c Tn I在术后即明显升高,12 h时点达峰值;脓毒症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肌原纤维、肌浆网、线粒体等损伤逐渐加重,但线粒体数目有增多现象。结论脓毒症早期即存在明显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心肌细胞损害和心肌功能障碍,内皮细胞在心肌损害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郭海雷卢才教刘政军凌翔伟胡德林方林森
关键词:脓毒症肌钙蛋白I内皮素
早期磨削痂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合并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后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合并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6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65例伤后24h内入院的糖尿病合并深Ⅱ度伤面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10%TBSA烧伤患者...
夏卫东杨锐金凌翔伟叶媛媛林才
关键词:糖尿病负压封闭引流
文献传递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小鼠创面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specifi c protein 6,Gas6)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清洁级雄性B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皮肤缺损组、皮肤缺损组+生理盐水组、皮肤缺损+Gas6(1μg)组、皮肤缺损+Gas6(5μg)组和皮肤缺损+Gas6(10μg)组,每组16只,其中10只用来观察各组小鼠皮肤创面愈合情况,剩余6只于造模后第5天分离创面组织巨噬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6,IL-10水平,RTPCR检测精氨酸酶-1(Arg-1)、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记物CD197和M2型标记物CD163、F4/80的表达,HE染色检测皮肤创面病理改变,Masson染色分析创面肉芽组织及胶原沉积情况。结果皮肤缺损造模后第3天伤口表面开始结痂。Gas6治疗组伤口面积小于PBS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PBS组。与正常组相比,皮肤缺损组小鼠第5天巨噬细胞CD197的比例升高明显(P=0.0049)、CD163和F4/80双阳性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86)、IL-6水平明显升高(P=0.0013)、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014)、iNOS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08)、Arg-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21)、组织炎症浸润加重。与PBS对照组相比,Gas6治疗组CD197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0)、CD163和F4/80双阳性比例明显升高(P=0.000)、IL-6水平明显降低(P=0.000)、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003)、iNOS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018)、Arg-1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组织炎性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增多。结论Gas6可促使皮肤缺损小鼠巨噬细胞由M1向M2转化,加快缺损皮肤创面愈合。
郭海雷陈隆望吕良凌翔伟卢才教赵光举卢中秋
关键词:巨噬细胞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病理损伤胶原纤维
刃厚头皮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移植修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手部深度创面被引量:35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联合刃厚头皮移植修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手部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单位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特大面积烧伤合并手深度烧伤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1~58岁,烧伤总面积为85%~95%体表总面积(TBSA),深Ⅱ度和Ⅲ度创面之和均>50%TBSA。伤后4~6周在全身麻醉下,对10只手背侧深度创面采用大张刃厚头皮与异体ADM联合移植修复,植皮范围超过掌指关节,包括部分指背深度创面。观察记录手背创面植皮存活情况,手外形及功能恢复的随访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救治成功。10只手背侧深度创面移植复合皮术后均存活良好,未出现感染。随访1~2年,愈合创面未反复形成张力性水疱,掌指关节无背伸畸形,手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Carroll手部功能评分90~99分,功能达Ⅴ、Ⅵ级。结论刃厚头皮与异体ADM联合移植是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手部深度创面修复的良好方法,愈合创面瘢痕增生挛缩轻,手外形和功能恢复较佳。
郭海雷凌翔伟刘政军徐建军林才卢才教
关键词:烧伤脱细胞真皮基质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与异种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比较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与异种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伤后24h内入院、深Ⅱ度面积为(54-3)%TBSA的烧伤患者58例。根据患者意愿,30例患者每100平方厘米大小深Ⅱ度创面上涂抹10grhGM—CSF凝胶(10μg/g),设为rhGM—CSF组;28例患者深Ⅱ度创面予磨削痂后全厚猪皮覆盖,设为异种皮组。采用数字评价量表评定2组患者治疗3、7、14、21d创面换药时疼痛强度,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统计住院治疗费用。对数据行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结果治疗3、7、14、21d,2组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强度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z值为-1.949~0.205,P值均大于0.05)。rhGM—CSF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5±4)d,较异种皮组的(18±5)d明显缩短,t=2.587,P=0.012。rhGM—CSF组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为(15475±9524)元,显著低于异种皮组的(23487±11711)元,t=2.867,P=0.006。结论早期外用rhGM—CSF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较异种皮覆盖能够更快促进创面愈合,对患者而言更经济实惠。
夏卫东万丽杨锐金凌翔伟林才
关键词:烧伤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伤口愈合疗效比较研究异种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