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明
- 作品数:31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魅力型社会支配理论观照下的墨家组织制度被引量:3
- 2017年
- 先秦墨家是建立在墨子领袖魅力型威权基础上的组织。墨家的创立过程,即是墨子的魅力型威权的确立过程。在此期间,墨家弟子作为追随者,对墨子经历了一个从怀疑、质疑,甚至是背叛,再到顶礼膜拜的过程。而作为魅力型领袖,墨子和追随者之间最终建立起的是一种完全基于情感(信任)之上的特殊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在组织的权力运行机制中,代表着"天志"的"义"是墨家全体成员信奉的最高准则,墨子的魅力型权威和纪律在墨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皆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组织内部实行经济一体化政策,具有魅力型支配组织的"非理性"的某些特征。墨子之后,墨家实行巨子制度,巨子的权威是墨子魅力型支配例行化的结果。处在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战国时代,墨家坚定反对兼并战争这一主张,使得墨家时常会卷入到战争的漩涡中,给墨家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反映到巨子制度上,并最终影响到了墨家的组织性存在。
- 胡晓明
- 关键词:墨家
- 韦伯官僚制思想观照下的墨家社会组织学说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尚贤"、"尚同"学说为核心,墨家以一种极其理性的态度设计出了一个极具理想化的社会统治的组织架构。在这个组织架构中,其组织结构层次分明,权力等级秩序井然;在组织中,由德才兼备、训练有素者充任各级官员,并在分权、分工的思想下,实行下级对上级逐层负责,最终统一于"天子"的一元化权力运行机制;组织中的官员必须以正确执"法"为其职责履行的基础,同时根据职位、能力和功劳等享有相应的地位和权利。对墨家的社会组织思想,如果将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又称科层制)思想与之相对照,可以看出二者不仅在组织模型的基本构建上,而且在组织的某些精神特质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息息相通的地方。墨家这种构思宏大而系统的社会组织思想之所以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墨家的自身因素密切相关。
- 胡晓明
- 关键词:墨家官僚制
- 《读通鉴论》二题
- 2010年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说历代兴亡之事,意在对明朝历史作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在民族问题上,他借古讽今,表现了他在明朝灭亡后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操守;因家国亡于异族入侵,借《资治通鉴》以诉亡国之恨,在王夫之前有胡三省注《通鉴》,后有陈垣的《通鉴胡注表微》,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亡之际,一些有民族气节的学者皆会从历史中寻找精神寄托,鼓舞信念。
- 胡晓明
- 关键词:《读通鉴论》痛定思痛胡三省
- 略论东晋南北朝诸正史交叉重复记载问题
- 东晋南北朝诸正史大量存在着对同一历史对象交叉重复记载的现象,其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同一段历史有两种不同的史书记载,二是各部断代史之间存在着很多对同一历史对象的交叉重复记载。造成交叉重复记载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客观情况,也有修...
- 胡晓明
- 关键词:正史
- 文献传递
- 江南佛教初传三杰之一——牟子
- 2016年
- 如果说佛教的传入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那么佛教传入江南地区则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何以言之?以东汉末年来说,其时南方相较于北方,遭到的战乱要少一些,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特别是孙吴立国以后,日趋稳定的江南社会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理想之地,故严耀中先生说道:'宗教虽都说是为了拯救苦难,但也老往着安定的地方跑。江南被孙氏政权稳定后,既吸纳了大批北方移民。
- 胡晓明
- 关键词:佛教释教《牟子理惑论》
- 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
- 2011年
- 惠帝统治的西晋后期,围绕着嗣君的斗争仍然连绵不断,且由于政局日趋动荡,特别是"八王之乱"爆发后,争夺嗣君常与频繁的军事政变纠缠在一起。可以说,晋末军事政变连环发生,与宗王之间争夺储位关系甚大。
- 胡晓明
- 关键词:西晋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六朝研究”专栏十年(2004—2013)综述被引量:1
- 2013年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的“六朝研究”专栏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发表六朝史专业论文的重要园地之一,在六朝史研究领域越来越引人注目。专栏在2004年约请了南京大学历史系胡阿祥教授作为主持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做了较大改进,
- 朱笛胡晓明
- 关键词:六朝专业论文主持人
- 论儒家阴阳思想下的汉代赦宥被引量:2
- 2006年
- 汉代的赦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深受儒家阴阳思想的影响,在这一思想影响下,赦宥之举(尤其是大赦)可以为皇帝修德补过,达到“荡涤秽恶”、“与民更始”,从而协调天地阴阳之气以致庆的目的,其德政的功用因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 胡晓明
- 关键词:汉代赦宥
- 大赦渊源考论被引量:13
- 2002年
- 大赦制度形成于西汉初期 ,然其渊源颇为久远 ,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已经有较为具体的赦免制度 ,在此基础上而有春秋初期的“肆大眚” ,春秋后期及战国时的大赦。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西周时期的“明德慎罚”思想一直是其主导思想 ,由此而发展的“修德”思想更是促进了这种变化。
- 胡晓明
- 关于殷周“天命”问题需要澄清的一点认识
- 2010年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此论曾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反响。
- 胡晓明
- 关键词:殷周中国政治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