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星浩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异育
  • 3篇异育银鲫
  • 3篇银鲫
  • 3篇微生物
  • 3篇高通量
  • 3篇高通量测序
  • 3篇测序
  • 3篇肠道
  • 2篇群落
  • 2篇消化道
  • 2篇菌群
  • 2篇化道
  • 2篇PCR-DG...
  • 2篇草鱼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1篇多样性
  • 1篇演替
  • 1篇团头鲂
  • 1篇群落研究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作者

  • 6篇李星浩
  • 4篇颜庆云
  • 4篇余育和
  • 2篇李金金
  • 2篇王纯
  • 1篇胡红娟
  • 1篇倪加加

传媒

  • 4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学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异育银鲫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对恢复投喂的响应被引量:6
2014年
以实验室养殖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中科3号"成鱼为对象,利用PCR-DGGE技术比较研究了其经饥饿与恢复投喂后消化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实验共检测到23条谱带,其中饥饿组、投喂组谱带数分别为18条和17条(共有谱带12条),投喂组大部分谱带亮度高于饥饿组。基于PCR-DGGE所得到的谱带进行的CA(Correspondence Analysis)分析和聚类都表明饥饿组与投喂组消化道微生物存在明显不同。结果表明,在充分饥饿处理后,恢复饲料投喂可导致消化道微生物种类减少及微生物平均密度的增加,同时对消化道微生态系统内微生物种类组成有显著影响。研究为进一步阐述消化道微生物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也为水产鱼类肠道菌群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数据。
李星浩颜庆云胡红娟李金金王纯余育和
关键词:异育银鲫PCR-DGGE肠道微生态系统
转基因鲤鱼与对照鲤肠道微生物群落差异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以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Cyprinus carpio L.)和野生对照鲤为对象,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16S r RNA基因进行测序并分析了3个不同发育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而探讨了转基因鲤与对照鲤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基于转基因鲤和对照鲤不同发育时期(6日龄、2月龄、5月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DCA排序分析显示,2月龄转基因鲤与对照鲤肠道微生物组成不同。Alpha多样性及均匀度都显示转基因鲤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对照鲤。从门水平的比较分析发现,转基因鲤肠道中存在较多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而对照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较多,其中2月龄转基因鲤肠道内Bacteroidetes/Firmicutes比值低于对照鲤。研究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3个发育时期,转基因鲤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对照鲤相比发生了改变,且在2月龄时存在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转基因鱼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饶刘瑜李学梅李星浩朱文根余育和余育和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异育银鲫肠道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异育银鲫"中科 3 号"从孵化到性成熟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一并就食物投喂及水环境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异育银鲫肠道微生物在整个研究过程随宿主发育发生明显...
李星浩余育和颜庆云
关键词:异育银鲫高通量测序群落演替
草鱼与团头鲂肠道菌群结构比较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选取湖泊养殖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消化道细菌群落16S rDNA进行细菌群落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比较了其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两种草食性鱼类消化道中分别检测到不同的谱带,其中草鱼的平均谱带数为(33.3±2.8)条,团头鲂的平均谱带数为(38.0±2.5)条。基于所得PCR-DGGE指纹图谱谱带丰度值数据的UPGMA聚类分析和PCA排序均显示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并没有与团头鲂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分开;相比于草鱼和团头鲂消化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差异,草鱼和团头鲂个体间差异更加明显,而且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的个体分化更为明显。对特定条带的切胶回收测序结果显示,草鱼和团头鲂消化道内检测到的菌群都主要来自γ-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另外草鱼消化道中还检出少量拟杆菌门细菌。以上结果表明同一生境中食性相同的野生草鱼与团头鲂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不存在显著差异,条带回收测序检测到相似的微生物种类。研究结果补充了人们在食性对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暗示草鱼和团头鲂消化道内微生物群落对营养物质的代谢方式类似,这为深入研究草食性鱼类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参与营养物质代谢积累了资料。
王纯倪加加颜庆云李金金李星浩余育和
关键词:草鱼团头鲂PCR-DGGE
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为揭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通过人工浸泡方式感染GCRV后,采用针对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草鱼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MRPP, Anosim, Adonis, P<0.01),且感染组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Inverse Simpson、Pielou evenness)显著低于对照组(t-test, P<0.05)。此外,肠道菌群在感染组个体间差异显著大于对照组(Wilcoxon test, P<0.05),表明患病草鱼肠道菌群失去原有平衡而变得紊乱。尽管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草鱼肠道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Fusobacteria,但在OTU水平仍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如OTU_69(Pasteurellaceae)、OTU_504(Comamonadaceae)和OTU_1898(Cetobacterium)在感染GCRV组丰度显著降低(t-test, P<0.05),也表明GCRV感染可使草鱼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肠道菌群结构稳定对于宿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患病鱼肠道菌群状况为鱼类常见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朱文根李星浩饶刘瑜黄洁余育和肖凡书颜庆云
关键词:草鱼呼肠孤病毒肠道菌群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草鱼
异育银鲫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研究
李星浩颜庆云李金金王纯余育和
关键词:鲫鱼异育银鲫消化道微生物DGG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