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 作品数:34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颈部单切口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
- 李新钢徐淑军李超马翔宇徐硕陈腾李卫国
-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
- 2022年
- 物联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使各行各业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化发展程度大幅度的提升,而对于医院的信息化构建而言,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于物联网的实际概念进行分析,对相关的技术进行综合性的介绍,探究以物联网基础对实际医院进行有效建设的思路,从人员管理等诸多角度对当前物联网在医院的信息化构建过程中所具有的现实作用,希望能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使我国医院建设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创新性得以提升,提高医院的信息化完善度。
- 李超
- 关键词:医院建设物联网技术技术应用
- 补救黏膜瓣技术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 初步探讨补救黏膜瓣技术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应用补救黏膜瓣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3例.观察鼻腔期及蝶窦期手术耗时及患者的嗅觉障碍、脑脊液漏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鼻腔期和蝶窦期耗时为15~30 min,平均(24.0±4.5) min;术中27例(23.9%)发生脑脊液漏,其中低流量脑脊液漏24例,20例转为鼻中隔黏膜瓣行鞍底重建;高流量脑脊液漏3例,均转为鼻中隔黏膜瓣行鞍底重建.术后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8.0±4.3)个月.术后17例(15.0%)嗅觉减退或消失(其中11例为转为鼻中隔黏膜瓣者);1例(0.9%)鼻出血(为对侧蝶腭动脉分支出血),1例(0.9%)脑脊液漏,均再次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应用补救黏膜瓣技术处理蝶窦开口处鼻中隔黏膜,可以在术中出现鞍膈破裂脑脊液漏的情况下制作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鞍底重建,且不增加蝶窦期和鼻腔期的手术时间.
- 马翔宇时传君倪石磊黄斌李超李卫国陈腾徐淑军李新钢
- 关键词:垂体肿瘤经鼻蝶窦入路
- 经颈部低位单切口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经颈部低位单切口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DR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癫痫中心2016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8例DR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颈部低位单切口行VNS 57例(单切口 VNS组),采用传统双切口行VNS 21例(双切口 VNS组).术后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根据癫痫发作的控制情况(包括有效率和无发作率)评估手术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单切口 VNS组与双切口 VNS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癫痫发作类型、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相比较,术后6、12、24个月的癫痫控制有效率(x^(2)=3.00)、无发作率(x^(2)=2.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一过性声音嘶哑[1.8%(1/57)对比 14.3%(3/21)]、咳嗽[3.5%(2/57)对比 19.0%(4/21)]的发生率方面,单切口 VNS 组均低于双切口 VNS组(均P<0.05).结论 经单切口行VNS与经双切口行VNS治疗DRE的手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VNS手术方式.
- 和政李超徐硕李保敏陈思姜彬陈腾张红英徐淑军
- 关键词:耐药性癫痫迷走神经刺激术手术后并发症单切口
- 老年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强化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究早期强化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日照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2-03—2017-03期间近5年收治的老年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符合研究需求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早期强化肠内营养。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总费用,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入院时、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炎症因子(IL-2、IL-6、IL-8、TNF-α)、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较低,而治疗后1周和2周时GCS评分则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和2周时,观察组血清IL-2、IL-6、IL-8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和2周时,观察组IgG、IgA、IgM、CD^(3+)、CD^(4+)比例以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给予早期强化肠内营养不仅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还可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建议临床推广。
- 姜雷李超刘琳琳胡明森李玲玉
-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体液免疫指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颈部单切口在迷走神经刺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1988年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VNS是通过放置神经控制辅助系统进行间歇性迷走神经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作为一项新技术,VNS以其独特的安全性、长期有效性及可耐受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视。
- 李超马翔宇徐硕陈腾李卫国徐淑军
- 关键词:迷走神经刺激术单切口药物难治性癫痫颈部神经控制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帕金森病(PD)患者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行DBS治疗的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Webster症状评分量表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Webster症状评分、术后疗效以及不同时段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DBS术的PD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对手术及预后的紧张、恐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 张睿王玉琴娄焕云胡金凤董彩莉李超
- 关键词:帕金森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脑深部电刺激术
- 新型多巴胺受体D3激动剂-D264对两种类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 研究目的建立两种不同类型的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C57BL/6)动物模型: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模型及lactacystin模型,观察不同...
- 李超李新钢乐卫东李刚徐淑军王东海郑靖芳
- 下丘脑错构瘤一例报道
- 目的 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HH)为罕见的先天性脑发育异常性病变,主要见于婴幼儿及儿童.表现为发生于灰结节区的异位神经组织.常伴有多种先天性畸形,如Pallister-Hall 综合...
- 李超
-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监测在全身麻醉脑深部电刺激术中的应用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术中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全身麻醉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在电极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身麻醉下双侧丘脑底核(STN)DBS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简称全麻组),以及同期接受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相联合的双侧STN-DBS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简称局麻+全麻组)的临床资料。全麻组患者术中选择双侧口轮匝肌、大小鱼际肌和踇短屈肌,记录CMAP的引出情况。局麻+全麻组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给予术中电刺激,并记录出现锥体束反应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刺激电压阈值、术后CT与术前MRI影像融合结果显示的电极位置,以及与术前(药物关期)相比,两组术后开机3个月(药物关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的改善率。结果全麻组与局麻+全麻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术前药物关期UPDRS-Ⅲ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性别比例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全麻组患者给予术中电刺激时均记录到典型的CMAP。(2)全麻组3组肌肉CMAP引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轮匝肌最高(60/60),其次是大小鱼际肌(35/60),踇短屈肌未记录到CMAP。(3)全麻组中3例患者、局麻+全麻组中4例患者进行了电极位置的调整;两组中未做电极位置调整的患者相比较,电压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CT与术前MRI的融合结果显示电极位置良好,全麻组双侧副反应触点外缘距内囊内缘的距离与局麻+全麻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UPDRS-Ⅲ评分改善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DBS中电刺激时记录CMAP是一项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技术;其中面部及上肢的CMAP更容易被记录到;电压阈值的大小能够为电极与内囊相对距离的判断�
- 吴倩倩陈思徐淑军李卫国马翔宇徐硕杨宁郭兴张超李超
- 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电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