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元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低氧
  • 1篇行星
  • 1篇学成
  • 1篇液态
  • 1篇逸度
  • 1篇陨石
  • 1篇水星
  • 1篇球粒
  • 1篇球粒陨石
  • 1篇金属
  • 1篇类地行星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组成
  • 1篇挥发分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李元
  • 2篇李元
  • 2篇李泽明

传媒

  • 2篇地球化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水星的探测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水星是太阳系内距离太阳最近的类地行星。水星具有类地行星中最大的未压缩密度,这意味着水星有一个巨大的金属核和异常高的金属/硅酸盐比值,研究其形成过程和机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10年来美国NASA信使号(MESSENGER)对水星的观测和数据采集极大地促进了水星的研究进展。信使号对水星表面的观测揭示了水星和地球一样具有一个全球规模的偶极磁场,这是水星具有液态的金属外核的最有力证据之一;水星表面富含挥发分但却贫铁,暗示水星可能在非常还原的条件下形成;陨石坑和火山作用在水星表面广泛分布,褶皱脊和地堑等构造单元也是盆地中常见的构造单元。这些观测对研究水星的成因、热演化历史、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分配行为和表面的火山作用等提供了一定的制约。鉴于水星在太阳系类地行星中的特殊性,研究水星的地质、化学、物理特征及形成过程将有助于人们理解早期太阳系物理化学过程及类地行星的形成过程。本次研究系统地综述近年来人们根据信使号数据对水星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探讨了关于水星研究仍然可能存在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
李泽明李泽明
类地行星金属核的化学组成
2024年
类地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一直是行星科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类地行星研究不仅能促进人类对行星起源、行星演化、行星磁场和行星动力学等行星科学的认知,还涉及到我们对外太空的探索以及对外星生命的追寻。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太阳系行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总结了目前最新的类地行星物理参数,例如质量、半径、惯性矩和金属核的惯性矩等,这些参数为行星物理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还对最新的类地行星、类地行星金属核、球粒陨石及其金属相的化学组成及元素比值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并对类地行星金属核和陨石中金属相的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本文参照太阳系类地行星和球粒陨石最新的物理和化学数据,通过类比研究,提出类地行星科学研究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
李泽明李泽明
关键词:类地行星化学成分球粒陨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