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麦棉
  • 2篇麦棉两熟
  • 2篇棉花
  • 1篇蛋白质代谢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方式
  • 1篇脂肪
  • 1篇生长发育
  • 1篇品质资源
  • 1篇作物
  • 1篇作物产量
  • 1篇棉花产量
  • 1篇棉仁
  • 1篇棉田
  • 1篇花产量
  • 1篇关键酶
  • 1篇不同栽培
  • 1篇不同栽培方式
  • 1篇长江
  • 1篇长江下游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杜祥备
  • 2篇周治国
  • 2篇陈兵林
  • 2篇杨洪坤
  • 1篇戴艳娇
  • 1篇张宇晓
  • 1篇郑宇飞
  • 1篇张馨月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对棉仁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影响棉仁脂肪及蛋白质代谢机制,可为我国麦棉两熟棉区在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棉籽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2年和2013年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进行,以泗杂3号(中晚熟品种)和中棉所50(早熟品种)棉花品种为材料,以单作棉为对照(CK),设置棉花生产上常用的麦套移栽棉(IC)、麦后移栽棉(TC)和麦后直播棉(DC)麦棉种植模式,研究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模式对棉仁脂肪和蛋白质的累积动态、关键酶活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熟棉棉仁脂肪含量皆较CK低,IC、TC和DC呈依次下降的趋势;IC和TC棉仁蛋白质含量皆高于CK,DC低于CK;中棉所50棉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略高于泗杂3号。(2)两熟棉棉仁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低于CK,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高于CK;IC、TC棉仁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高于CK,DC低于CK;中棉所50棉仁具有较高的PPase、G6PDH、GS和GOGAT活性,PEPC活性稍低于泗杂3号。(3)棉仁最终脂肪含量与棉仁代谢过程中PPase、G6PDH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EPC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棉仁最终蛋白质含量与G6PDH活性及GS、GOGAT活性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总之,在我国麦棉两熟棉区选择应用中熟棉花品种、麦套移栽方式可以在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棉籽品质。
沈天垚杜祥备杨洪坤张宇晓郑宇飞周治国陈兵林
关键词:棉仁脂肪关键酶
不同栽培方式对长江下游棉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我国农业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农业生产环境相对恶劣、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建立与当前生产模式相匹配的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方式,选用棉花品种泗杂3号,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棉区(江苏大丰)不同地力水平田块(高、低)进行麦棉两熟栽培管理方式定位试验,设超高产栽培、常规栽培和高产高效栽培,系统测定棉花生物量、产量和生育期间的温光、氮肥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栽培方式和地力水平显著影响棉花产量,而产量的差异主要由温光、氮肥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造成。棉花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是低下的资源利用效率。高产高效栽培较常规栽培产量提高27.5%,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7.7%、23.4%、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0.1%,是长江下游较为适宜的栽培方式。因此未来生产中应进一步合理优化栽培方式来提高棉田资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张常赫戴艳娇杨洪坤张馨月杜祥备陈兵林周治国
关键词:棉花
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品质形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小麦-棉花两熟种植显著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和产出,缓解了粮棉争地矛盾,是当前我国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主要的种植制度。研究不同麦棉种植模式下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以及对温光、氮素资源利用效率和棉田土壤理化性...
杜祥备
关键词:棉花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品质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