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志伟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篇航天
  • 3篇航天服
  • 3篇舱外航天服
  • 2篇单向阀
  • 2篇航天器
  • 1篇电磁
  • 1篇电动阀
  • 1篇顶盖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动态仿真
  • 1篇动态性能
  • 1篇循环量
  • 1篇压控
  • 1篇引射
  • 1篇引射器
  • 1篇运动特性
  • 1篇载人
  • 1篇载人航天
  • 1篇载人航天器
  • 1篇三向

机构

  • 9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宇航系统...
  • 1篇北京卫星制造...

作者

  • 9篇梁志伟
  • 4篇孙鹏
  • 3篇罗江
  • 3篇王隆基
  • 2篇杨润泽
  • 2篇尚文锦
  • 1篇张万欣
  • 1篇王雷
  • 1篇李书灵
  • 1篇臧华兵
  • 1篇赵丕盛
  • 1篇刘力涛
  • 1篇余青霓
  • 1篇周革强
  • 1篇卞强
  • 1篇田长盛
  • 1篇张志春
  • 1篇卫毅
  • 1篇李广利
  • 1篇李健

传媒

  • 2篇液压与气动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载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航天器出舱过闸压控系统设计研究
2024年
过闸压控是平衡舱内外压力,实现物资或人员在航天器舱内外转移的必须步骤。出舱过闸降压和返回过闸复压是过闸压控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出舱过闸降压的方法包括排气泄压和储气降压等,排气泄压方法的控制设备简单,但是排气过程中需要消耗气体资源;储气降压方法需要配置抽气设备,但是可以有效节约气体。返回复压的方法包括供气复压和舱间复压等,可根据泄压模式配合使用。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航天器过闸压控的过程,提供了过闸压控系统设计的几种技术方案。单舱段飞行器适合采用排气泄压配合供气复压的模式,多舱段飞行器适合采用储气降压配合舱间复压的模式。根据具体任务需求,还可以采用两种模式复合的方案。
张元杨旋宣建强焦飞飞张斌孙鹏赵丕盛梁志伟
关键词:航天器过闸
空间站飞天舱外航天服系统设计与验证被引量:5
2022年
针对空间站出舱活动的任务剖面,从生命保障和人-服能力保障两方面分析得出空间站舱外航天服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功能基线.详细阐述了我国空间站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研制原则,并给出了系统及主要功能单元的设计方案和验证方法.相对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总结了空间站飞天舱外航天服在人服能力、使用寿命、安全可靠性和在轨维修性等方面的创新性与技术突破.同时,提出了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在工效能力、工作效能、使用寿命、电子信息技术及轻量化等方面持续改进的方向,为后续舱外航天服改进设计、登月服及未来行星探测舱外航天服的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张万欣廖前芳李金林丁凌艳尹锐李健李猛梁志伟周革强田长盛刘保真卫毅
关键词: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功能分析
舱外服用补水单向阀设计与验证
2023年
设计了一种开启压力小于5 kPa、反向截止压差不高于30 kPa的轴流式单向阀。单向阀采用真空电子束整体焊接结构,实现了单向阀小型化、轻量化约束下的高可靠外密封;运动副中导向面长度与导向面直径之比控制在1.25,焊缝位置距离密封副10 mm,导向面与密封面的一体化设计,使单向阀在30 kPa反向截止压力时能够实现反向截止可靠密封;设计的锥面密封副结构使单向阀流阻控制在5 kPa以下。单向阀已完成功能性能及寿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轴流式单向阀结构设计合理,方案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动作次数满足6000次的长寿命使用要求,现已实现在轨成功应用。
李磊磊赵健梁志伟姜坤张风光沈伟杨东升刘畅
关键词:单向阀长寿命
一种应用于蜂窝状药盘三向振动冲击力学环境试验夹具
一种应用于蜂窝状药盘三向振动冲击力学环境试验夹具,包括顶盖、螺钉、橡胶垫、夹具壳体和固定支架;试验时通过顶盖和橡胶垫将蜂窝状药盘装在夹具壳体内;顶盖与夹具壳体采用螺钉连接;橡胶垫上挖有安装孔,通过螺钉将橡胶垫压在顶盖和夹...
张志春余青霓尚文锦杨润泽梁志伟李文新邓明君洪跃镇
电磁连续发射器的动态性能分析和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实现电磁发射器的连续发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结构弹丸及连续发射器,并通过动态仿真和发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连续发射过程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间隔时间过短会对弹丸的动态性能起到负面影响,适当增大间隔时间,不但可以控制弹丸的射速,还能提高发射效率。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间隔时间为25ms时,发射器的平均射速为2 609发/min;间隔为10 ms时,发射器的平均射速为3 488发/min;提出的连续发射系统的射速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孙鹏李书灵梁志伟罗江王隆基
关键词:动态性能动态仿真射速
舱外航天服除湿装置除湿及再生特性
2024年
在舱外航天服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中,除湿装置能够对介质气体中湿气进行去除,可有效提高CO_(2)分压传感器的测量灵敏度。为适应舱外航天服的使用模式、出舱时间,同时延长除湿装置在舱外航天服中的使用次数,提出了使用舱外航天服氧瓶剩余氧气进行硅胶吹扫再生的方法,为分析除湿装置的除湿特性、再生特性以及使用模式对其性能影响,首先对比了氯化钙、变色硅胶和细孔硅胶等干燥剂的物理特性和除湿性能;其次,采用纯氧吹扫的方式对变色硅胶进行了除湿再生试验研究;最后,对比分析了除湿装置使用模式对其除湿性能的影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CaCl_(2)颗粒的除湿效果优于变色硅胶,但吸湿后CaCl_(2)干燥剂会出现坍塌短路的现象;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变色硅胶的连续除湿时间为32 h,而细孔硅胶的连续除湿时间为23 h;除湿过程经过暂停后,除湿特性发生变化,间断模式的出口绝对湿度随着除湿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大,并且高于正常模式下的出口绝对湿度。变色硅胶的物理特性稳定且在满足除湿要求下的除湿时间较长,更适用于该系统中的除湿装置;且变色硅胶经过纯氧吹扫后可循环使用,具备多次除湿功能;间断模式会造成硅胶内部含水量的重新分配,降低除湿装置内硅胶的整体吸湿能力。本研究为舱外航天服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中除湿装置干燥剂的选择以及再生特性的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
张震杨润泽卞强臧华兵梁志伟李广利尚文锦
关键词:舱外航天服硅胶除湿
某载人航天器供气单向阀运动特性研究
2023年
针对供气单向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阀门啸叫和机械振动等问题,建立某载人航天器供气单向阀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弹簧刚度、入口压力等对阀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系统试验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单向阀活门位移、出口压力和输出流量的趋势具有明显一致性;当弹簧刚度或活门限位较大时,均可能导致阀门内部产生机械振动,增大了引发啸叫现象的可能性。可为单向阀类设备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杨旋王隆基焦飞飞孙鹏张元陈汉雷周远梁志伟刘力涛
关键词:载人航天运动特性
舱外服大循环量引射器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2022年
为进一步提高舱外航天服供氧通风能力,对其引射器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一维气体动力学模型建立喷嘴控制方程;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喷嘴等熵效率,设计缩放喷嘴;采用3D打印技术加工不同结构的引射器;利用氮气进行常压引射实验,研究挡板位置、喷嘴类型与喷嘴出口位置(Nozzle Exit Position, NXP)等结构参数对混合流量的影响,寻找最优的引射器结构。研究表明:挡板位置对引射器混合流量的影响与喷嘴类型相耦合。前移挡板,亚音速引射器混合流量可提高56.90%以上,而超音速引射器则降低12.08%以上。将渐缩喷嘴换为缩放喷嘴,混合流量可以提高1.81倍以上;对于挡板前移的亚音速引射器,则可提高36.90%以上。所有亚音速引射器均无法满足当前性能要求。然而,对于超音速引射器,对于所有的NXP,在典型工况下引射器循环量均可满足要求;存在最优的NXP使得混合流量最大。NXP为6 mm时,超音速引射器混合流量最大,为144.83 L/min(工作流绝对压力为0.503 MPa);在全工况下(工作流表压为0.30~0.55 MPa),混合流量可至少提高1.59倍。设计的最优引射器测试结果均满足性能要求。
周远王雷梁志伟孙鹏罗江朱艳芳
关键词:舱外航天服引射器循环量结构参数
一种线性运动的两位八通电动阀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一种线性运动的两位八通电动阀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阀体、阀门连杆、连接管和电机;阀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管路接口,管路接口与连接管连通,通过连接管连接至外部的各管道;阀门连杆设置于阀体的内部,阀门连杆为工字型结构,通过阀门...
周远梁志伟罗江刘昊张震王隆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