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项欣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表面织构
  • 3篇摩擦学
  • 2篇油润滑
  • 2篇织构
  • 2篇润滑
  • 2篇摩擦学性能
  • 1篇载力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线接触
  • 1篇摩擦副
  • 1篇计算流体动力...
  • 1篇非规则
  • 1篇凹坑
  • 1篇凹模
  • 1篇边区
  • 1篇TIN薄膜
  • 1篇CFD
  • 1篇不锈

机构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陈平
  • 5篇项欣
  • 4篇李俊玲
  • 3篇邵天敏
  • 2篇刘光磊
  • 1篇李云龙

传媒

  • 2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沟槽型织构摩擦学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为研究沟槽型织构角度及排布形式对接触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角度及排布形式的沟槽型织构进行数值模拟,利用YLP-20型激光加工系统在不锈钢圆盘表面加工沟槽型织构,并利用UMT-2摩擦磨损仪在旋转条件下进行摩擦实验。结果表明:沟槽型织构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加工有织构的摩擦副其摩擦学性能得到改善,且不同角度及排布形式的沟槽型织构对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影响不同,即当摩擦速率小于300r/min时0°平行织构的摩擦因数较小;摩擦速率大于300r/min时90°平行织构有更好的减摩能力,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工况条件选择不同排布形式的沟槽型织构。
陈平项欣李俊玲邵天敏刘光磊
关键词:数值模拟油润滑
考虑表面张力影响的表面织构最优参数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采用基于N-S方程的CFD方法模拟了圆凹坑形织构深度和面积率与油膜附加承载力的关系,同时考察表面张力对油膜承载力的影响。通过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功能,拟合油膜附加承载力和油膜自身承载力计算结果,再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织构深度和面积率并加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使油膜附加承载力达到最大时,最优织构深度与油膜厚度相关,其比值(织构深度/油膜厚度)约为1.0,最优面积率约为45%。考虑表面张力时,使油膜总承载力达到最大时的最优织构深度和面积率分别为2.5~7.5μm和45%。对比两部分优化结果可知,是否考虑表面张力不影响最优面积率的确定,但影响最优织构深度的确定。从织构深度和面积率的优化结果发现,不同承载力作用下选择不同织构参数,可取得较小的摩擦因数,并通过试验验证,优化结果合理、正确。
陈平李俊玲邵天敏项欣刘光磊
关键词:表面织构神经网络承载力
基于凹模压边区摩擦学性能的冲压仿真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通过改善凹模压边区摩擦学性能以提高冲压成形件质量,分别利用YLP-20型激光加工系统和多弧离子镀沉积设备在试样表面制备三角形微织构和TiN薄膜,采用UMT-3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摩擦学性能试验;通过Dynaform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凹模压边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试验所得摩擦因数对冲压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镀膜和织构两种表面处理技术均能降低凹模压边区与板料间的摩擦因数,且先织构后镀膜技术具有最佳减摩效果;板料的减薄率随摩擦因数的减小而降低,增厚率则相反,并在摩擦因数减小到0.150后板料厚度变化趋于稳定;增大压边力会导致板料减薄率增加,减小凹模压边区与板料间的摩擦因数可抑制这一负面效果;将表面织构和镀膜技术应用于凹模压边区改善板料成形性能是可行的。
陈平史哲剌颖乾项欣
关键词:表面织构TIN薄膜
圆凹坑织构对线接触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根据摩擦试验中圆盘试样的旋转方向,用YLP-20型激光加工系统在圆柱销试样回转面不同区域(前端、后端、中间)加工规则分布的表面织构,利用UMT-3摩擦磨损仪进行单向旋转摩擦试验,研究表面织构分布区域对摩擦副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载荷10N、滑动速度0.003-0.628m/s时,不同分布区域的织构对摩擦副的摩擦学行为影响不同,相比无织构试样,分布于试样回转面中间部分的织构对摩擦副起到了减摩作用。这是由于中间织构通过形成局部流体动压润滑作用提高了摩擦副的承载能力,降低了接触表面的摩擦因数,同时通过储存磨屑,减少了表面磨损。前后端织构产生的流体动压润滑效应很小,磨损严重,导致其摩擦因数高于中间织构和无织构试样的摩擦因数。
项欣陈平李俊玲李云龙
关键词:表面织构线接触油润滑
葫芦形微凹坑对不锈钢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3
2016年
本文中利用皮秒激光系统对不锈钢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通过Fluent有限元软件和UMT-2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非规则对称葫芦形织构表面的摩擦学性能,并与具有规则对称性的圆凹坑织构试样及光滑织构试样进行对比,同时利用S-3400 N扫描电镜观察试样表面的磨痕形貌.结果表明:润滑状态下葫芦形正方向织构试样的摩擦系数要明显低于圆凹坑织构试样及无织构光滑试样,葫芦形反方向织构试样的摩擦系数与圆凹坑织构试样相近.这主要是由于织构形状及润滑液流动方向对织构试样产生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润滑液流动方向上,扩大织构自身形状的收敛区间可以强化织构的流体动压效应,这一结论将为进一步优化织构形状提供有力参考.
李俊玲陈平邵天敏项欣
关键词:表面织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