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钧
- 作品数:23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评剧音乐之源辩(上)被引量:1
- 1997年
- 本文在介绍冀东莲花落音乐主要形式及其与莲花落系统关系的前提下,提出了评剧音乐是由冀东莲花落音乐吸收河北梆子、哈哈、京韵大鼓等戏曲、曲艺音乐而形成的论点。指出了以往评剧史著述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 陈钧
- 清末民初的音韵大鼓音乐(上)——《京韵大鼓音乐新论》(二)
- 2010年
- 清同治、光绪年间木板大鼓艺人宋五、胡十、霍明亮进入天津、北京演唱。他们在木板大鼓音乐基础上吸收清音子弟书等音乐形成了一种新的曲种——京韵大鼓。由于当时艺人们在演唱时带有较浓重的河北省河间一带口音,因此这种大鼓被人们称为“怯大鼓”。怯大鼓在天津的演唱中流入了落子馆、小班和杂耍馆中,大批女唱手、
- 陈钧
- 关键词:京韵大鼓音乐清末民初音韵子弟书
- 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的音乐辨析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属性、戏曲音乐的基本性质、传统评剧音乐和当代评剧音乐发展的比较研究,对评剧剧种音乐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传统评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指出当代评剧不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格的事实。强调并呼吁对传统评剧艺术传承、保护和抢救的紧迫性。
- 陈钧
- 关键词:音乐民间性程式性
- 子弟书音乐探索——《京韵大鼓音乐新论》(一)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曲艺等民间音乐艺术,从本期起我们开辟专栏,介绍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陈钧先生的新作《京韵大鼓音乐新论》。在这项成果中作者通过对新、老资料的分析,在京韵音乐的形式、风格、流派特征、和历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专栏版面有限虽不能全文刊出,但我们尽量将这项成果的基本内容和观点介绍给读者。
- 陈钧
- 关键词:民族传统音乐京韵大鼓子弟书音乐艺术流派特征
- 评剧最早评介文章《半班戏话》的史学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民国十一年(1922)12月7日与12日,天津《大公报》之《剧谈》栏目相继发表了箬翁先生关于评剧艺术的评介文章《半班戏话》和《半班戏话》(二),这是自评剧诞生以来。
- 陈钧
- 关键词:戏曲剧种史学价值成兆才
- 梵音和声在民间歌唱中的传承和流变被引量:2
- 2001年
- 陈钧
- 关键词:和声音乐研究佛教音乐佛曲传承汉语言
- 二人转音乐与莲花落被引量:12
- 2003年
- 本文通过对音乐在二人转中的重要作用、莲花落的秧歌属性以及二人转音乐与莲花落音乐之间亲缘关系的分析,阐明了莲花落是二人转的母体和源头艺术。二人转是莲花落艺术在东北衍变而成的歌舞演唱形式。
- 陈钧
- 关键词:二人转音乐民间音乐音乐形式
- 戏曲艺术创新与戏曲新歌剧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从对戏曲艺术创新实践的认识误区和戏曲音乐的民间性出发,剖析了各种错误的思潮和理论对戏曲艺术创新实践的影响,分析了由于专业性创作和戏曲艺术体制对戏曲音乐民间性的背离和制约,导致了戏曲新歌剧的产生。提出应当为戏曲新歌剧正名,让传统戏曲和戏曲新歌剧并存、各自独立发展的观点。
- 陈钧
- 关键词:歌剧戏曲音乐传统戏曲民间性
- 20世纪20年代后的京韵大鼓音乐——《京韵大鼓音乐新论》(五)被引量:1
- 2011年
- 第三节京韵大鼓的流派唱腔
当京韵大鼓声腔音乐在清末基本成熟规范后艺术流派就开始显现,首先出现了以张小轩为创始人的"张派",而后在20世纪10年代末又出现了刘(宝全)派、白(云鹏)派,20年代末期出现了白凤鸣的少白派,三四十年代之交出现了骆(玉笙)派。
- 陈钧
- 关键词:京韵大鼓音乐艺术流派唱腔声腔
- 莲花落秧歌戏是评剧的源头
- 2009年
- 评剧是由莲花落衍变而成的,具体地说,评剧是由冀东莲花落衍变而成的。这种观点表面上看,无论在评剧业内或在评剧史研究者中间似乎是没有疑义的。然而,如果仔细阅读有关评剧史方面的著述就会发现,对于这个问题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反映了至今在评剧史研究中。
- 陈钧
- 关键词:曲艺艺术东北二人转成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