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玲
- 作品数:12 被引量:7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泰达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身麻醉经可视麻醉喉镜会厌囊肿切除术被引量:10
- 2015年
- 会厌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严重者会有窒息危险,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切除[1]。我科采用全身麻醉经可视麻醉喉镜会厌囊肿切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1.1临床资料。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科就诊25例会厌囊肿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7.9岁,术前均常规检查排除手术及麻醉禁忌,喉动态镜检查了解会厌囊肿的位置、大小,术前准备完善。1.2方法。患者仰卧位,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
- 唐慧玲鲍晓林郭家亮王园孙蔷赵源庆武文魁
- 改良倒三角形切口治疗耳廓假性囊肿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简便易行、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4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24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均行倒三角形切口,切除耳廓假性囊肿前壁软骨膜及新生软骨,放置引流条,加压包扎治疗。结果 24例患者均疗效满意,无耳廓变形等后遗症。结论倒三角形切口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简便易行有效的方法。
- 唐慧玲鲍晓林郭家亮孙蔷赵源庆王园武文魁
- 关键词:耳廓假性囊肿软骨膜炎
- 两种声刺激的经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比较
- 目的评价两种经眼外肌引出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名听力正常的健康志愿者,分别用tone-burst声和click声刺激,并分别进行单耳给声,耳给声双侧记录经眼外肌连接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
- 鲍晓林许华郭家亮孙蔷王园赵源庆武文魁唐慧玲
- 早期声门型喉癌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1年
-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以上,喉癌发病率仅次于鼻咽癌,声门型喉癌是喉癌最常见的类型。早期声门型喉癌通常指的是病变局限于声门区,未发生远处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效果较好。外科手术是早期声门型喉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其次还有CO_(2)激光治疗、放射治疗、微波、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早期声门型喉癌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开放式有创性喉裂开手术,目前除了少部分患者接受喉裂开手术和放射治疗外,其余大部分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均选择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不论哪种方法,都遵循在清除干净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不破坏正常组织,以有利于患者术后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恢复状态。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外科技术也不断创新,比如,临床上对于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外科手术已转变为经口支撑喉镜下的微创手术。但总体来说,目前对于微创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标准方案或术式尚无统一的认识。因此,本文对早期声门型喉癌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性回顾和分析。
- 唐慧玲郭家亮
- 关键词:早期喉癌声门型喉癌微创手术激光手术
- 脉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剂量为10 B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隔日1次,维持剂量为5 BU/次,每次给药时间>1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听力阈值、凝血–抗凝–纤溶系统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2%和9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0.5、1、2、4 k Hz的听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听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血清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显著上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凝血–抗凝–纤溶系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PV)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值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可短期内消除患者耳周感觉异常、头晕等症状,有效调节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平衡,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炎性反应。
- 王园郭家亮武文魁唐慧玲刘伟
- 关键词:脉血康胶囊巴曲酶注射液突发性耳聋红细胞变形指数
- 难治性噪声性耳聋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疗效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噪声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至2014年10月噪声性耳聋聋患者120例(215耳),分成激素治疗组(107耳)和非激素治疗组(108耳)。两组前期治疗后没有痊愈的患者共145耳,再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鼓室内注射,20次/1周。结果激素治疗组有效率67.3%(72/107),非激素治疗组有效率65.7%(71/108),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05)。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总有效率46.2%(67/145),其中激素治疗组有效率为45.1%(32/71),非激素治疗组有效率为47.3%(35/74),两组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P=0.788)。结论对于前期治疗没有痊愈的难治性噪声性耳聋患者,后期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有明显疗效,且其疗效与前期是否应用激素无关。
- 赵源庆郭家亮唐慧玲鲍晓林
- 关键词:听觉丧失噪声性激素类
- 医院信息系统对舌下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分析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门诊就诊并接受舌下免疫治疗的400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均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宣教,研究组实施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8.5%和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为(3.44±1.84)分,对照组症状评分为(3.92±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74.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在舌下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可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 王园郭家亮鲍晓林唐慧玲武文魁刘伟周华
-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依从性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粉尘螨滴剂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分泌性中耳炎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同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行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92例(132耳)儿童OSAHS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52例(70耳),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治疗;B组40例(62耳)仅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而不行鼓室置管。结果 A组有效率为94.29%;B组有效率为65.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8=18.122,P<0.05)。A组术后中耳积液平均时间为(5.34±1.35)d。B组术后中耳积液平均时间为(16.63±5.57)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16.408,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行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治疗儿童OSAHS伴分泌性中耳炎,在保证OSAHS疗效的同时,又缩短了中耳积液时间,提高了听力。
- 赵源庆郭家亮唐慧玲
-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鼓室置管术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在梅尼埃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应用对于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就诊于本科的80例梅尼埃病患者,按照单盲法随机均分为两组:甘露醇组和联合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甘露醇组给予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甘露醇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眩晕控制有效率92. 5%,显著高于甘露醇组,χ~2=3. 413,P=0. 065。联合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甘露醇组,χ~2=12. 754,P=0. 00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P/AP比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比较,联合组治疗后-SP/AP比值显著低于甘露醇组,95%CI(0. 0117,0. 0508),T=3. 234,P=0. 002。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可以减轻内耳水肿,改善膜迷路积水,并且七叶皂苷钠安全性佳,不良反应轻微,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能降低患者-SP/AP,能使听力改善效果更明显,提高眩晕控制率,可用于治疗梅尼埃病。
- 唐慧玲郭家亮鲍晓林王园武文魁刘伟
- 关键词: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甘露醇梅尼埃病疗效比较
- 耳聋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耳聋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8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泼尼龙片,48 mg/次,1次/d,晨起顿服,连服5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耳聋胶囊,3粒/次,2次/d,连服10 d。两组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受损频率平均听阈、耳鸣评分、耳闷胀感评分和血清学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突发性耳聋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8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耳鸣总有效率是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耳闷胀感总有效率是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两组受损频率平均听阈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耳鸣评分、耳闷胀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受损频率平均听阈、耳鸣评分、耳闷胀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水平(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聋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总体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听力的恢复,尤其在改善患者伴随症状和机体炎症反应方面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唐慧玲郭家亮王园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血清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