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惠贤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成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功能
  • 1篇心衰
  • 1篇心衰竭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狭窄
  • 1篇血压
  • 1篇血压管理
  • 1篇氧疗

机构

  • 4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黄惠贤
  • 4篇宋丽萍
  • 4篇杨静文
  • 3篇韩萍
  • 1篇卢清玉
  • 1篇刘俊琪
  • 1篇李江虹
  • 1篇董建平
  • 1篇胡大一
  • 1篇朱天刚
  • 1篇张伶
  • 1篇吴建国
  • 1篇陈真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08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探讨HFNC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2例,随机分为HFNC组和NPPV组,每组26例。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治疗前后呼吸循环指标[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 RR)、HR、PaO_2、PaCO_2、氧合指数]、气管插管率、呼吸困难和舒适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循环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循环指标及气管插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的治疗舒适度和耐受性明显优于NPPV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HFNC与NPPV疗效相似,且HFNC具有更好的治疗舒适性和耐受性,是临床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新的呼吸支持方式。
杨静文宋丽萍韩萍黄惠贤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
应变率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局部心肌功能的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早期、延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局部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早期PCI组、延期PCI组,在PCI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应变率峰值(SR)。结果早期PCI组:PCI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RS)、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SRE)和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SRA)与术前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延期PCI组:术后3个月的SRE与术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可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延期PCI后局部心肌功能的变化。
杨静文胡大一朱天刚黄惠贤陈真刘俊琪韩萍宋丽萍
关键词: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织多普勒成像应变率
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高血压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高血压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高血压患者5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84例,对照组282例。干预组采用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远程血压监测综合干预,对照组沿用传统的门诊随访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6个月,远程血压监测综合干预组在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时间在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干预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收缩压及舒张压呈下降的趋势,收缩压与舒张压以6个月的时候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干预效果优于传统门诊随访模式。
杨静文黄惠贤宋丽萍韩萍赵金董建平
关键词:高血压
切割球囊在小血管弥漫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切割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于小血管弥漫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4 4例患者 4 6支病变冠状动脉 4 8处小血管弥漫病变进行切割球囊治疗。结果 全部病变均取得成功 ,平均扩张次数 (4 6± 2 4 )次 ,平均球囊充盈时间 (2 2 7 4± 10 2 3)s,平均最大扩张压力 (90 1 8± 2 2 2 9)kPa ,术后血管狭窄程度明显减轻 [(88 6± 7 9) %vs (16 8± 15 4 ) % ,P =0 0 0 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切割球囊应用于冠状动脉小血管弥漫病变的介入治疗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李江虹卢清玉张伶宋丽萍杨静文黄惠贤吴建国
关键词:切割球囊血管狭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变冠状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