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宇
- 作品数:27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个数乘以分数计算法则教学步骤
- 1992年
- 一导入.学生口算一些分数与小数互化以及小数乘法式题,口述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板书).二、探究.教师出示下面一组题,让学生看箭头、想结果、找规律:
- 王清宇张道才
- 关键词:小数乘法教学步骤组题变式练习母相基本练习
- 这样讲解算理 违反科学原则
- 1990年
- 教学统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33面例11“200支铅笔装1盒,8500支铅笔可以装多少盒?还余多少支?”时,有个教师是这样教的。师:这道题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可列式为8500÷200,因为要我们求8500支里面包含有多少个200支。师:对!8500÷200怎样算简便些呢? 生:把被除数与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去掉后计算简便些。师: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 生:商的不变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0倍,即把它们末尾的两个0都去掉后再算,结果是一样的。
- 王清宇
- 关键词:算理有余数除法竖式
- 两步计算的乘除应用题教学片段赏析
- 2009年
-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59页例4.
片段一:探究新知 师: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一群小朋友到公园里游玩,他们划了船。坐了碰碰车,玩得可高兴啦!(出示主题图)这就是小朋友到公园游玩的情景.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第一幅图,
- 王爱群王清宇
- 关键词:教学片段应用题赏析课标教材
- 氮杂环丙烷与肼类化合物的相关反应研究
- 氮杂环丙烷是一类含氮原子的三元杂环化合物,其存在于一些有机分子和一些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由于该三元环具有较大张力,可以与许多化合物发生开环反应用来合成带有不同官能团的邻氨基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
- 王清宇
- 关键词:氮杂环丙烷开环反应
- 文献传递
- 从教师出现的知识性错误想到的
- 2005年
- 拜读了《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4年第9期上刊登的《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性错误说起》(简称《说起》)一文后,深受启迪,感触良多。笔者也想就小学数学教学及其论文中出现的问题,略摘几例。并谈谈自己的浅见,敬盼同行们研教。
- 王清宇
- 关键词:知识性错误教师中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 谈“推导分数除法法则”课例的两大特点
- 1989年
- 《湖南教育》1988年11期刊登的《一个推导分数除法法则的课例》,我以为是一个较好的课例,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大特点上面。第一,遵循了整体原则,做到了以简驭繁。统编教材中的分数除法法则,是通过四道例题,分为“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三种情况逐步讲授的。这种教法的缺点,是知识分散,推理繁杂,花时很多,学生不容易掌握推导法则的共同规律。
- 王清宇
- 关键词:课例湖南教育花时教学时间联结点
- 角的度量的教学与评析
- 2009年
-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创造”简易量角器的探索过程,了解1°的角的规定,理解量角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
2.理解与掌握量角的方法,感知其实质,能正确量出与写出角的度数。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 王爱群王清宇
- 关键词: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量角器
- 如何教好思考题
- 2004年
- 不少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思考题只有少数优秀生才能掌握,教起来花时多,效果差。于是采取弃之不教或马马虎虎教一下就草草收兵的办法。这样,就难以充分发挥思考题的功能。因此,研究如何教好思考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一道思考题的两种教法,谈谈个人浅见,以求教于同行。
- 王清宇
-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考题教学方法
- 一种采用肼对氮杂环丙烷化合物开环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肼对氮杂环丙烷化合物开环的方法,以对甲苯磺酰基活化的氮杂环丙烷化合物为起始原料,以肼类化合物作亲核试剂,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于硝基烷烃类溶剂中,使用肼类化合物对氮杂环丙烷化合物进行开环反应。本发明不使用...
- 李兴常宏宏魏文珑王清宇李彦威
- 文献传递
- 一堂颇有新意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复习课
- 1989年
- 我校附小李文英教师的一堂求平均数应用题复习课,设计新颖,效果良好,获得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现将其简要评介如下。基本训练教师出示两个题目:①小朋友收集废纸,小华收集了17公斤,小明收集了12.3公斤,小勇收集了22.6公斤。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公斤?②求3791、3793与3795三个数的平均数。学生列式解答后,教师启发他们用“移多补少”的办法,再解出了第②题。小结时,教师指出: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一般解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但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移多补少”的办法更为简便。〔评:这两个题目的练习,突出了求平均数的基本思路——移多补少,也突出了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为下面的复习作好了孕伏。〕
- 王清宇
- 关键词:复习课听课者算理发散思维能力综合练习变式练习